明德立人导师专访|在美12年、北京名校「保送生」、DIY申到藤校,她的美本规划思路是“教育和陪伴”……

2024-02-04

在国内明德导师Lina 从小顶着“别人家孩子”的Title:

中学期间把大学知识“啃完”、在两百多人中被“挑中”、作为英语特长生,成功保送到北京知名高校

雅思首考7.5、对留学一无所知,却靠着一股闯劲自己DIY申到宾大、USC、BU等顶级大学的研究生。

在国外,她更是“学霸”光环加身,让优秀成为习惯:

在美国12年里,她带出多个超预期上岸的学生、更与普林、MIT等美国顶尖学校的前任&现任招生官面对面交流过“留学招生这件事儿”。


Lina

首席执行导师

录取案例:UPenn、Cornell、Rice、UChicago、UMich、NYU Stern、Williams、WUSTL、UCLA、UC Berkeley、USC、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加坡NTU等

  • 美本美硕丨宾大教育学
  • 10年高端美本美研申请经验
  • 曾面见普林、MIT、宾大等招生官
  • 熟悉美国教育体系,文理工商艺均有成功案例


当谈到留学规划时,Lina也有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有的学生太谦虚了,要主动让自己这块金子发出光给人看见。”

“很多优秀的招生官心中根本没什么公式,他们最在意的是申请学生真正做了什么事。”

……

而这个敢闯爱探索的女孩儿,是如何走上留学申请规划这条路?她又在这条路上有什么独到的所遇所得?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明德立人的这位宝藏导师,我们对其进行了专访。

*以下全文以导师Lina口吻进行叙述。


01、我的规划“方法论”:“指导、陪伴”孩子做成一件事。

进入留学行业是一件非常机缘巧合的事情。

2011年,当我在准备申请出国读研时,国内留学行业还不像如今这样饱和,但当时的需求很明显在不断扩大。

当我回国后,我所具备的DIY申请美研和留学经验,让我被当时的留学市场“看见”,也是抱着对教育存在的敬畏,于是我就踏进了这个行业。

于是,我就在这个充满着可能和未知的留学规划世界,开始了我自己的“升级打怪”之路。

从2013年到2024年,深耕留学行业的11年间,从实习生到管理者,从对美本的局部了解到全面掌握,我也摸清了选校选专业的核心点,发现了美国学校各自的风格,他们喜欢学生的类型等信息。

期间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我也从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规划“方法论”。


简历漂亮是无用的,做的事能“产生影响”才有用。

其实选择留学机构,是许多对孩子留学规划“有心无力”家长们的明智选择。

我遇到过太多的学生案例,也见过那些对留学规划导师寄予厚望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录取预期非常高

一般找到我们为孩子做规划的家长,无不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而来。

可是,目标本身是基于对自己真正实力的客观评估再设定的。作为导师,能预测孩子未来两三年后的潜力,是很难得的“识人”能力。而在这方面,我也是在接触各种学生的过程中逐渐锻炼起来的。

比如接触过一些孩子,他们带着漂亮到近乎完美的简历找到我,看到学生那些“高大上”的活动实践经历,我感到惊喜的同时也有些讶异。

当我问及学生相关的活动过程时,换来的是一些支支吾吾没条理的回答。之后我才恍悟,这些活动并非学生实际去接触去实践得出的结果。

可是,靠着好看的申请简历获得了招生官的青睐,但在面试时却回答不出面试官的问题,招生官会很快识别出眼前的孩子是否真实坦诚

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而大学要找的,也是真正具备思考能力和学术实力的孩子



长线规划的关键,是沉得下心。

要拿到美国知名学校的入场券,真正的关键是去做一些能产生影响力的事情,而这个在我曾经带过的小Y同学身上就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小Y是我带过的长线留学规划学生中很出色的代表之一,也是今年申请季成功下车的学生。

从9年级到11年级,我伴随他全程走过从“一张白纸”到真正“做出东西”的成长轨迹。

最初见到他的时候,这是一个成绩很好,待人接物非常热情且兴趣广泛的孩子。但谈到申请大学,他的眼中满是对未来毫无准备的迷茫

当时,我对他的规划思路是,让他从9年级(国内高中就读)开始,先开始广泛的探索,在大量的课外活动中,再进行最精准的选择。

之后他参加了6个社团,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活动。他喜欢多领域学习和探索,我便鼓励他去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和UCB的夏校——主要涉及到心理学和商科相关的文科领域课程。

到了10年级,他去到美国就读高中。这个时候,他开始专注人文类方向的探索

校内AP课程的选择上,也主动挑战高难度的课去学,并主动和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和老师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他还是个富有爱心的孩子,对心理学一直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帮他联系到校外一所特殊教育的学校当助教,让他有机会去展现自己对社会的关注,真正走进其他人的生活。

后来我还发现他很喜欢历史,也具备设计的能力。于是我们又帮助他在其就读高中所在州的历史博物馆做艺术史教育的兼职,协助馆内相关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出版工作,他坚持了很久。

最让我惊喜的是,小Y具备的创业潜力。在指导下,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周边资源,和几个学生一起cofound了一个公众号平台,并定期更新有关特殊教育和心理学的文章。

这个“从0到1”搭建的账号,后来也终于获得几篇1万+阅读量的文章,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在很重视量化成绩的美国大学,这个数据能充分体现小Y的创造力。

除了利用国内新媒体平台,他还在instagram发布特殊教育相关内容的小视频,借此提升国际关注。

当他把这两个公众平台账号都运营得比较有成色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利用暑假举办了募捐晚会,并主要负责整个活动的管理工作,并筹集到各地特殊教育学生设计的艺术品,捋好整个捐赠事宜,安排每个环节负责人。

最终,晚会获得的全部捐赠款项都赠给美国当地合作的几个特殊教育学校,活动的范围覆盖到学校周边几个州。

这些活动过程,也成为了他后来的文书创作中最亮眼的素材,更是完美体现出小Y具备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可以说,小Y在10年级的成长是突飞猛进,他的综合能力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等到11年级时,他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竞赛科研上。

他参加了John Locke,并取得获奖提名,还获得Scholarlistic 金奖的荣誉。

在科研上,小Y发力特殊教育领域,主要研究特殊教育孩子的兴趣启发和这一群体在社会影响方面的相关问题,并实现了国际期刊论文发表

最终,这个热心肠的孩子也以GPA3.9+、ACT35+、托福110+的成绩,走向了宾大社会学专业的大道。

而在带他做规划的合作过程,也让我再度刷新了对美本申请的认知。

虽然小Y的背景相对其他T10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弱势,但他扎进特殊教育里,把一件事从0做到了100,这件事真的很酷。

他脚踏实地在做着每件事,这在招生官眼中,是足以透过“活动列表”看见学生背后付出的努力!


发现普娃的闪光点,鼓励Ta的好奇心。

在美本申请的池子里,像小Y一样能申请到Top10的牛娃只是少数,大多数是向往美国自由教育的普娃。但并非说所有普娃都是真的普通,只是Ta可能只擅长一件事

比如我曾经带过的小Z,他是个成绩一般、几乎没有任何申请亮点和motivation、爱玩游戏的宅男。

当时接这个孩子的时候,他已经11年级下了。GPA 只有3.5+,无标化,无AP,而且他所有的活动都是membership。

对于美本申请这件大事,他漫不经心的态度和其家长的“十万火急”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的第一想法是鼓励他的好奇,鼓励他去独立思考。我发现他非常喜欢电脑游戏,于是就引导他去自学python和matlab语言

之后在跟他相处的过程中,看到他对计算机真的很擅长,也挺爱钻研。于是我们帮他找到一个志愿者的工作,主要是作为网站developer给local的restaurant做升级。

因为他完成的工作都很优秀,后来还被推荐给一家startup做实习生。

其实这个孩子很实诚,也非常接地气,他最大的优势就是他很清楚自己的情况,而不是在盲目地向前走。

他自知实力不强,也很清晰自己会在能力范围内把一件事做好,所以也会很认真听取我的建议,跟着规划一步步走起来。很幸运的是,这个孩子最后被专排第12的Wisconsin CS专业录取了!

和小Z一样的学生有很多,虽然看似是普娃,但一定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

那如果是作为一名“普世意义”的普娃,怎么才能把申请这件事做到最好?

关键就是让他们找准点先做好一件事,他们不是做不成,只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所有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并鼓励他们发现优势和突破自己!


02、宾大毕业会吸引家长和学生,但真正能帮到学生的是我的经验。

作为一名藤校毕业生,很多人会以为我的优势在于宾大带给我的背书。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学校的title和专业确实能吸引到很多学生,可真正能帮助到学生的应该是申请经验和对美国各大学、专业和招生情况的全面了解

有的人会问我,做导师能每年都达到全美T20学校40%、T50100%的录取成功率的关键是什么。

我觉得,除了遇到自身素质足够优秀的学生外,在帮助孩子做规划的时候,导师要真正去理解并做到“因材施教”。

导师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并踏下心去发现、去挖掘每一个孩子独特的闪光点。

并且帮助孩子去制定个性化的方案,避免cliche或者大众化或者表面文章。

例如所有申请工程、CS学生都去考USACO,所有人文领域的学生都去申请YYGS,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实习、一个科研、3个领导力等,这些就将申请“刻板化”了。

而留学申请应该是没有公式的!

不是说做完这些就一定能成功,关键是真的要分析学生是否适合学校和专业;是否能帮学生实现申请机会的最佳利用;以及最后学生真正做的事情,能得到哪方面的进步,不做表面文章。

作为导师,我们要率先找到学生家庭本身有利的资源,同时也利用我们自己的学识见解,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家长提供背景提升的思路,寻找甚至创造出匹配的机会和活动,让学生实现快速有效的成长。

在学生成长的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导师,我也一直在学习。

和普林、MIT、宾大、JHU等很多学校招生官面谈,再把他们的观点转换到特定的孩子身上,为他们做规划。

虽然在工作中,宾大这个名头给了我很大的可以说名气加持,但其实我更想感谢的是宾大让我有机会进入更高更宽阔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人


03留学的黄金期,快要结束了吗?时间会给答案。

我在13年前去往美国留学,当时国内正掀起留学热潮,我算是赶在了潮头。

但当时的情况也多以研究生留学群体为主,如今的留学趋势则更加偏向低龄化

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将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孩子身上,为孩子做起长久规划,这样的势头在未来只会越来越猛。

以我自身经历去看,这么多年来,录取人数起伏不太大,可是申请的学生却年复一年地增多,可见留学的难度是只增不减。

所以关于留学的黄金期,确实无法预见最后的潮尾将至何时。

但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渐渐复苏,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壮大,经济的不断繁荣,我国的美本留学这条路必将会越来越热闹、激烈

而且,随着美国许多学校的标化optional,更多学生申请Top级学校,美国大学也愈加讲究学生更多元化的背景,留学热不会很快冷下来。

但美本留学的性价比,归根到底还是需观望美国留学生的就业情况。我相信,对于那些本身目标清晰、规划合理的学生,未来并不会因为道路拥挤而失去机会,反而只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采访后记

和Lina老师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她有一段描述,不能归在以上任何一部分,但却彰显了其弥足珍贵的使命感,她说:

“11年来,我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年比一年更优秀,引导并陪着他们成长、进步,这个过程让我的11年规划生涯也充满了色彩和意义。

回望来路,其实发现人生的前路是充满未知的,结局如何根本不可预知。

但是学习这条路是可以预测的,通过提前的长线规划,做好学习各阶段的‘排兵布阵’,就能抓住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