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
明德立人教育学子K同学
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本科Offer
成为了哥伦比亚大学2020年录取的
为数不多的中国学生中的一员!
很多小伙伴们已经都私信小藤,想要了解K同学的申请细节和过程。
于是,今天我们邀请到了K同学的妈妈,来和我们聊一聊在家长眼中,K同学的申请过程。
并且,对于今年2021届申请的学生与家庭,K同学的妈妈是否有什么建议与经验给我们呢?
问:
在您眼中,K同学是一个怎样的人?
K同学妈妈
作为妈妈呢,其实我很难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
那么我就说一下我最喜欢K的点和我最“烦”他的点吧。
我最喜欢K的就是他的专注力,从两三岁开始,给他买一本书他就能专心地看进去,不受他人影响。
包括小学中学等,老师们都和我反应说,这个孩子上课很认真。
因为我本人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多年经验,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成功,一般成绩好的孩子就是上课认真听讲,很专注。
因此我认为K这方面是他成功的基础。
那我最“烦”他的点就是拖延症。
他办什么事情都不着急,从小这个事情我们也斗争了很多年。
K平时和我说话的口头禅就是:
“妈妈,不要着急。”
“妈妈,着什么急?”
他真的是除了写作业不慢,其他干什么都慢。
现在K在美高读书四年,对他影响很大。
在国内,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或者帮忙,但是在美高的时候都是需要自己决断,自己去做。
K现在的自理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和学校老师、指导老师的沟通都很好,有很大的提升。
虽然一开始选择来明德立人是我做的决定,但是后期和老师们沟通都是K自己去做的。
问:
整个申请过程中
K有没有压力非常大或者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
K同学妈妈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K有两个时期的情绪变化是比较大的。
第一个时期,就是写文书的时候,因为前期K已经把标化考试和GPA基本搞定了
但是在写文书的时候,他确实遇到很大的困难。
因为他是一个理科生,他写的很多东西可能是理性思维比较多,但是文书是要求会讲故事。那对于他来说,真的是难度挺大的。
好在咱们车老师带着我们,文书写得比较早。大概七八月份的时候,就让K开始头脑风暴,明德老师们给他做了很多选择题目,各个方向都让他尝试着去写。
比较早就动手写文书,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刚开始他写的很多东西可能都被否定掉了,然后老师也给了一些优秀的范例给他看。
他看的多了后,就和我交流:“妈,我觉得别人写得真的特别好,但是我觉得他的故事不是我的故事。”
我能够理解他,我能感受到他表达的那种,“那是他人的生活不是我的生活,体现不出来我特点”的感觉,所以那会他就特别地困惑,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怎么写了,可能思路越写越窄了。
我觉得这个时候,明德老师们给他的帮助特别大,因为我们家长在这方面很难有一些指导,我们也不懂,所以就要完全依靠老师。
陈老师,车老师一起帮助K开拓思路,并且还帮我们找了一些学姐,包括海外的那些导师,甚至还有美国的一个前招生官。
前招生官老师也是美国纽约的一个作家,比较擅长文书的书写指导,K也说这个老师对他的帮助还挺大的。
这个老师其实是要单独按小时收费的,明德老师们还提前帮我们垫付了。我后来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真的特别感动,感谢老师们无私奉献。
明德老师们就是这样各方帮助、监督,让K慢慢地多写一些,他看得多了想得多了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写的就比原来好很多了。
咱们机构的老师说实话真的是特别负责任,虽说咱们的机构规模和名气没有那些大机构大,但是咱们的老师说实话真的是特别特别出色的。
因为我们也有一些和我们同期申请的朋友或者同学家长,我们有时候都有一些交流。
就是K交文书的时候,郑老师几乎一个字一个字在看,然后反复地检查。
比如K在提交文书之前,都是老师说你先别交,让我再看一看,再看一看,查一查有没有乱码儿什么的。
我们朋友就说:你们机构做的这么细呢!
他说他们的机构根本没有这样的,就是孩子交就交了,写完就交了啊。
我就觉得是呀,肯定要检查,怎么能这样呢?你这交了就改不回来了。
所以我觉得咱们老师的敬业态度真的是特别让人敬佩。
那K他第二个情绪比较失落的时候,就是藤校放榜日,我记得特别清楚,3月26号。
因为前阶段我们的保底校也好,还有其他的TOP30学校录的都特别顺,几乎是开一个中一个,像密歇根安娜堡,卡梅,UCLA,佐治亚理工等,已经中了七个学校,全都录取了,拿到七个offer.
后面我们满怀希望,但是开下来是五个waitlist,三个是拒信。
K一下子情绪特别失落。
我们每周本来是跟他视频一个多小时,我们有这个惯例嘛,然后那天他说,“妈,我不想说什么了,我太难过了。”
我们看的出来,他情绪确实很低落,这事给他打击挺大。因为前面太顺了,前面要是也有拒绝的话,他可能还有一个心理准备,因为前面全都录了,所以后面他真的是(情绪很不好)。
后来我们也是和他一起调整心态。
我觉得大学是一个平台,是一个机会。
我认为美国前30的大学,都是值得读的,都是很棒的,他在教学理念也好,还是那个氛围,都很好。
我觉得不用拘泥于非得要前十啊,前几啊,所以后来我们也是积极地在想,录取了密歇根还有卡梅,还有UCLA,这几个我们都在查,都在看,我们当时觉得录取了卡梅就很好了,我们也找了很多资料,做好了去卡梅的准备。
反正只要孩子好好念书,未来的路很难说对吧。
我们觉得录取到卡梅这就差不多了,可是车老师还没有放弃。
车老师、陈老师都在和K联系,让他赶快写love letter,再补充材料,还盯着他。因为我家孩子就是慢性子嘛,每次都是压着日期他才交,老师们也是不厌其烦地催他,特别负责任,一次次催他补交。
我当时也问陈老师,这还能再期待(录取)吗?
陈老师说:“当然期待呀,这个有很大的可能性呢!”
这也给了我信心了。
老师专业的指导和强大的信心鼓励,加上我们家长平和的心态,帮助孩子度过两个低谷。
问:
拿到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的那一刻
您是在做什么?是什么样的心情?
K是什么反应?
K同学妈妈
拿到哥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哎呀,这个时刻我永远不可能忘记。
前几天凌晨五点多,我正在睡觉,就突然醒了。
然后下意识地拿手机看了一眼,我就看到K在群里面发了录取通知书,他没给我打电话,我之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我就看了一眼,我“蹭”的就醒了!
我第一反应就是想我眼睛花了吗?我看错了嘛?
我这不敢相信的劲儿,现在还没过去呢(笑)。
我觉得这简直就跟做梦一样,然后我就问K:“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K说是真的!
这真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就完全没有往这儿方面想过,我们是做好了去卡梅的准备了。
哎呀,我觉得太惊喜太意外了。
当时心里想的唯一的词就是:
感谢所有帮助K申请的所有的老师同学学长等等。
当时我立刻就给亲朋好友发消息,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因为大家都是看着他长大的,都特别关心他,一直都是比较关注这个消息。
录取哥大之前,他看到人家就是一会儿录一个好的,他其实也是挺失落的,很羡慕也祝贺别人。但在心里可能多多少少还是有失落的,这次他可扬眉吐气了,美得不行呢。
后来他学校的老师也很快都知道了,都是大家互相传的,老师们也来鼓励他,表扬他,肯定他。
问:
整个申请过程中
您和K爸爸,作为家长,最担心什么情况出现?
K同学妈妈
说实话,整个申请过程中我还是比较放心的,一个是我知道K的学习情况,再有呢,我非常信任咱们的老师,我知道咱们明德立人老师的专业和能力是没问题的。
所以我真的没有什么太多担心的,好多时候我其实都是放任孩子和老师去交流,我没有插手很多。
就是申请的事情吧,我没有过多的参与,如果说有什么担心的话,可能就是EA阶段,在拿到offer之前我是有点担心的。
因为大家都说美本申请是比较玄学的。
有很多优秀的孩子,他的标化都很高,但是却被“全聚德”,或者有的可能只拿到一个保底校,比较惨淡,那个时候我是比较担心的。
但是当拿到了密歇根的offer以后,我的顾虑就打消了,我觉得密歇根是理工很强的学校,我觉得去密歇根我就放心了,就跟孩子说你放手去冲吧,你去哪儿都可以,怎么选择我都没有意见。
有了密歇根作为保底,我就真的没有任何担心了,所以我们后面的选校就比较大胆,前十的学校申了五所还是六所呀。
其实一开始我是有反对意见的,我想是不是有点儿申高了呀?
但是车老师就说,看孩子的意见,就让他放手一搏,给他这个机会。
说真的,如果当时没有车老师的这个想法的话,我觉得可能今天K拿不到这个offer,因为我这人可能还是比较保守的,我不敢这么放任。
所以我说K是幸运的,能碰到咱们的老师,给他最大限度的支持、信任、鼓励,说实话,连我这个做妈妈的都做不到(笑)。
所以他能够实现他的梦想,我觉得真的有咱们老师很大很大的功劳。
问:
当初,是如何找到明德立人教育?
并且因何决定信任明德,签约明德?
最吸引您的服务优势是什么?(和其他机构比)
K同学妈妈
我觉得这是有个小插曲,而且呢,我觉得真的是和明德是有缘分的,好像就是命中注定的一样。
我们是从2018年的时候,开始想要找中介,我们就在周边,挨个儿去看去问去了解情况,实际上当时我就很倾向于咱们明德立人。
我去了那么多家机构,有些机构说的就是特别玄,就是说的那个什么活动啊,什么包装各方面,我觉得玄之又玄,听着就不靠谱。还有一些呢,说的就是比较的老套,比如去敬老院之类的活动我一听,这都是好多年前的了,特别陈词滥调。
我到明德立人的时候,接待我的是赵老师和另外一个老师,他们跟我说的一些建议之类的,让我感受到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他们说的时候眼睛都像在放光!
真的是说到我心坎儿里面,和我的理念是特别契合的,让我感受到这个机构确实在认认真真地做教育。
当时明德立人给我感觉就特别好,本来当时就想签的,但是回家商量了以后,K和他爸爸还有别的想法,也有各种原因,所以就暂时没签。
后来再次找中介的时候,我马上就想到咱们明德立人,我就回来跟赵老师又谈,赵老师也是特别热情,然后还给了我们一些优惠吧。
赵老师也很信任我,想要给我推荐我们的金牌申请老师们。
当时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先看看孩子,别光听我一个人说,也要看孩子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呢,我说你也不用给我们这个优惠,毕竟也是双向选择嘛。
后来车老师和K他们也通了个电话/视频,他们聊了一聊,了解一下孩子的真实情况后,我们双方都觉得挺好的,就签约了。
我现在想想,当时也不应该犹豫,应该早点和咱们机构签约,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节省一些时间。这块儿有点儿后悔,但是一想呢,来来去去的,看来就真的是命中注定,就应该和明德签约的。
问:
K的背景活动中,您觉得对录取最有用的是哪段经历?
K同学妈妈
说实话,因为我不是招生官,我真的不知道招生官看中了他哪一点,我说不好,总之我觉得就是GPA,标化,文书,推荐信,活动这些方面可能都不能太差。
K在这些标配里面,他的GPA还有标化是过硬的。他的GPA是一直尽最大的努力在保持的,他四年的GPA都不错,最低的就是A-,没有得过B的情况,而且他的选课在学校是最多的,一般的美高生好像是选择六个课就是比较多的,K的两个学期都分别选了七个课。
K还是比较拼命的,他的adviser也说,在他教学这么多年来,K是比较勤奋努力的孩子之一。
K获得的最大的奖好像是美国国家优秀学生奖,他进了final list,他们校长说,这是30年来他们学校第一个获得这个奖的同学。
我不知道这个奖对他的申请是不是有作用。因为我查了一下,基本上获得这个奖的美国学生一般藤校是没跑儿,就是会有一些帮助吧,但是对于国际生就不知道了。
因为以前国际生是不允许进入final list,今年是身份问题有了改变,因此我也不确定这个对他申请有没有帮助。
那么,我们确实缺少竞赛奖和那个科研的经历,因为我们家长也没有说一定要强推孩子到藤校,我们希望他考好,但是没说必须就得上藤校。
这时候车老师建议我们还是参加一些科研,陈老师还帮忙找了她的同学MIT物理博士,帮我们定制了一对一科研。
K跟随着MIT物理博士进行一些理论的学习,同时也让他提前对大学物理有一个认识和了解,这可能更坚定他学物理的这个信念,我觉得还是挺好,真的是学到东西了。
K的adviser在上个月全校颁奖的时候,还说到K已经的学习进度,他已经开始问他一些大学大二学生会问的物理专业的问题了。
我觉得这个MIT的科研对K专业性方面是有帮助的。
其实申请的孩子很多都有实验室研究/实习的经历,都写在他们的申请过程当中,这样的孩子是很普遍的。
一般都是中介或者父母利用人脉找一些关系,然后让孩子去学习,这个东西其实我觉得很难说是不是真的有作用,或者作用有多大。
我就觉得不管参加什么活动,孩子真的有收获,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说只是表面功夫,只能拿出来炫的,那种对孩子没有真正内心的触动,那么他要拿来写文书,可能也不会特别打动别人,这是我的理解。
所以我觉得活动背景不在事大事小,只要是孩子从内心的真正愿意去参加,而且他能够持续去参加,这对孩子来说,他或多或少都会有转变或者有更深的认识,也能够传达给别人,让别人感受到,这是最重要的。
你看K,他实际上还是那个动物园的管理者。他从一开始是饲养员需要打扫卫生,喂动物,这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四年他一直在做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能打动别人也能打动他自己,并且也有收获的事吧。还表现了他有责任感,有爱心等等。
这可能对他的申请也是有帮助的。
同样的,这个物理专业,K虽然没有参加大赛,但是他一直在进行这个事情。
问:
您觉得,家长在申请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K同学妈妈
我觉得家长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什么都管。
我觉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那么申请的这个具体的事项,让老师和孩子之间进行沟通,我们家长不要多插手。
我们既然选择了机构,我们就要信任老师。
但是家长呢,还是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要和孩子进行交流,私底下也可以和老师进行一些交流,看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我们去做的。
我觉得三方形成合力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虽然我们三方所处的这个位置角色不同,但是我们的方向目标是一致的。
所以在K得意的时候,我经常就会打击一下他,让他抓紧时间,别耽误事儿。
然后在他心情低落的时候呢,我也会给他一些安慰,给他一些鼓励。
接着私底下再和车老师有一些交流,比如说最近他可能不是特别认真,交了女朋友啊,可能精力有些分散,我会和车老师进行私下的一些交流。
总之,我觉得我们配合的还是挺默契的,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或者有时候角色交换,一个鼓励,另一个监督,我觉得这样的话能够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问:
有人说,申请也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您觉得经过申请之后,K是否有所成长/变化?
K同学妈妈
我觉得孩子确实是通过这个申请成长了,不光是孩子成长了,我们家长也跟着成长了。
昨天视频的时候,我们还说,祝贺考上哥大,我们非常开心,但是最后的决定权还是交给K,让他自己选择到底是哥大还是卡梅。
如果说选择卡梅,我不会有不同意见,我完全同意。
这个不是说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已经录了哥大了我才这么说。
其实我一直也是这样想的,这段时间我思想有一个变化过程,现在是发自内心这样想的,我觉得考到好学校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人的成长更重要,人在成长过程当中经历一些事情,他一定是有收获的。
当然考到好学校我们都非常开心,但是我觉得这个不能作为一个标签,今后的路还要自己去走,人生的路会很长很长,关键还是在于进入大学以后,自己怎么能够利用学校的一些优势来发展自己,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说进了哥大以后就一帆风顺了,也不是说进了这卡梅就怎么样怎么样。
所以更多的还是在我们以后自己的选择,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吧,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K的成长我觉得体现在他更加独立了,对自己更加负责任了,知道身上的担子更重一些了。
我跟他说18岁以后实际上确实是一个成年人是一个男子汉了,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这方面他确实成长了很多。
而且现在因为疫情,他现在在美国租房子住,然后呢,就是要自己做饭,自己去租房租和别人去沟通,和人家砍价,砍一砍房租,这对一个18岁的小孩儿来说,其实也是不容易的。
一方面要担心这个疫情的发展,一方面还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说实话我还是挺骄傲的。不光是说他考上哥大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还有他在面对这些实际问题,一些突发事件上的处理和表现以及情绪。
他经常会和我们说,“我现在很好,放心吧,不要担心我”。
我觉得这个还是挺暖心的,他真的开始能够考虑别人的感受,就真的是成长了吧。
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成长的,我觉得这个申请季对他来说也一定也是很难忘的,算是个成人礼,且经受住考验了吧。
所以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了。
问:
您对今年同样要进入美本申请的留学家庭
有什么建议吗?
(背景规划方面,文书方面,专业选择方面,选校方面)
K同学妈妈
我觉得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很多好的经验吧,我就简单说三点。
第一个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我觉得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一定要知道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要做到心里有数。
第二点,选择好的机构的话,一定要信任老师。
把这个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给予最充分的信任。
第三点的话,就是做好自己的分内的事情,和老师和孩子多加沟通,做好后勤工作。
问:
可以简单评价下几位导师吗?
有没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导师或者故事?
K同学妈妈
我首先真的是感谢咱们机构对K的重视,给我们配备的是最好的团队老师。
他们的共同点,首先就是专业精神、专业能力都是非常过硬的。
再有就是认真负责,每一个老师都不管在什么时候。假日也好,或者时差,什么时间找他们问他们问题。他们都是及时地回复,耐心细致地解答。
当孩子就是拖延的时候,他们也非常耐心,一点点地沟通,从来都不着急,用最好的一个态度来面对我们家长和学生,这个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我也是很感动的。
这个可能也是我们最后取得好成绩的一个保证,一个基础。
先说车老师,因为车老师我们接触的比较多一些。
车老师从选校、文书、各方面还有大的宏观把控上,我觉得她做的特别好。
你看我们申请一共是13所,然后我们现在拿到了九个offer,还有四个waitlist。
我觉得这个成绩其实真的已经说明她的专业水平了,太牛了,非常厉害。
她给孩子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当时我还在想10到20名的学校是不是应该多一些?
但是车老师就是鼓励K,她相信孩子,觉得他有这个能力,给予了充分的信任。
我觉得K现在的成绩离不开车老师对学生的准确的判断,还有对形势的判断。
因为申请季,不光要考虑到自己还要考虑自己的竞争者。
我觉得车老师对这个预期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这个是很多申请老师很难做到的吧。
我觉得这个确实让我非常非常佩服,我也是非常非常感谢她。
她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她有这样的判断,这不是说随便一个老师就能做到这个份儿上的,只有自己的专业做得非常出色,有这样的实力,有这样的能力才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来,这让我们家长也是非常放心,真的非常感谢。
而且到申请后期,我觉得车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充满了希望,对K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还在一直鼓励我们去争取学校的转正,一直坚持,从头至尾她这个劲儿一直都是精力充沛满怀信心,也是在某些程度上鼓舞了我和孩子,所以这个结果真的离不开车老师的付出和努力。
陈老师呢,就像一个大姐姐似的,关心K。只要看到好的一些案例也好,或者说有些学校的资料她都及时地发给K,让他去做参考。
像上次她去学校访校,然后记了一些笔记,马上就发给K,让他一手资料参考,作为选校的依据,或者对这学校的了解。
这都本来不是我们要求他去做的,但这就是专业素养,我觉得太强了。
还有因为她身处海外,时间上就有时候对不上,但是只要是约好的时间,陈老师不管是什么时候,在凌晨也好,晚上也好,她一定是配合我们的时间,自己做出很大的牺牲。
那么RD的时候,因为那个时间比较紧,几所学校都是要很短的时间内马上交文书,K又是一个拖延症患者,特别磨蹭,那时候马上到时间了K才发给老师去修改,真的是很难为陈老师,只能去配合孩子,我觉得很抱歉,真的特别不好意思。
那些天,她的时间非常紧,今天发过去,她马上改完发给外教再去修改或者帮着提意见,那几天我觉得她真的是很辛苦,但是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咱们的老师太棒了。
另外四月份的时候,因为K一直没有口罩,我们寄过去的口罩也走得特别慢,我们方式也别着急,觉得孩子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保护和防护,很担心。
恰好我们明德老师也在做给留学生寄口罩的公益事情,因此陈老师马上记下K的地址,给他寄过去了,这真的是解了燃眉之急,用语言都很难表达我们的心情,真的非常非常感谢!
那么郑老师呢,是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像比如给学校送分啊,还有检查他上传的一些材料齐不齐,说起来都是很琐碎,但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就是郑老师一做事情,我就觉得特别放心,他给我一个特别的安定感,我就觉得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她按部就班,一次一次,每一次送分的时候,她把每一个学校都给罗列出来,我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哪个学校都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有条不紊且做得特别漂亮。
因为每个学校要上交的材料可能是不同的,所以首先我觉得郑老师是对这些学校的一些要求之间的差异,申请的事项她都掌握的非常清楚,因此每一次和我与孩子讲解的时候,我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需要做什么事情。
而且之前我也说了,对于文书她都会一字一字地检查K交的东西时不时对的,还有没有疏忽遗漏的地方。
我觉得像这种检查复查的工作真的是很辛苦的,也确实需要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做的这么好。
还有咱们机构其他老师,比如跟我签约的赵老师,还有咱们海外的外教老师,我就一并表示感谢了,真的是发自内心地感谢咱们咱们机构所有老师的付出。
我觉得这个结果也还算是没辜负大家的期望,我们也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满意了,都出乎我们的想象,这次合作太愉快了,感谢所有的老师。
谢谢,K同学妈妈,感谢您的信任。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K同学自身的努力,再加上明德老师们的助力,最后铺就了K同学进入藤校的道路,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似乎已经能够预见K同学无比璀璨的未来!
接下来
我们将会从申请老师们的角度
复盘K同学的全部申请过程
敬请期待
干货满满的哥大本科录取秘籍!
如果
你想和帮助K同学成功录取哥大的老师们聊聊
识别下方二维码,马上咨询!
因老师们精力有限
仅限-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