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是留学生还是准留学生,2020年绝对是最难的一年,疫情、抗议、中美关系、停课停考停签停航……再加上大选年各方拼命打中国牌,让原本顺风顺水的申请规划变成一团乱麻。然而,难归难,申请规划一步也不能停!况且,这还可能是一次弯道超车逆袭名校的大好机会!
疫情的影响下,今年很多大学的招生政策都发生了调整,跟往年相比,不止成绩要求有巨大变动,申请材料的准备上也变得不太一样。
众所周知,美国本科招生是采用综合审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充分评估的,招生官会去考察申请者的四个方面:包括学生的GPA,年级排名,九到十一年级所修的这课程难易度,这些都是招生官考察学生的学术表现能力部分。
国际学生统一要求语言成绩托福或者雅思,疫情期间也有大学用多邻国代替。
还有SAT/ACT,除此之外还包括SAT 2、AP 考试等分数。
校内俱乐部,志愿者,实习或者夏校科研等学术的项目。招生官会看到你的学术兴趣和热情所在,以及课余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哪里。由此判断申请者是不是适合来到我们学校,来到我们学校之后,会给我们这个社区带来一些什么。CA系统有650字的主文书,UC系统也有八选四的文书,大部分的学校也会有自己每个的附加文书或者叫小文书。
也包括简历、活动列表等。
因为疫情,今年甚至于明年,综合审核因素的前两个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第一个是标化的分数没法考试,第二个是课外活动,很多现场实践类、竞赛类的活动可能会中断。因此很多学霸或者课外活动小达人,本来备考准备的非常充分,课外活动也坚持的很好,如今都不得不中断。那么我们怎么样去突出我们的优势?
对于参加正常国内高考的学子,实习科研、背景活动这些或许没太大作用,但是对于申请美国本科的学生,那就太重要了。而且随着学生们标化分数逐年飙升,标化的参考值在Top30本科的申请中,有比重逐年降低的趋势。再加上疫情对标化的的影响,这时,Common里个性化的活动列表和丰富多彩的简历就会让你在茫茫人海里显得格外优秀,而许多家长也早已争先恐后地为孩子安排了许多课外活动,甚至活动安排从小学就开始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300多所名校的招生官为什么说申请美本可以没有标化成绩但一定要关注平时成绩、活动不一定要高大上但一定要发自内心而且有意义?

申请时的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大概分成如下几个类型,每个类型和不同的搭配都可以体现申请者的个人特点。
一般适合理工科、商科的同学参加。
在明确兴趣和申请专业大方向后,有精力和能力的学生可以组队或个人参加比赛。也可以选择自己研究一个专业相关的课题,做一个报告,或发表一篇论文。
跟参加竞赛比起来,选择一个课题研究有时更能突出学生的个性。学术类活动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专业学术能力,在理科申请中十分重要。
这类活动非常宽泛,能体现申请者对所在community的贡献,可以让招生官间接看出申请者在被录取后对学校的贡献,所以此类活动也是非常重要。 义工类活动最好能做可以长期坚持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一次性的义工,这样不但活动质量不高,也体现不出申请者的贡献和责任感。美国名校非常关注学生的领导力,可以体现领导能力的活动也很多,申请者可以是学校Club的President,也可以是舞台剧的导演,甚至可以是宿舍的宿管。重要的是申请者要在这里起到一个管理和领导的作用。能体现出申请者的责任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类的活动可以让申请者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也是对各方面能力的一个肯定。特长的范围也很广,无论是琴棋书画,篮球游泳,甚至连Photoshop,Premiere Pro等软件用得好,都可以算是一门特长。一般可以细分成参赛类和应用类。比如音乐、体育等一般是通过比赛和考级来体现,而摄影、编程等一般是在活动的应用中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有一门特长不光代表一个技能,也可以为你带来更多表现的机会! 包括平时打工或者实习、创业的经历。此类活动不光可以表现出申请者对专业的经验和兴趣,同时也是同学们成长和学习的宝贵机会。对于不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不确定的同学,可以去找一个相关方向的实习,提前体验一下,对确定未来方向非常有用。
创新类活动实际操作起来一般比参加活动复杂,但是非常能体现申请者的能力。在此类活动中,申请者要从参与者,变成一个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招生官可以从中看出申请者的积极性,组织能力和对所选topic的热情。可以说此类活动含金量很高了。
专业不确定要做什么活动?
不知道自己的活动含金量高不高?
常见热门活动是不是没有竞争力?
学校课程、标化考试压力大,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一场直播解决所有问题!
高含金量强竞争力的课外活动画像是什么样的
9-12年级课外活动规划全链条流程解析和误区禁忌
1V1背景提升项目底层打造逻辑
5大类最受TOP30青睐的高含金量活动大盘点
10月20日(周二)19:30
扫码添加小助手,回复1020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