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申截止日倒计时5天,拿什么来“低分高录”,靠它了!

明小藤 明德立人本科留学
距离早申截止还有
0
5

距离美国本科早申请提交还剩不到一周时间,你的所有申请材料都填写完成了吗?文书定稿了吗?还需不需要润色优化呢?

 

我们都知道美国TOP 30本科申请,尤其是顶级名校,大家基本都会去赶早申请,录取几率相对来说也会大很多。


因此早申请的文书就尤为重要,我们导师也会花很多精力在上面,从往年录取结果来看,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两类学生:


第一类:低分逆袭也叫“低分高录”的学生

在上个申请季,明德有好几个SAT成绩不到1450分的同学,录取到了南加大、埃默里、UCLA、UCB等,其实跟文书写作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类:分数、活动背景都非常非常好,反而没有录取名校

明德每年也会遇到一些早申没有录到理想学校,到RD阶段找到我们帮助重新申请的同学,经导师分析,也是因为文书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小藤请来了明德资深文书老师帮我们分析一下:


TOP级名校招生官看好什么文书?

文书创作中最常犯的5类错误有哪些?

头脑风暴挖掘文书最怕哪两种情况?

独家技巧,另辟蹊径写好Why School/Major?



TOP30名校文书偏好


对于美国名校,不管是藤校、Top30还是Top50,材料审核的本质都是挖掘人才,而优秀的学生往往都有一些共性,当然也有一些自己的个性。


 共 性 


大部分学校都在强调,想要的学生首先要有主见、有独立性思想成熟,能够很好的平衡生活学习,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因此我们常常鼓励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主动挑战有难度的事情。

而从很多学生的申请文书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个关键词,那就是community,所以第二点就是在身边环境、身边小集体中,你的贡献力或者你的影响力是什么样。

是只关注自己的小爱好、小圈子,还是可以为身边的人、物、环境,提供一些帮助或者提供一些改变。


 个 性 


很多同学会问,写作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把自己成长的经历,痛苦的经历要写出来? 


其实不管是CA系统还是UC系统,文书题目可选范围都是很广的,我们只要从中选择几个适合自己的就可以,并不一定非得去描述一个比较痛苦的经历,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孩子成长环境都是挺顺利的。


所以,我们只要结合自己的背景,如家庭、地域、民族、宗教等来写即可,最重要还是把自己的经历及背景表达清楚,把自己的特质展现出来。




文书创作避坑指南

上文我们提到,经常会有成绩很好但录取结果一般的同学,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原因也是方方面面的:


提交的材料是不是完整的、质量如何、申请系统填写时要规避的问题规避了吗,文书呈现的素材、角度、人物形象等,够吸引人吗?


其实都是文书的一些问题,那么文书写作中最常见的坑有哪些?


 单纯的活动罗列 


有些同学只在文书中去陈述自己的活动奖项、参与内容、个人优点等,这就相当于变成了申请系统里活动列表或简历的扩充版,不仅对录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反而会削弱你在招生官心中的形象。


 特长没有突出 


有的同学在文书只列活动的大框架,列举重点事项,甚至写成了活动流程节点记,但是在活动中如何带队、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从中学到了什么等更重要的细节却没有。


 个人特色不明显 


很多学生都会去写参加志愿者、体育比赛、艺术训练等各种重复度非常高的话题,但这类话题一定要有自己的亮点,有能够脱颖而出的写作方向,否则也是白费力。


 Essay题材如何呈现 


接触过申请系统的学生,一定会注意到申请系统中文书的要求,比如“story”这个关键词,我们需要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经历,而不是说明文,更不能像理论报告。


 用词要慎重 


因为成长背景不同,我们和招生官之间一定会存在文化差异或者语言差异的问题,我们在表达一些场景的时候,用词一定要考虑招生官能否准确get 到你的点,这个是我们在写作中需要反复斟酌商量的。




文书头脑风暴必知


文书写作前,最重要的事项必然是头脑风暴,头脑风暴中能不能挖掘出申请者的亮点、特色,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文书的质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出现什么比较常见的问题呢?


 活动列表重复性高 


头脑风暴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前两轮,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和家长更侧重自己的活动,但是这些内容招生官在活动列表中都能看到,很多时候决定性或影响比较大的事情,都是在活动之外。


 小事不值一提? 


头脑风暴中,总会有一些学生和家长说:这个事情太小了,略过而这就可能会涉及到素材挖掘的完整度。


比如我们去年一个学生,不经意间学生说了一句,“我昨天刚跟我妈吵完架”,我们就非常好奇,因为学生和妈妈的关系非常好,孩子的性格也很nice 。所以就这个话题我们深入聊了一下。


后来在文书写作过程中,我们就以吵架为由,然后中间引入学生生活中其他一些琐碎的小事,打造了一篇文书,从不同方向来展现了学生的特性,文书成稿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来学生录取结果非常好,拿到了前30的名校Offer,也是一个低分逆袭的案例。


所以在创作文书时,从读者的角度来写会更立体,往往一些小事更能看出来申请者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人。

 

在美国大学申请中,尤其要注意:招生官不仅要看到你是优秀的学生(这些从比赛成绩、活动列表就能看出来),更要看你的社会属性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些小事情有时候就能让文书阅读者和你产生共鸣。


 家长参与过多 


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在沟通的时候,因为性格比较内敛,家长就成了主导,总是“我们家孩子怎么怎么样”、“活动经历怎么怎么样”、“活动过程中他做什么了”、“结果是什么什么……”


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样转述出来的内容,总是缺少点东西,其实就是学生的切身体会、内心想法,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一定是要学生为主体,父母以一个辅助的作用提供补充说明,如果家长参与过多的话,那这个文书很可能是两个灵魂,呈现出来的学生形象不是真实的。


 借鉴的太多 


学生在下笔前,是不是总希望老师先发一下以往学生优秀录取学生的文书案例

 

借鉴有必要,但一定要注意借鉴的角度,不能简单模仿,而更多的是要总结或者是找到跟自己相关的着眼点。




Why系列文书写作秘籍


对于目标院校的Why School、Why Major ,又有什么写作技巧?

 

其实Why类型的文书,大概可以分成三类:


1. Why Major、Why School 的混合交叉,比如说纽大,就直接会说你为什么申请我们学校。

2. 学校会结合专业兴趣来说,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比如密歇根大学更侧重学术资源。

3. 针对性,你的专业兴趣是什么,为什么要深入到这个专业里面去。



 Why School怎么写?


我们在写Why School时,一定要遵从一个原则——双向选择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在申请这所大学时,需要让招生官知道你跟学校的匹配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想要表达跟学校的匹配度,一定要先去真正了解这所学校,在写Why School时,我们需要重点去表达以下两点:


a.学校所提供的资源能够为我所用、让我有所发展;

b.在完善自己的同时,我们也能够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带来一定的价值;比如让学校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在招生官看来,如果我们能够明确的说出自己申请的学校所具备的优势和资源,证明我们对学校足够了解,申请这所学校具备足够的诚意,从而愿意进一步去接纳我们。

那么要做到对学校有深入的解,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呢?特别是今年疫情,我们也不可能去到美国大学去实地考察。

了解学校、查询学校相关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不管是通过实地考察,还是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是询问学长学姐,过程不重要,能够达到了解学校的最终目的才最重要。

下面是几个具体的查校方法:

官网是一个必要的途径;
校友、学长学姐经验分享;
学校自己开展的宣讲会;
各种信息开放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上的干货文章等等;

 Why Major如何写?


因为申请美国本科可以不定专业,很多同学和家长就疑问了:如果不定专业,Why Major如何写?

不定专业也不会影响你写Why Major,我们可以从自身兴趣入手,从而去联系到某一个专业甚至几个专业,写出自己的兴趣点和对未来选专业的规划;


其实我们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是不定专业申请的,因为他的过往活动经历都比较散;

比如他做过哲学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甚至生物相关的实验以及数学竞赛什么的,像这种没有内在相连性的活动背景,我们一般会建议申请不定专业。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我们在做申请时,能够达到自身跟学校以及申请材料的紧密相关性,就会比较容易获得美国大学的喜爱;



马上第一批早申院校申请截止日期到来,这篇给大家做最后的检索和复习,明小藤衷心希望今年的申请者,只要努力过的都能申上自己的梦校,不留遗憾!
关于文书或美本申请,有更多疑问,
欢迎添加小助手进行免费咨询~
风里雨里,明小藤一直在明德立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