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几年,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的还是最主要的主流。”这是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前公使衔教育参赞岑建君的判断。
11月15日,2020“回响中国”腾讯教育年度盛典举行,盛典上多位来自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国际交流机构等领域的嘉宾,共同探讨了行业目前发展的现状、预测了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与中国教育未来的方向。
其中,参赞岑建君针对“中美的教育走向到底如何?”,“要不要把孩子送到美国去?”等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中美两国关系走到如此紧张的程度,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家都没有想到,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66万,其中43%前往美国,占第一位。
然而,由于中美关系紧张及美国疫情还在蔓延,今后去美国的学生人数一定会有所减少。
有些中国学生会选择加拿大留学,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还有德国,特别是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留学人数也会增加。
今年,美国签证跟去年比下跌了99%,当然,日本到美国去的比例也下跌80%多,韩国大概下跌75%左右。之所以下跌幅度最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今年对中国签证的收紧;二是疫情的蔓延,中国家长不敢把孩子送到美国去,所以推迟留学的人数占大多数。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显示,今年拒签了4000多个所谓敏感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博士生、公派生和单位公派学生。因此,美国对就读所谓敏感专业的学生签证可能还会进一步限制,尤其是公派学生。
美国拒签中国学生实习、工作的力度,不仅在于加强审核资格,而且还审核从事的工作与身份是否相符、给付薪水是否按美国要求等。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留学生获得H-1B工作签证的比例达到16%,但去年中国学生拿到工作签的比例只有5%!
可见,美国方面对中国留学生的工作签收缩越来越紧(不过特朗普最新的H1B签证限制政策已经被美国联邦法院法官驳回)。
对中国学生攻读敏感专业签证的收紧不是新鲜的事情,从90年代到今天20多年来,美国政府曾三次收紧对中国学生就读所谓敏感专业的签证。
但是,每次收紧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基本上两到三年就放开了,随着美国大选的结束,美国对中国学生所谓敏感专业的签证以及工作签证都会逐渐放松。目前来看,一两年以后,对于中国学生申请专业的限制以及实习、工作签证的限制肯定会放开。
只要美国疫情好转,中美政治关系得到了缓和,中国学生还是愿意到美国去留学的,毕竟美国优质大学非常多,供中国学生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
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放开实习签和工作签,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会更大。美国大学、科技界自始至终欢迎中国留学生前去留学,特别是科技界。
美国大学1/3的实验室基本上都被中国学生给包了,如果中国学生无法前往留学,那么意味着数量众多的美国大学实验室无法正常运转。
同时,中国学生每年给美国大学带去150亿美元的收入,解决了几十万名老师的工资。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得益很多,中国人均收入从改革开放初189美元到如今1万多美元。1980年世界贸易总量为20万亿美元,现在已经翻了1倍达到40万亿美元,到2030年可能还再翻一番。所以,经济全球化不仅给中国,而且对全世界人们都带来了好处,这是不会变的。
全世界都在看好东亚的发展、看好中国的发展,连美国都将眼光盯在了东亚,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岑建君指出,由于上述三个趋势不会变,促使中国对国际化人才需求持续旺盛的。美国前教育副部长苏珊•斯克拉法尼博士之前也说过,美国教育系统失去中国学生的话,将失去对话与创新的优势,即使特朗普连任,美国大学院校的领导对于向中国学生开放校园的热情不会改变。
岑建君最后认为,我们要对国际教育保持信心,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