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就是做减法:这所学校里必须有的和必须没有的
必须有:对我而言,未来想学商科,走金融方面的路线,那么大城市和金融资源对我来说就是必备的,如果这个城市没有这样的资源,就会直接把pass掉。
必须没有的:我不喜欢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更偏向于比较创新,喜欢创业的校园氛围。
当你有了这两个条件之后,就可以把很多学校从你的列表中筛选出去,从而得到了一个比较粗略的范围,然后我们再去进一步的调查。
第二步去调查,你的主观感受和真正的校园氛围不一定是匹配的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视角去对学校进行一些调研,然后去真正了解这所学校到底是不是心中所想的那样。
第三步确定大概名单,开始深入调研
针对性的了解每所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文书,需要什么样的活动,根据需求去准备我们的材料。
不要觉得选校清单要到最后的阶段才定,如果你能提前订好,不仅可以提前确定好需求,更因为有了清晰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选校阶段,CC老师团队真的是帮助了非常非常多,她们的经验非常丰富,帮助我避免了很多错误,也教给了我很多有效的调研方法,同时,老师对学校真的是了解的非常深刻,对每一所学校的特点都了如指掌,提供了很多网上都找不到的信息,让我可以更好的把握学校需求,所以说老师的经验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还有,老师们提前帮我订好了调研计划,我是非常拖沓的一个人,但是有了计划就好多了,进度落后老师也会提醒我赶进度。
所以大家在选校阶段,如果觉得没有能力去完成整个调研过程的话,机构老师真的能帮助我们很多很多,可以避免进入一些误区,也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好的宝藏。
帮我理清了活动思路,按时间线搭建可执行的活动补充计划;
活动中遇到障碍,会帮我联系各种资源解决;
准确寻找活动中最闪光的点;
配套MIT科研资源,并通过沟通拿到了教授推荐信,我也在项目中学到很多并独立发表论文,这对我的申请是非常有加分的;
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我的活动。
文书需求:
CA系统主文书;
各学校补充文书(0-3封);
老师推荐信(班主任X1,学科老师X2);
补充推荐信。
招生官希望看到你从小到大的经历,希望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想变成什么样的人,而最了解你的人一定是自己,只有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最能体现你的价值观,最能体现你的经历的。
所以在和CC老师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整个文书的初稿、中稿,包括翻译英文,基本都是由我来自己完成的,这点是我非常自豪的。
老师则通过语言引导帮助学生挖掘关键点,从很多复杂信息中,找到那个真正可能被招生官所喜欢、所重视的闪光点!
和cc老师团队合作的感觉真的是非常好!
每天都在线,不光是周末,即使有时差,老师回答真的也非常的及时,给了我非常非常多的沟通机会。
一直鼓励我自主完成文书写作的,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成长了很多,而且最终写出来的东西非常非常非常满意。
在头脑风暴中,从一些很平淡的生活中,挖掘到了我一直遵循的人生方法论,我的生活价值观-efficiency,最后也成为了我文书的一个主题。
老师文书写作逻辑非常强,能够把我非常零散的观点串联起来,形成非常有逻辑的文章。
润色期间,让我这个完美主义者非常非常感动、非常非常满意,真的是一个字、一个句去修改文章,不一定是最优美的词汇,但一定是最合适的词汇,语法也一定是最积极、最精准的语法。每一篇文书真的是改了很多很多次,最终到一个都满意的程度,还要去交给专业的外教把关,最终出来的效果也更贴近于美国人阅读写作习惯。
我们一定要提前明确一个目标,不管是托福还是SAT,定下目标,制定具体的出分计划,奔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的托福口语比较差,分数也很低,CC老师用各种方法监督我,用影子跟读法帮我补齐了短板。
在今年疫情的情况下,老师也帮我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把我的重点从SAT转移到文书和活动部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申请中,端正的工作态度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积极参与每一项任务,反复检查每一项内容,最终提交的材料我至少都检查了两遍以上;
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利用任何资源来提高自己;
申请是自己的事情,不要躺下,文书要自己来完成,活动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就算最后的提交过程,建议也要自己反复的检查、检查、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