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2021 Fall 的offer雨已经零星到来,而2022 Fall 的战鼓也已经擂响!
眼看着就要进入战场,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攻击能力、如何打造自己的防护装备、如何练就自己的必杀技、又该使用何种战斗策略?
想必很多学生&家长已经开始寻找答案了,公众号、社群、知乎、论坛……查背景,算标化,找攻略,看文书。
在这紧张而又忙碌的申请季,最为关键的文书创作,自然是学生、家长最为焦虑的。每到文书头脑风暴的时候,刚开始简直就是脑袋爆炸,学生头疼、家长也头疼。那么,文书创作这种专业的事情,是全盘交给专业的人做还是家长也需要全程参与,能发挥什么作用、又该如何参与呢?
从小藤接触到的一些家长来看,有这么几类典型的家长,欢迎对号入座~L同学,女,成熟干练,自言从小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
坐了4个多小时高铁,背着黑色双肩包,第一次来明德立人,老师:“你爸妈呢?”,“我自己来的!”
整个申请季,L同学的爸妈虽然都在申请群,但几乎没怎么说话,说的最多的就是:“需要什么?听孩子的!” 文书头脑风暴,素材准备,改稿定稿,全程无参与。
孩子独立有主见是好事,但家长完全放手不管也是很危险的,如果遇到不靠谱机构,孩子无法辨别,耽误的就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了。Y爸爸亲自走访十几家机构,精选3家后带着女儿一一面谈,最终听从女儿签约明德,他们习惯协助女儿作出决策,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利弊,再让女儿自己选择。
文书脑暴中,Y同学爸妈都在参与,我们需要什么都能及时提供,我们有什么问题,基本都能找到答案,而在文书创作方面,却从不干涉,只是说这块老师更专业。想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Y同学的父母也是这样,默默在背后支持、陪伴,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迷茫时给予指正。
学生相对独立,家长也愿意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这种家庭配合也是长期结果,估计大多数家庭也很难做到。
W妈妈果断而强势,交流中总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相反孩子内心腼腆、话很少。文书头脑风暴,仿佛是家长在申请,所有的素材都是W妈妈在提供,分门别类整理的非常细致。
家长英文不好又不了解美国文化,却全程参与文书创作,每次文书出来都要求翻译成中文版, ‘批阅’ 完毕,老师再修改文书,再翻译、再修改……
然而,文书结果总是不能让所有人满意,虽然家长和导师暂未爆发冲突,但明显感觉矛盾在升级!
后来孩子跟老师私聊时,谈到了一个很小很不起眼的故事时,导师才真正了解到了学生的真实内心世界,和这几年的成长历程,随即重新构思文书,最终不仅家长满意,招生官也认可。首先,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明白两点:
最了解孩子的,一定是家长;
文书能不能完美体现学生特质,家长一定要能看出来。
在这两点的基础上,作为家长要听从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要听从导师的专业写作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完美体现孩子特性的好文书。
去年哥大K同学和妈妈的建议,小藤至今记忆犹新:
妈妈: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多交流,听从孩子的想法;也要和老师多交流,看有哪些方面是我们能做的、我们了解的,三方形成合力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虽然我们三方所处的这个位置角色不同,但是我们的方向目标是一致的。家长具体该做什么、怎么做?
明德导师和往届优秀录取学生家长告诉您!
主文书/小文书/加州文书结构分类与写法;
中西写作大不同,美国名校招生视角&招生官文书评估方式;
拨开迷雾:优秀申请文书vs不过关文书;初稿vS终稿。
3月14日(实践专场):
打破认知:家长如何参与和支持文书写作工作;
家长课堂分组模拟——采访&脑暴,标签化定位学生形象;
明德文书服务指导全程展示,写作技能提升和文书修改。

扫码添加小助手,回复1314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