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晚上好~
小藤今天很想跟大家聊聊申校时绕不过去的话题——美国大学招生办筛选标准到底是什么?
家长们在各种平台、机构咨询时,大多都会听到老师们在说这个,但多多少少都有点云里雾里的。
而小藤恰好在上周听了场讲座——美国前招生官Derek提到他们在招生时的标准多达19项,原来他们都是按这些标准来筛选申请者的!
这一下简直就是破云拨雾。
趁此机会,小藤要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这19项筛选标准被细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的。
每所大学筛选申请者时都以此为标准,再把这19个要素按重要性划为四档进行筛选。
那么,如何按照他们设置的标准进行对号入座,就得发挥我们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现在,就跟着小藤一起来看吧~
招生官们都是通过这19项标准来筛选学生的
每所大学的筛选标准都不一样
经过上面一番简单介绍,相信很多家长都已经对招生办的19项筛选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
可光认识也不够啊,跟大学的录取偏好对不上号,不也是盲人摸象么?
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小藤这就跟大家分享分享,如何能用这一套标准摸清梦校真正的核心需求。
哥大在课程难度、班级排名、GPA和推荐信上有明显侧重,而在标化上,哥大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
在官网里,哥大明确表示,由于疫情,他们将不会把标化作为必选项。
意思就是,提交了SAT or ACT对申请不会有更多的优势,也不会因为你没有提交这些就把你排除在外。
除了学术能力,哥大更重视非学术能力。像个性、活动能力、天赋和志愿者经历都是它很看重的点。
或许相比起天才,他们更倾向于一个内心世界十分圆融的申请者。
“匹配”是我们最重要的筛选标准
最新申请信息表预览
👇
想要领取最新申请信息表
扫码在后台对话框回复
“表单”
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