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留学生的一生......「别骂了别骂了,已经在哭啦!」

留学反包办阵地 明德立人本科留学
👆 点 击「留学反包办阵地」关 注 我 们 👆



你好,欢迎你来到「你我计划」!


本「计划」里的一切文章,都是留学圈每一位你和我的经历。


在这些经历里,你很可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比如你走过的那些经历,你得到的那些经验。当然,还有那些非常值得铭记的勇气和喜悦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Ava的故事,看看她想给我们吐槽一个怎样的留学生活?



【导读:“留学生的人生一定很轻松吧,在国内读不下去了还能去国外镀个金,根本不需要熬夜苦读,每天party海滩鸡尾酒,不知道多潇洒......”有这样想法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但真实的留学生活真的是这样的吗?】











国内交通的便利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吧。在一个到处都是共享单车和地铁线路的城市里,大家几乎找不到一个很难到达的地方。

但是地广人稀的国外可不比商铺漫天的国内哟。

在国内,走两三步路就可以到一家店,想去的想吃的店甚至可能就在家楼下,商场什么的稍微再多走几步路也就到了。

而在国外,每个小商圈和小商圈之间的距离可就已经是国内的好几倍了,更别提那些大商场之间了,开车没有个20-30分钟,你都换不了场子。




等你走到想去的地方了或者骑自行车骑到了,你的腿也快断了。

再说说公交地铁什么的吧,小伙伴们可能会说没车还可以用公共交通呀。

别提了!国外的公共交通可真是太不便利了!

稍微偏一点的地方可能翻遍整个城市都没有一辆公交车,更别说地铁咯。




好在国外某些城市能开车的时间相比国内还是早了一点的,像在加州16岁过了笔试,考了临时驾照就可以开车了。

虽然未成年人开车需要成人陪同,但也总比哪儿都去不了要好太多太多啦!









相信有很多人都觉得国外学校学习生活肯定很轻松吧

那些美国影视剧里的美高似乎总是轻轻松松的,上课总有几个调皮蛋拿老师打趣儿,然后放学也很早,好像所有的一切都跟国内是相反的。

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啊!

别看大家放学早,实则作业可多了。

别看那些电视剧里的学生上课都不咋好好听,好像根本不把上课放眼里一样,实则三天两头搞小考,大考也十分频繁。




学校要是选的是很严格的学校的话,只怕是一周的考试都排不过来咯。

另外,尽管国外的作业看起来是比国内的少些,但留学生们做research的时间怕是比写作业的时间还要长上好久哦~


所以啊国外的高中其实也没有比国内高中轻松到哪里去呢,留学生们也是很难哒!









出国前觉得从国内出来的学生根本不会有什么接受不了的作业量,当了留学生之后才知道打倒我们的并不是量,而是时间!

不像国内都是第二天到学校了交作业,国外可是每科老师要求交作业的时间都不一样,而且同一个老师的不同作业甚至都没有交作业的时间规律!

有时候一天没几个assignment due,更多时候则是n多个assignment due同一天的各个不同时间点!


所以留学生们面对的可不只是作业量多,而且还有跟时间做赛跑。

这个时间管理大师你要是没当好,只能祝福你可以在七八个assignment due之前熬出头咯。











留学生们虽然有留学生们的圈子,可是只有留学生们明白这个圈子里遇上几个真正交心的朋友有多难!

出国后跟国内朋友少了联系不说,出国后新认识的朋友还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做到关系特别好。




别看留学生的生活看似丰富多彩,背地里独自赶due、独自上下课的苦却是鲜为人知的。

在异国他乡遇到困难,家人们又与我们不在一起时,留学生们心里的孤单和苦涩又有谁懂呢?










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时差,但数字上的差异可远远比不上实际感受上的差异。

大多留学生辛辛苦苦肝作业到深夜,本来就缺少睡眠不说,这时碰上个跟你完全不一样时差,还可挑剔的邻居真的是要多苦有多苦。

举个例子,你醒了在家走动,因为房子结构的问题有声响是难免的,而他却上来叫你小点声儿。

你终于有时间睡觉了,他却叫了朋友来家里开party开到凌晨?!!

音响的声音如雷贯耳让你怎么也睡不着,在这时,你终于感受到人与人的作息差别有多大......


另外,碰到一个年龄大的老师你才会切身体会到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区别。

下午你疯狂赶作业,他睡午觉了。

为了当天批完作业好早点休息,他把deadline设到了晚上8点。你终于在8点前上交了作业并开始准备写别的作业时,这位老师却有可能已经上床睡觉了


所以,当了留学生之后你才会感叹感叹人与人之间那奇妙的时差啊。









留学生们对group project一定不陌生吧。

遇到善良一点的老师,让学生们自己分组的话就可能还好,可要碰上的是随机分组的话留学生们就明白他们的组员可能不是正常人了


在别的组被大神carry的时候,只能看着自己的组员用着各种借口和理由不做或者少做他们的部分。

可能有些留学生会为了自己的成绩,即使很不想但还是帮忙完成了他人的部分。


可与此同时呢,那些组员们要么变成了哑巴,一言不发;

要么变成了妈宝,哦大家对不起,我妈不让我玩手机用电脑;

再要么直接变成哪吒,一下课就踏着风火轮溜了,顺带还没有通讯设备能联系到他。


这种苦除了留学生又有谁懂呢。








外国算成绩的系统也一直是个谜,每个老师的计分方式也都不一样。

有些老师当个人,很善良,给你85%以上都能算A。

而有些老师啊就喜欢折腾学生,连92%都可以算成B。


大家都知道GPA对留学生们来讲有多重要。

当自己的成绩离升一个level的成绩正正好好只有0.1%时的无奈,只有切身体会过的留学生自己清楚,毕竟这个0.1%可关系着总GPA的增减呢。










出国前做准备的时间肯定得有个个把年,而在申请季完成申请后的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差在哪儿了呢?

看着一个个告诉你你被waitlist了的邮件你会开始感叹——这几年的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而在看到直接被拒的申请后你才明白,这几年的努力原来是可以直接被白费的。

这是留学生们心里的苦可不只是被拒绝的苦了,而是那种对自我的怀疑啊!








明星面对的议论肯定算多了吧,但明星都还分正面评价和负面舆论的。

而留学生们大多面对的却是各种负面的贬低或冷嘲热讽,好一点的那些评论甚至也只能算是中立态度

留学生和国内学生一样都在努力,都在为了自己学习知识,也都在为活出自己的人生而奋斗,得到的评价却截然不同。

留学生们经常听到的是说我们不爱国,崇洋媚外,甚至因为我们是留学生而想剥夺我们回家的权利。




在各个平台上相信大家对相关留学生的评论也不陌生,而评论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有种出了国就别回来啊”,“国外这么好,回来干嘛呀”。

疫情期间更是如此,疫情让在外独自漂泊的留学生们格外想家,而只是想回家的他们却要凭空面对这些评论,这种感觉也就只有留学生懂了吧!









相信出国留学后学会了做饭和装家具是许多留学生的成长之路吧。

都说民以食为天,出国后的吃喝着实是与国内太不一样了。

外国餐馆少吃几顿还好,顿顿都吃着实是倒胃口,而且越吃越难吃。但好吃的、合口味的饭店又离得好远吃不到。





在这样子的情况下留学生们只好逼着自己拿起厨具学做中餐,以此来勉强养活自己的中国胃。

装家具也是,国外的人工费可也是贵得离谱,光是送货上门就要在家具的原先价格上加上好多了,更别提帮你组装了。

况且在国外买惯了宜家,留学生们也对边读着说明书边装家具十分熟悉了。

所以,人还是要靠自己啊!









真的成了留学生之后才会感叹中国的办事效率有多快。

你跟学校counselor说你需要你的成绩单,在你疯狂催促的情况下他花了一个礼拜终于给你打印出来了。

去报考驾照,你看到门口排队的人排了一圈又一圈。

而在等了快一天终于进门后,你看到那跟疯狂动物城里的树獭闪电一样工作速度的工作人员,你便感叹排这么长队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这之后,都等到你都考好好几个月了,这驾照才终于到了你手里。

这样子的办事效率你以为只有这几个例子吗?

不是的!留学生们面对这样子的办事效率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甚至已经到了一种碰到正常办事效率就会感恩的程度。











作为留学生,政府一个小小的政策都可能事关着整个留学生群体的利益。

打个比方,疫情期间随时会变更的政策,对留学生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再比如,black lives matter那会儿因为racism这个词重新成为了社会焦点,导致有人提出了关于大学按种族比例录取学生的议案。




这让中国人考外国大学变得难上加难。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很无奈......



写在最后:

可能有人看完了也还会说这些留学生的难处根本算不上什么。

的确,这些可能跟有些人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毕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甚至还会觉得我在无病呻吟。

但是本文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到留学生群体更多一点,偏见更少一点。

当然,如果我们的留学生小伙伴们从来没遇到这些奇葩事,那真是太好啦!


-END-



作者 | Ava


排版 | 糖瓜


「留学反包办阵地最新消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