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掉了好好的哥大offer,去了UIUC”,都是因为这个专业太好了….

明小藤 明德立人本科留学

上次讲座回顾中,小藤为大家介绍了文科专业三大巨头之一的“政治科学”,也有很多留学家庭在详细了解之后,领取了【入门书单】。

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链接查看:
它是「最佳专业TOP3」,却经常被骂“太没用”,它的厉害之处你还没领略到...

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专业是被誉为,“比CS容易申,还跟CS前景一样好的”——宝藏专业

从我们讲座中各位留学家庭的问题输出来看,有90%的留学家庭都在了解这个专业。

但是大部分留学家庭对这个专业还是不太深入,“一知半解


讲座开始前家长问题~



讲座过程中家长问题~

这个大家广泛关注又“知之甚少”的专业就是——

应用数学与统计专


大家熟悉的一般是数学和统计这两个独立的专业。


应用数学与统专业,顾名思义就是数学与统计的结合体。

既然是结合体,我们先来看看数学和统计分别会接触到什么。


数学、应用数学与统计、统计的区别



数学一般分为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部分,理论数学会涉及到非常抽象的东西。

应用数学就会跟其他很多学科有交叉,比如:

统计、
物理、
化学、
生物

应用数学侧重的是实践。

统计侧重的是数据分析,需要有分析报告产出,或者数据类型的结论。

所以应用数学与统计这个专业里不仅会接触到比较难的数学课程;

也会学习到将模型运用到统计里面,来得到一些有效的信息。


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将数学和统计进行了非常好的结合,也可以把两个学科都用到极致。

而这个专业本身更像是一个工具,需要放到很多领域里面去应用。

所以,它和商科、经济的很多通识课程是通用的。

对于想要“曲线救国”,转到这些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过渡”专业。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

这是学了数学和统计两个专业吗?
压力是不是非常大?
课程难度是怎么样的?

我们以学姐的课表作为参考看一下~


可以看出,专业里需要学习的数学方面的课程是最多的,统计次之。

除了这些课程之外,还需要学习CS、金融、市场等课程。

数学学习的课程是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等专业必备课,统计学习的有统计理论、统计计算、数据回归分析等。

所以,看起来好像是学了两个专业课程,但是重点学习的是两个专业中能够进行结合的课程。

整体来说,不能算是double两个专业,而且课程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应用数学与统计学生的一天



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也是满满当当,下图是学姐平常的学习日程表。


看得出来,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课业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也没有夸张到需要熬夜通宵的地步。


除了平时的课程学习之外,对于本科生来说,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的课外活动也是比较独特的。

学姐在埃默里大学就读时就有比较新奇的经历👇。

在Emory读应用数学与统计的体验




这些新奇的经历,主要来源于学姐在大学参加的活动。

首先是学术活动,埃默里大学每年会举办一个统计部的活动——Data  fest。

比赛为期三天,会有很多不同的学校就学生来参加,选择课题进行数据分析。

最后进行课题展示,不仅很考验团队的数据分析能力,对于团队写作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还有女性社团活动和非常重要的就业类活动。

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的career center(求职中心)。


求职中心并不是大三大四的时候才可以去

大一的时候就可以和老师去聊自己喜欢什么,老师会帮同学去分析合适的职业。

大三大四也会帮助看简历、文书和辅导面试。

很多学校可能还有career fair(人才招聘会),一定要去!!!

这种招聘会不仅可以了解到自己到底真正去喜欢什么,也有更多的机会结识不同的人。

经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已经对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有初步的了解了。

那作为一个核心技能要求很高,又能和众多专业“混搭”的专业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呢?

三个“应用数学与统计”

学生的特质


Lillian学姐最开始学习的,并不是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

但是经过自己在埃默里的学习,以及通过BBC看到的一些专业实践之后,才选择的应用数学和统计结合。

根据学姐在埃默里和同学们相处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她总结出了三个“应用数学与统计”学生身上的特质。


大家也可以看到应用数学与统计,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数字,所以一定要对数字敏感。

心算能力是标配,不马虎大意,至少不会犯“忘记小数点”这种低级错误。

另外,因为需要建构模型、处理数据,还要在复杂的数据中总结梳理出自己想要的结论和分析。

所以逻辑思考能力也是必需的

在拥有这些基础特质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应用,将自己的分析和结论能够应用在生活中的某些领域。

比如利用高峰期的车流量统计计算,来对怎样合理规划交通提出建议,将科学和生活相结合。


基本上拥有这三种特质的学生,不仅在学习这门专业的时候会相对轻松,而且,在专业上的深造潜力也是比较可观的。

另外在这里,学姐也推荐了一些BBC播客和TED的演讲,来帮助大家来更好的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专业。

应用数学与统计入门播客




BBC Four
The Story of Maths(统计的乐趣)
The Joy of Stats(数据的乐趣)
The Joy of Logic(逻辑的乐趣)
The Joy of Data(数据的乐趣)
Tails You Win: The Science of Chance(你赢的尾巴:科学的机会)

Ted talk recommendations(Ted 演讲推荐)
Why you should love Statistics? – Alan Smith(为什么你应该喜欢统计学?— 艾伦·史密斯)

A performance of “Mathemagic” – Arthur Benjamin (“Mathemagic”的表演——亚瑟·本杰明)

在梳理了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的特性和适合学生之外,我们能感觉的到:

这个专业的学生是“多面复合型”人才,但不是“精英专才”。

那是不是意味着就业和深造机会受到限制?

但事实是,这些学生最后——

占领“就业高地"、

赶上"申研风口"



首先我们从就业的方向来说,可以从事:

金融风险分析师、
定价分析、
市场营销、
数据管理咨询。


我们都知道,四大咨询行业最近几年在进行紧急扩张,从这个速度来说,咨询行业正处在上升趋势。

而且是可以拿到中上薪资水平的,和现在的大热门CS可以相提并论。

在2020年Management Consulted(管理咨询)发布的咨询公司薪资盘点。

麦肯锡的基础薪资是 $87,000、BCG的基础薪资是$90,000。

从申研方向来说,可以直接申请商业分析,公共卫生学生物统计,经济,数据科学等热门专业。

总的来说,应用数学与统计是一个前景超级好、并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专业。

而开设这个专业并且顶尖的学校,不仅有大家熟知的Top级学校,也有一些“隐藏的”学校。

交叉学科选择学校是学问,

选到就是赚到!!!



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比较顶尖学校的有MIT、斯坦福大学、UCB、芝加哥大学、布朗大学。

而我们在根据专业去选学校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句“合适”

主要关注自己意向学校的专业方向。


应用数学与统计一般都是和化学、生物、物理、政治等进行不同程度的交叉学习,而且每个学校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比如UCB,就是将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和精算结合

既要学习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也要掌握全部的数理统计模型。

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标化成绩去选择自己的梦校。

另外,在这些学校之外,需要着重画黑板的还有不在Top30内最火爆的公立校——UIUC。

UIUC的数学系有专门为本科学生设计的数学科研项目Illinois Geometry Lab(几何研究实验室)。


一般是由教授和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的PhD来主导,帮助本科生来进行研究。

另外UIUC本校的应用数学硕士也是国内非常热门的,可以和哥大的硕士项目相抗衡

有之前申研的学姐在哥大的40%学费+奖学金offer,和UIUC的统计学Offer中,选择了UIUC。

想申请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的,上面的这些学校不要错过啦!

了解了应用数学与统计专业的方方面面,最后也是大家一直在关注的问题——申请应用数学与统计,该注意什么?

打破招生官的经验认知:

中国学生也懂合作 


首先是准备阶段,大家可以参考学姐的规划时间轴。

9-11年级,规划层层递进




学姐的申请规划季是比较长的,从9年级开始就做了准备。

9年级进行兴趣探索,加入一些自己有意向的俱乐部,进入申请入门阶段。

10年级时间比较充足,可以准备一些长期课题、深入研究、竞赛,来进行背景提升。

可以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看看有什么东西是可以通过数学去改变的。

虽然可能并不成功,但是大学更希望看到的是申请的学生勇于尝试。

并且有这个想法去做出一些改变。


11年级最重要的就是标化成绩,进入全面的刷分阶段。

准备了这些之后,进入12年级,申请的时候也能更加顺利。

除了申请准备,还有学姐根据自身申请经验得出的独家申请建议。

比好成绩更加分的事情



“招生官想看大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只需要去展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可以。”

求知欲不是成功,是勇于尝试


首先要让招生官看到的就是求知欲,这个求知欲可以是精神上的求知欲,也可以是对于某种事物有一种求知欲。

招生官非常欣赏勇于尝试接受新事物的学生。

即使你可能没有做到最好,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勇于尝试是比好成绩更加分的。


招生官喜欢中国学生缺少的”合作“能力


第二个就是社交能力。

招生官主观意识里觉得中国学生成绩非常好,但是团队协作能力比较弱

招生官这种先入为主的意识,主要是由于多年的审核经验中,很多中国学生都会将写作能力、组织力展现的很好。

但是美国人更讲究的是,大家可以把自己最好的部分贡献出来。

这样才可以呈现一个最好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情,所以合作能力还是要着重突出的!


每个学校必问的”贡献“


最后就是贡献,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问大:“你来到我们学校可以贡献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在考察学生的贡献和社会意识之外,更重要的考验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一双可以发现问题的眼睛,主动的想要去解读,让身边的人或者所处的社会变得更好。

以此来表现自己的特色,乐于钻研、有创造力等品质

有了这些小技巧,相信会对我们的申请一定帮助。


在我们的申请策略讲解结束之后,对本次讲座中的问题,学姐也进行了解答。

不定专业想进入数学专业有什么要求?


第一专业申请数学专业,是直接录到数学专业,还是录取到文理学院?
不定专业想进入数学专业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申请数学专业其实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大一进入的就是文理学院。

大二才会真正决定学什么,比如学姐就是学习的应用数学与统计方向。

如果申请不定专业想要进入数学专业,其实没有硬性要求。

除了常规的GPA硬性要求和AP数学课程之外,比较重要的就是课外活动。

科研社团或者竞赛都是亮点,让招生官看出来对数学的passion就是最好的活动。


学姐当时申请的时候没有任何比赛、奖项,但是她自己组建了数学俱乐部。

三年内一直在俱乐部里面,带领大家探索,在申请中将俱乐部的细节描述了出来。

成为了她最亮眼的活动,如果没有类似的经验也不要紧,这是我们的加分项,而不是必要项。

统计学和数据科学有什么区别?


统计学里面会有很多模型理论的东西,而数据科学讲的可能更多的是收集、分析、结合数据。

研究生和本科时期也很少有数据科学这个专业,大多都是统计专业,因为这两个专业在本质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中学生做论文和在工厂做项目,哪个对申请更有帮助?


论文和实验项目,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哪个优势哪个劣势。

论文的含金量在于要有新的发现或者提出新的问题,而实验项目可以积累很多实际经验。

虽然我们很多同学的写作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强,但是相比之下,中学生的知识面有限,论文的质量其实没有很高。

并且招生官也是深知这一点,对于研究性的论文也是持保留意见的。


而实验项目从最开始的设计、提出、制作、论文,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亲身实践不仅积累了经验,也体现出了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只要亲自做了一个实验项目,就一定能说出:

做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从这个项目里面我学到了什么?
我的感想是什么?

也是一个文书的好素材,另外,美国大学对于“实干家”,都是非常喜欢的。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本场讲座的全部精华内容,之前我们还介绍了传媒专业、政治科学经济学以及对比讲解了18所学校。


从学校环境到申请要素

从纵深对比到未来前景,里里外外

“包裹式”绍学校

18所学校讲座资料——
讲座视频、PPT、误区问题集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



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



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



康奈尔大学&范德堡大学



北卡教堂山&密歇根安娜堡



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学院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


高清讲座视频回放◀



讲座PPT◀


误区问题集锦


向下滑动部分资料预览




限时放送,来晚了就没啦!

扫码在后台对话框回复

“内部”

即可领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