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留学家庭在选校时,都会综合学校的学术水平、录取率、地理位置、安全性等因素,为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学校。
相对应的,大学在录取时也有很多的标准和政策,来筛选最符合学校气质和人员规划的学生。
比如,很多美国大学都会录取不同族裔的学生,来保证学校种族的Diversity(多元化);
州内州外学生要有一定的比例,甚至对于学校里,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也会进行控制。
提到男生女生的录取,相信很多家长在申请的时候,都听过类似的话:
亚裔、理工、男,这三个词放在一个申请者身上就是“天坑”,录取难度非常大。
如果是同样优秀的学生,大多数美国大学会优先录取女生。
在大家的认知里:“美本申请对女生来说,是稍微占优势的”。
那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时,是不是真的存在“性别差异”呢?差距又有多大?
我们先来看看——
Top30大学男女生录取情况
(点击可查看高清大图)
在2022US.News排名中,Top30大学一共有33所(有并列,11所未公布具体男女生录取数据)。
男生录取率大于女生录取率的有这5所大学:
布朗大学、
范德堡大学、
乔治城大学、
纽约大学、
维克森林大学。
(点击可查看高清大图)
男生录取率大于女生录取率的学校,差值都比较小,基本在2.5%。
而且,女生申请人数大部分高于男生申请人数。
比如布朗大学和纽约大学,女生申请人数竟超男生申请人数1w多人。
女生录取率大于男生录取率的有这5所学校:
麻省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学院、
康奈尔大学、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卡耐基梅隆大学。
(点击可查看高清大图)
女生录取率大于男生录取率,差值都是比较大的,跨度从3%-10%不等,而且,这些学校大部分都是理工强校。
“理工三巨头”之二:MIT和加州理工学院,还有“计算机神校”卡耐基梅隆大学。
这里尤其需要值得关注的就是加州理工学院。
男生申请人数(5707)接近女生申请人数(2300)的2倍,但是最终录取的男女生人数基本一样。
看来男生申请加州理工的难度,不容小觑!
从公布数据的学校来看,男生和女生录取率高的学校数量是相同的,但是录取率的差值相差较大。
并且男生录取率高的学校,女生申请人数较多;
而女生录取率高的学校,却是我们都觉得“男生擅长”的理工学校。
可能单纯看男女生的录取率差别,并不能完全说明男女生优势的学校,我们再来看看——
Top30录取新生的男女生比例
(点击可查看高清大图)
Top30大学录取新生中,一共有9所大学的女生比例大于53%(8所未公布具体男女生比例)。
男女生比例差别最大的是埃默里大学。
女生比例占到了58.46%,男生仅有41.54%,相差近20%。
虽然,埃默里大学的女生较多,但是大家还记得埃默里大学的女生申请人数和女生录取率吗?
埃默里大学的女生申请人数是男生申请人数的1.4倍,但是录取率相差不超过1%。
这样看来,女生申请埃默里大学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并不是女生多就有优势。
Top30大学中男生人数超过女生人数的学校一共有3所,分别是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圣母大学。
虽然是男生数量超过女生数量,但是这三所男女生比例差异不大,都在6%以内,人数相差在50-130人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耶鲁大学以“文科治校”,而女生在选择专业时,也大多会选择文科,但是耶鲁大学招收的男生比女生多。
而和它恰好相反的就是卡耐基梅隆大学。
CMU以理科见长,但是招收的女生多,女生录取率也高。
看了小藤的盘点,大家也能看到Top30学校中,部分学校在录取时,女生人数确实是非常多,而且在某些领域占有优势的。
但是,单纯的看一个数据高低,并不能代表学校真实的录取情况。
录取率、录取人数、性别比例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挖的。
而学校的录取“偏好”需要结合多项数据综合分析,小藤也只是将典型学校进行了列举。
留学家庭可以根据小藤文章中的数据,去分析一下自己的梦校。
另外,相信大家对部分学校“女生在录取上比男生有优势”的现象,也一定比较好奇!其实——
男女生录取差距大,
都是因为这些“新变化”!!
我们都知道,现在全球都在重视公民“平等”,而作为思想启蒙运动引导者的美国,更是将“平等”打在公屏上。
从上个世纪开始,“女权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美国的呼声高涨。
女性开始不再只限于妻子这个身份,拘泥于家庭,有了更多的女性开始走进课堂,接受教育,她们逐渐走上职场、政坛。
《Science》报道,女性已经在某些行业具有充分代表性。
波士顿迎来第一位华裔女市长。
而美国大学,在招收新生时,更是会注重平等的问题。
学校对于少数族裔、少数性别和性少数群体的关注,都会对学校体现包容性有所帮助。
犹他大学社会学教授提出:“上个世纪全世界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为了让自己和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人们还在继续促进性别平等。
本科院校也有一部分目标是学生群体中的性别平等,一种性别学生多于另一种学生的学校的申请人应该明白,他们的性别会被优先考虑。”
所以,在大学录取中,女生相较于男生所拥有的的优势,其有一部分原因是政策调控,就和我们熟悉的“州内保护政策”一样。
除了美国大学整体的社会环境之外,在录取上产生的男女生录取率差异,还和专业选择有关。
还记得我们文章最开始提到的:亚裔、理工、男,这三个词放在一个申请者身上就是“天坑”吗?
其实,把这三个特征单独来看,没有什么劣势,男生擅长理工科;
而亚裔又是精于计算和逻辑能力的,不正是最大的优势吗?
但是大部分亚裔男生都是这样的优势,大家也都去申请理工科,就相当于都在一起“卷”。
学校的选择多了,筛选的标准和机制就更加严苛,男生的录取率就稍显弱势。
理工科的男生常盛不衰,女生一直较少,美国大学都恨不得在脸上写“求女生来读理工科”吧!
这一点,从女生录取率较高的学校,大部分都是理工强校很明显就能看出来。
美本录取的本来就不是角逐谁更“卷”,而是看重比较特殊的个体。
最近几年,大家应该都有这个感觉: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学习理工科的女生变多了;
而很多男生因为教育环境等影响,大部分都在理工科,向人文社科分流的很少,所以竞争就会特别激烈。
可能男生申请文科类专业,会更有优势。
从趋势看,男生申请文科,女生申请理工科,确实是有优势的,但也还是要根据个人兴趣来选择,不能读一个“自己既不喜欢又不擅长”的专业。
College Kickstart(美国大学申请指导网站)也进行了——
2021年男女生优势大学
College Kickstart每年都会对学校录取的男女生进行统计,本次统计发布的时间是2021年3月末。
统计的范围是,同时招收男生和女生的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
在录取中女生比男生录取率高15%或者更高,才会计入这个名单,今年这份榜单上包括 46 所学校。
由于部分学校不适合国际生申请,小藤将榜单进行了筛选~
根据女生录取率优势倍数,国际生可以申请的文理学院前30,和综合性大学前50,整理出如下榜单。
这些学校中有1所文理学院,9所综合性大学。
大多数都是在STEM 领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实力相对强势的学校。
女生在录取时的优势倍数是男生的1.15-2.23倍不等。
女生可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学校,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绩来酌情选择。
看完了女生申请有优势的大学,我们再来看看男生有优势的大学。
男生申请有优势的学校统计和女生一样,录取中男生比女生录取率高15%或者更高,才会计入这个名单。
今年这份榜单上包括 21 所学校。
虽然名单上的大多数学校都是文理学院,但也有我们常申请的大学。
斯沃斯莫尔学院常年位居文理学院Top3,学校文理兼修,有工程学院。
和宾大联系密切,生源顶尖,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视,男生录取人数是女生的1.25倍。
威廉玛丽学院是全美第二悠久的大学,校园极具历史价值,更是公立常春藤之一,学校非常注重慈善和对社会的贡献。
男生录取人数是女生的1.15倍。
佩珀代因大学位于加州的一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全美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法学院Dispute Resolution(争议解决)专业已连续十三年名列全美第一。
在意大利、德国、中国上海、瑞士、阿根廷等地都有国际校区。
男生们在申请选校的时候,不要错过这几所学校,多进行了解一下,说不定就能增加录取的筹码!
性别是影响录取的一部分,
经过小藤的盘点,很多留学家庭可能对录取的因素又会多一层考虑。
但是小藤要提醒大家,性别虽然是影响录取我们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
无论学校的族裔政策、性别政策等如何变化,选校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和学校的匹配度。
不能因为想要增加录取筹码,而舍弃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选校、选专业、文书等都是我们申请的一部分,多方面综合对自己最有利,且最能增加录取率的,才是对我们最好的。
最后,距离UC申请截止仅剩一天,希望正值申请季的学子可以顺利提交申请。
规划季的学子可以认真准备语言考试,同时也要记得多了解学校和招生政策,为之后的申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