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绩丨波士顿大学offer+1!专排第9、BU强势专业如何拿下?

明小藤 明德立人本科留学


美国大学早申放榜持续进行中......


今天,明德又收到了一枚ED波士顿大学(BU)的offer~



ED波士顿大学学员档案


W同学

美高

GPA:3.8+

TOEFL:100+

SAT:无

录取专业:生物

首席申请导师:明德立人导师团队


因为疫情和一些特殊原因,W同学这一年的申请特别不容易。在确认收到了BU的offer后TA非常开心,也第一时间向导师表达了感谢~


“标化困难户”:硬磕托福

充分利用周边学术资源


W同学申请中的难点,主要在托福成绩和活动方面。


TA的托福最开始只考了80多分,后来一直在90分左右徘徊,这个分数对于申请美本名校,还是十分困难的。


学生和家长也非常焦急,导师就专门请了明德语培部的托福老师,针对性地进行托福学习


最终在11月,托福分数终于突破了100分,顺利进行了ED申请。



另外,W同学也一直有在准备ACT考试,但一直没有考出理想的分数,最终选择了不提交标化成绩进行申请。


而标化方面的不足,导师就建议W同学通过参与学习高中附近社区大学的college level课程,比如生物和数学课程,去弥补不足。


虽然申请当时,这些课程还在进行中,成绩并没有在成绩单上体现出来。


但这个行为会给大学一个很好的印象,他们会认为,当你自己的高中没有很好的资源时,你有努力去寻找周边的学术资源,去强化自己对于生物、理科这方面的知识,体现了自己的热爱



活动整体上:

需呈现很强关联和故事性


而活动方面,W同学是就读的美高,但因为疫情,没能回到学校,一直是在家中上网课。


这也导致W同学没法参加校内和社区的活动。


导师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调整规划安排,马上帮TA找到了一些线上活动资源,充实TA的活动经历


在科研和夏校方面,导师是根据W同学想要申请的生物专业来规划的。



其中包括芝加哥大学的生物夏校项目,并且是带学分的夏校。


当时申请芝大夏校的文书、材料等,导师也是十分用心,全程指导W同学进行申请,最终拿到了极具含金量的芝大夏校offer!


然后还有明德一对一定制科研项目,是跟着一位耶鲁导师做一个和生物专业紧密相关的研究。


研究的内容特意选择了与W同学主文书内容非常契合的一个主题。


导师这样规划,就让W同学所有研究都紧靠着主文书中的核心内容,整体上有很强的关联性和故事性

以主文书脱颖而出


主文书的主题,是导师和W同学在反复讨论中确定下来的。


申请过程中有段时间,导师发现很难联系上W同学,觉得有些异样,就询问了W同学是怎么回事。


才发现是W同学家里有亲人生病了,导师在和W同学的深入交流中发现,这段时间里,W同学个人有了很大的成长,以及对家庭责任感有了更深的感受对于将来的职业目标也更加坚定:想要当医生。



最初,W同学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合适的文书素材。


但导师跟W同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首先,美国大学是十分看重家庭责任感的,而这种responsibility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作为高中生虽然能力还不是很强大,但能在家庭里面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帮家里分担,是美国大学非常欣赏的特点。



其次,这个主题也与W同学的学术兴趣,有很紧密的联系


而且这篇文书里充满了W同学的真情实感,十分细致深入地讲述了这个略显沉重的故事,是一篇很感人的文书。


而这样的真情流露,也一定会让招生官印象深刻。


在ED选校时,导师也全方面考量了W同学的综合情况,以及TA坚定地想要学习生物专业的想法。


选择了全美生物医学排名第9的波士顿大学作为ED申请校,最终收到了offer,圆满结束了申请季~



波士顿大学:

生物医学第9,绝佳地理位置


波士顿大学(BU),虽然在US.News中排名第42位,但是在国内的人气绝不输Top30,并且W同学申请的生物专业,BU排名全美第9!

 

BU位于波士顿,和麻省理工、哈佛隔河相望,是全美第三大私立大学对中国学生比较友好,所以也有“学生天堂”的美称。


每年的申请人数也非常多的,去年申请数量达到75,733份,录取了13,884人。


 

其中有22%的国际学生,是去年Top50大学中,少有的“新生国际生比例超过20%”的大学

 

虽然BU对国际生比较友好,但是录取还是具有一定难度。


在去年标化可选的政策下,仍然有73%的人提交了标化 ,且录取学生平均SAT分数为1340-1510,ACT平均分数为30-34,甚至有Top20的标化高度了



在申请过程中,扬长避短是一个非常需要技巧的事情。如果您有关于标化、选校、专业、背景提升、文书等任何问题,都可以添加小助手咨询。


我们会在工作时间2小时内进行答复,期待与您的沟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