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之前,小藤想先给大家看几个问题:
1.为什么月亮不能是奶酪做的?海王星不能是肥皂做的?选择一个天体,重新想象一下它的组成物质,并探索其含义。请尽情探索物理、哲学、幻想……
2.什么让“pie”如此简单?
3.请发明一个全新的计量单位,并解释这个计量单位是:怎么得到的?怎么使用的?该单位和其他什么东西相等?
怎么样,是不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小藤刚看到也是这种感受;
但我告诉你,这是全美排名第6的芝加哥大学、以“奇葩”著名的文书题目。
没错,就是我们的同学们,想进入芝大过的第一关!
或许有人会问:“这题目怎么这么难,完全没有头绪,高中生能写出来吗?”
是的,很多同学因为芝大的小文书,会特意避开芝大。
明德申请导师Wendy之前就有一位这样的学生——“坚决不考虑芝大”,但是最后却——
非芝大不申,最后成功圆梦芝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NACAC证书持有者Wendy老师和她背后的L同学这“一波三折、充满变数”的芝大录取故事。
太惊险!险因文书错失Best fit校
L同学本身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学习能力比较强,按理来说,申请T10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在选校时,L同学却表现出了比其他申请季的学生,更严重的对“文书的抗拒”,选校的首要标准是——选个文书简单的。
很明显,这个选校理由有些“任性”,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L同学会错过不少“好学校”。
01
芝大最适合我,但我选宾大。
L同学想要申请经济学,而在Top10的学校中,只有宾大和芝大是最适合的。
宾大商科全美顶尖,而且还有沃顿商学院坐镇,但是宾大在面积只有334平方千米的费城,就业机会和资源稍显欠缺。
而芝大相对综排更高,又身处世界著名金融中心。
尤其是L同学想要申请的经济学专业,更是全美顶尖,而且结合L同学所在学校的往年录取情况,芝大较多。
按道理说,芝大就是对于L同学的申请和发展,是最好不过了。
然而,L同学很郑重地拒绝了:“老师,我们选个文书好写的学校吧。”
说着就准备申宾大了。
但是,导师觉得仅仅因为文书难写就直接放弃芝大,实在是太可惜。
02
从完全抗拒,到“也没那么难”
Wendy老师在这时感觉到了学生对文书的害怕,尤其是对芝大文书的害怕。
她觉得现在就劝说反而会引起小L的反叛心理。所以没有着急让Ta选出ED冲刺校。
而是侧面引导L同学,跟Ta试着去研究探讨了一下芝大官网上的录取文书案例。
等讨论完,小L就发现,芝大文书虽然题目难,但是录取的学生写出的东西并不难:
一节比较文学课、一首诗、一节钢琴课、一场橄榄球比赛、一次搬家经历、一座图书馆...都可以成为素材;
小L感叹:
“好像芝大文书确实没那么难,感觉就是为了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到这句话,Wendy老师心里的石头就落下了一半,因为L同学对芝大文书至少不是完全说“不”的状态了。
03
度过最难“心理关”,开始准备
文书不那么抗拒,有了一点态度改观之后,导师继续和L同学商量选校的事。
L同学之前犹豫过想申宾大,导师就又从录取、综排、资源以及未来发展等各方面进行了对比,帮L同学综合分析。
就这样,逐渐帮Ta过了最难的“心理关”。
而L同学,此时也从心里真正开始计划起芝大申请来。
可是,理论容易,实践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了。
好不容易定了校,最最最难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文书中心素材从哪来?
不想脑暴、不想Meeting
那聊“吃饭睡觉”吧
01
不说话的脑暴“拉锯战”
L同学一开始就说自己没什么可写的,所以在文书Meeting的时候,导师也先给了自己一个心理预期,要撬动L身上的特点可能要费劲一些,是一场“持久战”。
但是没想到——
“前三次,每次电话一接通,L就说,老师,我实在没什么经历,老师,你觉得什么好就写什么吧,老师,我想不出什么东西。
那几天,L的情绪很低落,我发的消息一直很久才回,还都是“好的、我知道了”。
这下“持久战”直接变成“拉锯战”,卡在原点了。”
“那时候,都不能提脑暴,提到脑暴感觉L要立马挂电话一样”,Wendy老师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
02
最精彩的文书素材“藏”在生活里
不光是L同学,很多学生在文书创作的阶段,都会觉得什么都不值一提,身经百战的Wendy老师早见怪不怪了。
于是,Wendy老师又换了一种方法:“我们之后不脑暴了,你就保持每天和我聊天就行,就聊每天都做些什么”。
虽然在L同学口中,Ta过的就是“吃饭、睡觉、学习”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
但,Wendy老师发现Ta其实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律带来的韧性。
L同学每天晚上十点半睡觉,早晨六点起床,跑步一个小时,从初中坚持到现在,而且还参加了马拉松比赛。
这种自驱力就是Ta身上最值得被表达出来的精神。
那就从跑步的角度出发,给了Ta一个大致的框架,让Ta去想是不是可以从这方面进行深挖。
其实,在剖析文书素材的过程中,学生会输出很多信息。
虽然有的信息不一定有用,但是文书的思想就是这样一次次碰撞捕捉出来的,而且,很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搞定主文书、小文书
将芝大一举拿下!
01
主文书一定要“早”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在进入九月份的时候,L同学的主文书就已经写了十稿了,小文书也已经开始写了,而且是保持着两天一面谈的频率。
最后,L同学的主文书就是以跑步为主要素材,既展现了Ta的能力特点,也凸显了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
Wendy导师以Ta不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为最开始搭建了整个文书的框架。
最后通过跑步来体现出Ta的自律、韧性、适应能力、挑战自我的精神,也让身边的人对Ta都竖起大拇指的故事。
除了主文书之外,还有小文书Why major、Why school,都是以Ta参加马拉松,了解芝加哥这个城市展开写的。
02
六选一小文书:通过食物区分人
最重要的就是脑洞大开的六选一小文书,Ta们选取的题目是:
俗话说,“吃什么是什么”,什么食物塑造了你的生活或世界观?
这个过程也是导师和L同学,一起在九月份之前就开始琢磨的。
最后Ta们通过食物将人分为两类,从食物中表现出Ta善于抓取细节、家庭责任感非常强的故事。
最后,L同学一举拿下芝大录取。
从最开始因文书严厉抗拒、一步步挖素材、到最后录取,L同学和Wendy导师一直都是以录取最合适院校为目标。
对于L来说,芝大是Best fit ,我们就不能放弃,也收获了学生暖心感谢。
从芝大,范德堡、莱斯
看学生和导师的相互成就
对于导师来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莫过于,成功帮学生斩获梦校。
Wendy老师很细心,今年,Wendy老师也和Lynn导师一起帮助M同学,在提交托福最后期限的“生死线”上紧急挽救了Ta的申请。
M同学很早就填写了系统,但是学生自己操作时,托福没有送分成功。
Wendy导师查系统的时候发现,在托福送分系统中只有账户充值了,并没有送成功。
当时距离申请截止还有两个星期的工作日,网络送分也比之前快了很多,Ta们紧急沟通,进行了托福送分,才斩获了“梦校”offer。
还帮助托福105+的Y同学,进入到了范德堡特殊教育专业;
从普高11年级末,才开始准备申请,最后录取到康奈尔大学统计专业的Z同学;
转学录取到密歇根安娜堡统计学的H同学、GPA3.7+“逆袭”到维克森林心理学的X同学...
还有混申到港大、港科技的M同学、多大带奖的G同学...
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服务了数位学生,有着本新、本转、混申等全部详实的经验,也经历了留学生稀缺到热门的整个进程。
而对于现在美本申请,对于导师的原则,Wendy也表达了她的观点——
合格的导师,
不仅是带给孩子一张Offer那么简单
对于家长来说,可能申请季最开心和激动的时刻,是看到offer的时候。
但是作为学生,比offer更重要的是“进步和可塑性”。
有学生从最开始连官网都不知道怎么查的“留学小白”,到可以自己申请夏校课程、参加物理碗、策划公益活动、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
这个过程中,Ta能感受到自己逐渐培养起来的耐心、热情程度,以及适不适合。
学生不是申请结束,拿到录取了,人生就达到巅峰了,以后的路还很长。
十几岁这个年龄段对学生之后的人生是很重要的,整个申请过程中的进步,也代表着一部分Ta之后的人生发展空间。
“虽然我是导师,是研究美国大学录取规则,帮助学生申请的,但是,我更多的是希望可以做学生录取的一块垫脚石,好好当一个领路人,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
学生真正的人生,是以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为起点,继续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既能圆“名校”梦,也能真正圆“大学梦”。
也希望所有留学生和准留学生们,都能遇到和自己最匹配的领路人、导师。
明德导师专访系列
以上,就是小藤给大家新推出的——明德导师专访系列。
小藤想过很多种模式去让大家认识我们的导师,但最后,我们发现,说什么没用,真正做了什么才有用,案例就代表一切。
与其说再多的想法和价值观,还不如一个详细案例来得直接。
如果你想认识她,可以找小藤咨询,帮你预约免费专属规划~
同时,
也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导师专访系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