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向来是留学的热门国家,有名有资源有光环加持的八大藤校,更是不少小伙伴的梦校。但2022年的录取数据一出,小藤可是听到了不少心碎的声音。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2022年申请季八大藤校整体录取率较以往偏低。哈佛的整体录取率更是创历史新低,只有3.19%!

然而,在录取率普遍偏低情况下,另一项录取数据却在飙升。
那就是它的——“传承录取”率!
传承录取(legacy admission):针对校友、教职工的子女或亲属学校会优先录取。
该政策是为了保证人脉和捐款而对校友子女做出的特别优待,换言之就是如果你的父母是毕业于名校,那么你将比没有该背景的学生更容易进入这一所大学。
这其实在美国高校中是非常普遍、常见的,是大家都默认的一种录取方式。
比如哈佛大学2020年传承学生的比例为12%,2021年就已经升至15.5%。2022届的学生中高达36%的人是“传承录取生”。
在哈佛整体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三点几的情况下,传承录取竟然高达近40%!这就不等于明着说:我们对校友的子女有额外照顾嘛!
近年来,各界人士对它的争议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美国这政策主要是源于一战期间,因为当时有大量的犹太人,犹太人素来聪明好学、成绩优异。
为了避免就读名校的资格被外来种族、民族所占据,因此美国的许多大学都制定了“传承录取”这一政策。

直至今天,“传承录取”这一政策仍然是许多大学还在使用的一种招生手段,许多和哈佛一样的名校还是对该政策表示赞同和拥护。
小藤给大家盘点了目前仍然坚持采用“传承录取”政策的美国大学,我们接着往下看吧~
普林斯顿在2022届新生中,校友子女占比14%。2025届的学生中有10%是普林斯顿校友的子女。但值得一提的是,普林斯顿的考试学习是非常严格的,挂科率也是杠杠的,所以即便是有“拼爹”这一因素,也得自身的实力够硬。哈佛大学是一所世界级名校, 常年荣居各大榜单世界大学第一!在录取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传承录取比例呈上升趋势,传承学生的比例从2020年的12%上升至2021年的15.5%,其中30.9%的“继承者”家庭收入超过50万美元。前任哈佛大学校长Lawrence Summers曾明确表示:“传承录取是一所私立大学能够长期保持其传统原汁原味不改变的最重要的手段。”比如美国前前任总统奥巴马和妻子米歇尔都是哈佛大学的校友,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他们的女儿玛利亚在2016年也获得哈佛大学的offer。哈佛大学著名的政治学院叫“肯尼迪”学院,肯尼迪家族中很多学生都拥有哈佛大学学历。
耶鲁本科招生主任Jeremiah Quinlan在采访时表示:“考虑校友关系是名校比较常规的操作,对我们目前为耶鲁校友子女提供优待的政策感到满意。”并且认为“校友子女在学业上的整体表现普遍也比其他学生高,而且这些学生有助于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比如布什家族三代都是从耶鲁大学毕业,克林顿夫妇都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
2025届的传承学生比例是13%,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曾经就读于宾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宾大只在早申阶段考虑“传承录取”因素,而且新生中的很多人都是在有约束力的早申阶段“上岸”的。
达茅斯学院前招生办公室主任Maria Laskaris曾表示,校友子女申请时,不仅能收到至少一次的额外审查,录取率还常常是“整体录取率”的2.5倍。2023传承录取率16.7%,同样也是只在早申请阶段考虑“传承录取”的影响。但其新生中“校友子女”的占比在2022届和2023届分别达到了22.1%和16.7%,这个比例还是不算低的。2025届的学生中有11.2%是传承学生,且在ED阶段录取的学生中,有26%的学生至少有一个近亲是校友。
看完上面的盘点,可见在美国一些名校中,传承录取不仅有许多拥护者,而且这个录取比例居高不下,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实际上在这种政策下,坚持“传承录取”政策的学校可以拥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在财政收入、人脉资源等各个方面会更稳固和优秀。因此即便有废除的声音,各大学仍然会继续使用这一政策。要知道,美国大学的教育经费来源分别是政府拨款、学生学费、毕业生回馈母校捐赠、其他收入。其中“毕业生回馈母校的捐赠”这部分是美国公立和私立大学都非常重视的收入。因此很多高校希望通过“传承录取”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维系校友关系,也能够增加学校的财政收入。另外在这种政策下,学生会更忠于自己的母校。有的家族认为,祖辈就读于某一常春藤名校,父辈也追随,那么接下来他们的子孙辈也会更愿意,以及更希望就读于同一学校,成为了一种家族传统。而对于学校来说他们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学生,因为对母校的忠实感更强。达特茅斯学院曾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几乎濒危关闭,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许多忠实校友都纷纷帮忙,学校的危机才得以解除。因此达特茅斯学院是比较偏向“传承录取”,以此加强校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又能获得校友的捐款。并且传承学生能力也会更强。他们被录取不仅仅因为他们的父母是曾经的在读学生,还是因为这些学生的父母受过优质的高等学校教育,会比一般的父母更重视教育,并且更有可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送他们的孩子去私立学校。更能提高学生的SAT分数、眼界会更高、各种实践活动也会更多,因此传承学生本身就具有非常优秀出众的能力。在这些原因下,“传承录取“在美国的精英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是大学心照不宣的特权录取。凭借父辈、亲戚的校友关系,某些学生可以得到特殊的照顾,从而在千军万马中轻松获得offer。与此同时,跟上面讲述的情况相反,也有一些大学表示完全不考虑传承录取政策。“传承录取”这一政策会使原本享有精英资源的人群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而使得大部分普通学生能争夺的优秀教育资源变少。这其实是不利于教育的公平性的,因此近些年来出现越来越多反对“传承录取”的声音。根据2019年的一项调查,耶鲁只有24%的学生支持“传承录取”,大部分学生都支持废除“传承录取”政策。哈佛大学的一项投票显示,超过60%的学生反对这一政策。在去年10月,耶鲁大学理事会的参议院通过的一项决议中谴责了耶鲁大学在本科招生过程中偏好“校友子女”,呼吁耶鲁在招生过程中停止考虑家庭中的校友关系。在今年二月份美联社也曾报导,受反种族歧视的影响,美国顶尖大学正面临社会各界的呼声,要求他们废除几十年来提高校友子女入学率的“传承录取”政策。在美国有一些大学是已经明确或者是取消这一传承录取政策了,小藤给大家盘点了一波那些不考虑传承录取政策的美国大学,我们一起来看看!
2020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宣布,彻底取消招生中的传承偏好。校长Ronald J. Daniels从2009年上任以来,就意识到传承录取在教育中是一种不公平的特殊存在。因此传承学生的比例从20019年的12.5%逐渐下降,2012年降为10%,2014年为5%,2019年降到3.5%,直到2020年1月份宣布取消。Ronald J. Daniels回应为什么废除传承录取时表示:“传承录取是高等教育中‘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家庭关系而奖励申请者,这和美国对于优秀和公平的追求完全是背道而驰。”
建于1821年的阿默斯特学院是全美数一数二的私立文理学院, 去年10月阿默斯特学院宣布:“从2022-2023申请季起,学校将取消Legacy Admission,并将每年增加71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资金,用于帮助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麻省理工学院申请难度可谓非常大,但是MIT在录取过程中是完全不考虑“传承录取”。麻省理工学院招生和学生金融服务部的特别项目主任Chris Peterson SM '13非常清楚地表示:“ Just to Be Clear: We Don’t Do Legacy。”在文章里明确说明“你之所以可以进入MIT,仅仅就是因为你自己,并不会因为你的父母、你的亲戚等等这些因素。”加州理工学院是一所精英私立学院,在其学校官方网上就写明:“申请时会问你是否有任何亲戚在加州理工学院就读或工作过。但我们不会将这些信息用于评估目的,也不会根据这些信息给予申请人优惠待遇。
加州理工学院不考虑或跟踪学生在学院的亲友情况,我们也不跟踪或考虑学生与潜在或当前捐赠者的联系。”东北大学是位于波士顿的一所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该校平均录取率为18%。根据Common Data Set上的数据,东北大学不考虑“传承”。佐治亚大学是一所全美历史最悠久的研究型大学,以及是佐治亚州大学系统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其学校录取时表示:“传承不会影响录取决定,您的性别、种族、高中/县、州或眼睛颜色也不会影响。”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UIUC在官网上表示:“尽管很难定义从招生审查过程中排除的所有因素,但为了促进公平,我们不考虑传承/捐赠者身份、经济需求、表现出的兴趣、社交媒体互动、辅导员/教师推荐或第三方推荐声明。”去年,科罗拉多州州长Jared Polis签署了一项法案,禁止州内的公立大学在本科生录取中采取“校友子女优先”的招生政策。该法案明确要求:从2021年8月1日起,该州所有公立大学,均不得将校友后代身份作为录取优先条件,也不得在招生过程中询问学生是否为校友后代。
大概率,传承录取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仍然会有一部分校友子女或亲属可以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但我们可以设想:随着去美国名校的累计毕业人数越来越多,所谓拥有“校友”身份的家庭也会越来越多。拿中国学生来说,前些年还不太明显,近几年,兄弟姐妹、叔叔婶婶是名校校友身份的已经不少见了;如果大学继续坚持“传承录取”,那么可以享受这项政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跟大学的diversity(多样性)是背道而驰的;同是校友子女或亲属身份的学生去竞争,那传承录取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近年来,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合格申请者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实际录取的学生数量。家长和大学回归理性,去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位置,而非抢夺顶尖那部分资源。无论结果怎样发展,都有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寒门再难出贵子。阶层将越加固化,而传承录取只是阶层固化的一种产物,或者是一个催化剂。关于“传承录取”,赞同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彼此之间都不甘示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大家其实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上说话的。作为校友、校友的子女或亲属,自然不会反对,这种特权录取政策可以为我和我的家族提供非常多的便利,而且我们认为这是我们应得的,优秀的精英资源更应向我们倾斜。但如果我是非校友或非校友子女以及亲属,那对这项政策大概率是深恶痛绝。因为它挤占了我的名额,增加了我的录取难度。而对于美国大学如何选择,自然也会从是否有利于他们的招生、是否有利于学校的财政和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综合考虑怎样实现利益最大化,就会怎样选择。但无论政策、规定再怎么变化,作为申请者而言,其实最核心的还是需要修炼自己的内功。能享受到政策红利固然好,只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利期也会慢慢消失。我们要关注的不是政策红利,而是这群能享受到政策红利的人,她们不仅有上辈人脉/资源的加持,还比我们更加努力。比如像我们优秀的朋友——谷爱凌,她17岁以将近满分的SAT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除了她妈妈也同样是斯坦福校友外,她自身优秀的才华和天赋是不容被忽视的。政策千变万化,但在申请路上,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在追梦路上唯有实力和勤奋不会辜负自己,所以就算没有“传承”这一身份,只要我们拥有强劲的竞争力,仍然会被梦校所青睐,获得自己理想中的offer的!想向上攀升,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努力。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别着急,顺其自然,说不定能得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最后,如果您在申请过程中,有关于标化、选校、专业、背景提升、文书等任何问题,都可以添加小助手咨询。我们会在工作时间2小时内进行答复,期待与您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