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美国本科转学申请 ,作者明小藤
明德立人旗下专属美本转学公众号。聚焦美国Top30大学转学规划、转学申请、转学知识普及。近3年,已服务超100+转学留学生家庭!帮陆本、美本学生取得哥大、芝大、西北、康奈尔等多所顶尖Offer!
高中GPA4.0、在学校成绩位于前3%、本新申请时托福115+、SAT1500+了...
这样的学术背景很适合冲击Top20,也是明德学员W同学心心念念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可是本新结果出来后Ta与梦校失之交臂,最后录到了Top60以后的院校,还不是最意向的专业...
生活特别喜欢捉弄人。但是当它关上一扇窗的时候,得我们自己主动出击,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去寻找另一扇隐藏的窗户。
经过一段迷茫期,W同学进入本新后就马上找到了明德立人的导师,共同开始着手准备转学申请。
回头看才明白,
多而全的材料是致命伤害!
明德立人的导师并没有第一时间让W同学马上准备申请材料以及开启各项背景提升的工作,而是一起先回头看看。
在刚见到W同学时,明德立人的老师也很好奇: 学术背景其实还算比较优秀的Ta,为何没有录到排名靠前的大学?
仔细查看W同学的本新申请材料后,导师也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申请材料是招生官了解学生的唯一渠道,如果本新申请受挫,那一定是这部分出现了问题!
W同学的本新申请材料中的活动列表和个人简历中,内容多而全。
这种看起来多而全的材料,实际上在招生官眼里,都是空洞无物的,因为无法凸显申请者的个人形象特点。
另外,虽然文书中的每一题都满足了基本要求,但是论述缺乏波澜、个人故事的陈述也无法真正体现出W同学的学术背景以及个性化内容。
发现了本新申请存在的不足后,导师首先让W同学意识到,转学申请介于本新申请以及研究生申请之间,既要体现申请者的个性,还要注重申请者的学术能力以及专业水平。
所以,接下来真正的转学申请战役正式打响了!
从商科到心理学,
第二次选一定要是自己最喜欢的!
本新没有录到最心仪的大学,W同学进入了保底校。在家人的建议下选择了比较吃香的商科专业。
转学申请时,W同学不想再错失机遇,毅然决定选择了自己一直热衷的心理学专业。
导师通过与W同学交谈了解到学生在高中期间参加了三四个夏校。这些夏校都与心理学专业相关。
从招生官的角度看,本转阶段选择心理学专业并不是W同学一时兴起做的决定。
除了对心理学专业有准备的基础,托福115+、SAT1500+也已经是比较高的分数了,而且W同学是大一就申请转学,托福的成绩还在有效期内。
所以导师建议W同学不用再刷分,重心提前转移到选校上了。
W同学的目标是进入Top20的院校。在日常的相处中也能感受到W同学的学习能力很强。
选校时,导师觉得只要在接下来的一学期时间好好规划补救,W同学还可以往更高层次的大学上走,有进入前Top10的潜力。
所以选校时,多个层次的院校都兼顾了。有一半的选校目标定在了Top10和Top20。
考虑之前本新申请时,W同学收到了很多Top20院校的拒信,为了保守起见以及缓解学生和家长的焦虑,导师也预留了四到五个位置给Top30的大学。
录取结果出来后,也印证了导师和W同学当初的选择。
在选完校定完专业后,导师和W同学到底是如何实现突破,拿到前Top10的Offer呢?
我不是只会学习的人,
我还有很多隐藏的技能!
作为低年级的本科生,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塑造一个非常厉害的履历。我们能做的就是弥补过去,把握现在提升的机会。
在规划的同时,导师也鼓励W同学抓紧大一的时间来提升自己。
高中期间, W同学GPA4.0,但是为了向招生官展示自己一直在努力进取,大学期间的GPA也是很重要的。幸好,W同学也在大一上学期拿到了GPA3.9+。
W同学大一是以商科专业入学的,但一直想要申请心理学专业。
所以在选课上,导师就建议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保持GPA的同时,修读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并参加一些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
以此来体现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用实际的成绩证明自己对心理学专业所做的准备。
科研项目方面W同学也暂时是空缺。导师就建议学生利用本新院校的资源参加了2个与心理学相关的线上暑期项目。
此外,W同学还同15个研究者进行了一个为期12周的科研项目。
在该项目中,W同学掌握了心理学专业所需的研究设计方法以及利用现有专业知识收集和分析数据。
在导师的建议下,W同学也关注到了本新院校与心理学相关的一个社团活动。
在这个社团中,W同学以副主席的身份主持线上会议和大家讨论心理学实验以及理论。
并与成员一起体验学习,共同分析如何将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一开始会以为W同学属于典型的学术性选手,但是实际上经过挖掘发现,W同学也是隐藏的歌手。
W同学从高中起就在学校参加合唱团,进入本新院校后,导师鼓励W同学不要放弃培养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最后还获得了相关的音乐奖项。
除了音乐,W同学对跑步、徒步旅行、打篮球等耐力活动也包含热爱。
也正是因为这些活动,为Ta接下来的文书写作做足了铺垫。
更换文书素材和立意,
命中了录取院校的偏好!
W同学本新申请失利的罪魁祸首,就是文书方面没有体现出个人特点。
在准备西北大学的文书时,导师先带着W同学点对点查看了题目的要求以及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并将过往成功的案例分享给W同学,分析其成功之处、借鉴其立意。
其实,与其他排名靠前的大学相比,西北大学的转学申请程序并不复杂,文书题目不多也不怪,从数据上看也对转学申请者比较友好。
但是以导师多年来的经验,西北大学看起来申请不复杂,但它的录取偏好是喜欢有强硬学术条件的学生;
并且期待的人才是多学科或跨学科发展的,能够成功申请上还是有很大困难。
而W同学以商科专业进入本新,但是又喜欢心理学专业,本身就非常符合西北大学对多学科发展的人才的需求。
所以如何在申请材料中将这些隐形的录取偏好利用好,凸显W同学是最佳匹配的人才,则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西北大学有2篇转学文书要求,一篇是本新申请的七选一文书,另一篇是Why School。
导师和W同学更换了本新申请阶段文书的素材和立意,重新合理选择材料并结合学生的学术背景和专业兴趣来构思、修改和完善。
一改本新多而全的活动列表,导师首先精选了高中期间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活动并新增了大一期间参加的与专业相关的活动。
在西北大学的personal statement题目中,导师选中了大学期间W同学参加赛艇比赛的经历来阐述自己对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个人领悟。
这种将学术活动与兴趣爱好结合,完美具像化了申请者的形象!
美国名校的本科教育既要求申请者有丰厚的学术基础,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这样方便学生入学后能够积极融入集体,增加学院的多样化。
W同学能够进入西北大学,正是由于在合理的规划下将这两者合理地放在申请材料中体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
我们会在工作时间2小时内进行答复,期待与您的沟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