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留学er们,在准备申请的时候一定被问过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出国啊?”
对于绝大多数申请美本的学生来说,在深造、眼界、格局等理由之外,都不免会提起:“美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我很喜欢。”
这里所说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大家已经早就耳熟能详——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
博雅教育又被翻译作自由式教育,提倡文理兼修,而这正好就是中国学生比较薄弱的地方。
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理科都是非常好的,我们也常被冠以亚裔/理工这样的title。
有学生分享自己在美高就读时,第一年就是数学第一,第二年变成了数学第二,因为转来了新的中国学生。
可能是“学好数理化”的思想从小抓起,也可能是大家的理科教育接触途径比较多,电子产品、VR技术、互联网信息等。
所以,理科好也成为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共性,微积分至少要拿5才算及格。
但为什么拥有这么强的理科背景,却在申美本CS等工科专业时还是举步维艰?
因为美本申请不只看硬背景,还有软实力,就是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它对于申请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的学生都非常重要。
每个学校的文书题目上都会提到:
“你为你的社区做过什么?”
每到这个时候很多学生都傻了眼,写点什么好呢?
表达出人文情怀比较吃力,这也是很多学生写文书的时候焦头烂额的原因。
由于整体社会性情绪的匮乏,大部分学生对于人文教育总是无法深刻理解,感同身受。
因为在学生的意识里分数排名奖项占据了绝大多数,花香、夕阳、亲情等寄托我们精神的很多事物都被弱化了。
接受人文教育的方式,和理科教育无异——
中国学生正在接受
机械化的文科教育
中国学生的人文第一课是语文,而语文常见的就是经典名著、散文、诗歌。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大部头的课标阅读书籍,只是一个任务,显得枯燥和乏味,无法集中注意力,并没有真正享受其中的乐趣,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人文教育的创造力、情绪、责任感都被抹杀、淡化。
很多学生的人文教育就和作文满分考生一样,变成了公式——
曾有作文满分的考生这样描述她的满分经历:
“我作文满分,但感到很‘羞耻’。
在我摸索出作文高分套路后,写作就如同游戏上分一般,精准踩到每个得分点,深陷套路、作茧自缚的我,慢慢找回了阅读的快乐,但再也找不回创作的欢愉。
我忧虑的是,在这套标准下,学生真的能学会写作、享受写作吗?”
当然,语文作文只是人文教育中非常小的一环,但是这种教育模式面对的困境却是巨大的。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历史学博士,阿勒根尼自由文理学院(Allegheny College)历史系副教授伍囯,也在《联合早报》——深度探讨美国博雅教育,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文科表现偏弱?一文中提到了,这种情况的后果:
“带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思维分途,常常导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文科课堂上表现不如人意。”
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人文教育不仅对于美本申请非常重要,而且,对于人的毕生成长来说,也是必须习得的必修课。
因为,它代表着人的思想。
人文学习,也可以很有趣——
电影人文成长营
体会到机械文科教育现状以及后果的,肯定不止小藤一个人,那我们能通过什么方式去改善呢?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很重要,我们既然要接受丰富的人文教育,其工具就首先得是我们乐意接受的。
除了学文科一定要看的书,是否还有其他轻松且事半功倍的载体?
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平时学习之外,都干些什么?
打游戏、追剧、运动、逛街、看电影...
这些都是我们放松娱乐的方式,可能没人会觉得这也会成为一种学习方式。
但其实我们就是在学习,在喜欢的明星身上学习他的坚持、在烧脑的情节一起头脑风暴...
而小藤今天也想将电影作为我们体验人文教育新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特地推出了——
萤火虫计划·电影人文成长营
用电影探索未知,我们等你来
以电影作为本期成长营的核心,一是小藤上述所提到的目前中国学生文科教育载体的匮乏,二是从今年经验分享的学长学姐身上看到了电影的新大陆。
录取到emory、ULCA的学长学姐,因为一部电影选择了自己的梦校。
UCLA 2026er:不想被音乐限制的我,追星耶鲁教授,又因La La Land去了洛杉矶...
Emory 2026er:因为一部美剧,我选择了巨巨巨难的神经科学专业...
音乐、艺术、电影是无边界、自由的,它们是人类情感最极致的展现,也是人文素养积淀的成果。
它们作为科学技术和人文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不仅命名了无数个时代,也在众多社会议题、生活琐事上见微知著,帮助我们丰富内心世界。
而且能从视觉、听觉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抓住人的注意力,达到感官的共鸣,能最大程度的让人共情。
这也是我们理想中人文教育的模样。
我们力邀对电影有多年研究,阅片量100+的导师,从《爱死机器人》、《瞬息全宇宙》、《La La Land》等众多电影中解读Humanity、Communication、LGBTQ、Feminism、AI等社会议题。
但并不是说学了这门课程,就能对人文素养立刻就有立竿见影的看法。
我们希望通过一种轻松又最有记忆力的方式,提供给大家更多思考的角度和观点。
PS:不需要提前看电影喔~
别再犹豫了!快来和我们一起用电影探索未知吧!
加入我们的电影人文成长营
专门为你们打造的,
最活泼、最高效、
最有参与感的互动阅读环境
导师精心挑选的电影素材、社会议题进行学习赏析
能认识一群小伙伴互相鞭策、互相学习
更有有趣历史故事、心理学知识解读!
本期电影人文成长营
精彩内容
01
导师介绍
02
本期课程大纲
1.为什么招生官最看重Humanity?从《爱死机器人》中,那些被我们低估的故事说起。
2.我们是否忘记了要和他人、和自己正确对话?最贴近心灵的Communication,从《瞬息全宇宙》开始学习。
3.那些我们“不能看”的电影,不仅仅在讲LBGTQ和“少数群体”,也是未来的我们!
4.Feminism频上热搜,女权主义为何面临一触即发的“险境”?我们从被誉为“女孩子的小圣经”讲起。
5.AI道德进化史:《HER》、《银翼杀手》、《失控玩家》,AI和人类共存问题的思考,迫在眉睫!
6.当Damien Chazelle创作出《La La Land》 &《Whiplash》,才发现我们一直在物化梦想...
03
课程收获
01.从电影的听觉、视觉、制作、光影沉浸式体验人文教育,在娱乐中学习。
02.用最轻松的方式讨论AI、Feminism等最热社会议题。
03.探索更多科技&人文观点,丰富内心世界。
04
适合人群
9-11年级高中生;
所有专业申请者;
电影/社会学多元探索者。
05
电影人文成长营惊喜大奖
全程免费,每日打卡,完成所有打卡课程者,
还会有结营惊喜大奖!
06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回复【电影】
即可免费报名!
最后小藤想说,这么有趣的课程可遇不可求。
所以,别再犹豫啦,赶紧来报名叭!
再说一次报名方式!
电影人文成长营如何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
回复【电影】
即可免费报名!
最后再说一次报名方式!
电影人文成长营如何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
回复【电影】
即可免费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