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Fall要申请的同学们,最近大概都在为了ED选校而头疼。
只能申请一所大学,这应该会让所有人都陷入选择困难症吧。
选高了怕录不了,白白浪费了ED机会;选低了肯定也不甘心。
reach校还是match校?这简直是灵魂拷问。
大家对ED阶段的选校如此重视,当然也是因为在越来越艰难的美本申请中,也只有ED阶段的录取率能让大家看到一点希望了。
根据小藤之前统计的Top30大学近3年的ED/EA/RD录取率可以发现,对于大部分大学而言,ED申请的录取率会远远高于RD时的录取率,有的学校差距甚至可以达到20%!
比如:
杜克大学今年的总录取为6.2%,而ED录取率为高达21%,RD录取率仅为4.6%,相差超过16%!
达特茅斯学院今年的总录取率为6.2%,而ED录取率大概有20%,RD录取率只有4.8%,相差超过15%!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2022Fall的ED录取数据并没有公布,但依据2020年CDS数据显示,它的ED阶段录取率高达35%,而RD阶段仅仅只有14%,相差达到了21%!
完整Top30大学ED/EA/RD录取率数据分析可以点击链接查看:
超全!Top30近3年ED/EA/RD录取率!不同轮次相差近20%!这几所大学不要早申...
为什么不建议你ED冲梦校?
但是,如果只看到了ED的高录取率,就决定盲目冲击梦校,其实是不明智的。
可如果ED都不冲刺梦校,到了RD希望不是更渺茫了吗?
不要慌,明德明星导师Lynn对ED选校这个问题已经分析得十分透彻了,你可以看看她为什么不建议大家ED冲梦校。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ED阶段的录取率会比较高,都想着要在ED去冲一个比自己水平高的学校,这种心理也很好理解。
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是要去申一所自己踮着脚能够得到的大学,还是申那种要跳得特别高的大学呢?
很多家长的纠结其实是在这个地方。
可以假设一下,比如自己的水平大概是和康奈尔级别的大学相差不大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那我就把康奈尔放到RD阶段去申请,ED阶段就申请宾大级别的学校。
如果录取了,肯定是赚到了;如果没被录取,就RD再申请康奈尔。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在ED的时候,你以一个差不多康奈尔的水平去申请宾大,你肯定不会有那些以宾大水平申请宾大的人强。
因为要知道,像宾大、康奈尔这样的藤校,它们的录取率只有大概7%-10%的样子。所以一定会有宾大水平的人去申请宾大,也一定会有康奈尔水平的人去申请康奈尔。
在这种情况下,宾大的招生官肯定是会优先录取那些宾大水平的人。
所以大概率情况下,你以一个康奈尔的水平去申请宾大,是不太可能申上的。
于是,在ED没下车的情况下,就得转战RD了。
大家可能觉得,ED没申到,RD再去申请康奈尔,即使录不了康奈尔,也可能会录取和康奈尔相差不大的学校,比如莱斯、WUSTL等。
但现实情况果真能如你所愿吗?
显然肯定不是的。
你要知道,哈耶普斯麻+Caltech这六个宇宙级的大学,是没有ED的。
也就是说,这六所大学的选手,他申请REA后,即使是录取了,他的高中或者机构很可能为了拿到更好的、更多的Offer,会鼓励他去把藤校、Top20等都申一遍。
毕竟如果能手拿八大藤校录取,宣传起来都会很有噱头。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遇到什么问题?
到RD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有那些以NYU的水平来申康奈尔的人,这个可以暂且不论;还有那些哈耶普斯麻的选手,而更多的是宾大、杜克水平的人,他们ED没申到,RD肯定也会去申请康奈尔的。
于是你就会发现,在RD阶段申请康奈尔时,你的竞争对手有很多更厉害的,那么你要怎么和这些人争录取名额?
而且这些人申请康奈尔也不是over qualified,一个宾大水平的人去申请康奈尔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康奈尔的招生官给他发Offer时也不会觉得他肯定不会去。
所以,你在RD申请10名-20名大学时,很容易和这些大神、这些比你高水平的人撞上,被误伤。
最终,很可能你就只能去NYU级别的大学了。
而且会把原来NYU水平的人挤到类似波士顿大学去,一层挤一层,真的可以说是互相伤害了。
如果你在ED阶段非要去冲击特别远的梦校,很小概率上可能会被录取,运气好一些的话也许能在RD阶段拿到匹配校的Offer。
而运气不太好的话,非常可能沦落到一个匹配校都没录,最后去了保底校,然后来找我们转学,我们每年都会遇到很多这种情况的学生来转学。
小概率冲到梦校的情况当然也会有,但只是小概率。
所以真的建议大家在ED的时候,去申请那些踮踮脚能够到的大学,尽最大可能在ED时把自己送出去,避免在RD时陷入诸神之战中。
选校本质上是一个对抗人性的过程,大家都很喜欢听传奇故事,残酷的现实很容易让人扫兴。
但希望大家能对抗人性中盲目乐观的那一部分,放下幻想,去做一些现实的准备。
如何选ED校更有希望下车?
虽然选校建议可能就一句话:申请自己伸手能够到的大学,但如何判断哪所是自己能够到的学校,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你的GPA、标化等不能和大学录取学生的相差太多。然后肯定也不是单纯的只看成绩,还有活动、竞赛、文书等很多无法量化的部分。
小藤之前采集了明德内部学生,以及网络上公开的录取学生信息(部分来源于知乎),大致整理出了:哈耶普斯麻、T10、T20、T30录取学生共性。
你大概能很粗略地判断出自己属于哪个梯次。
就比如,能录取哈耶普斯麻的学生:
未加权GPA基本达到3.95/4程度;SAT1570起步,但这两年的标化可选政策,也给了很多考不到如此高分的学生机会;托福几乎只扣1、2分;AP10门以上的也有很多......
完整分析可以点击链接查看:
哈耶普斯麻、T10、T20、T30录取了什么样的学生?这份「梯次分析」告诉你真相...
但这只是最开始、最基础的划分,而导师在为学生选ED校时,需要每个具体的学生具体分析。
就像去年ED申请到西北大学的L同学,导师首先认为他可以够一够Top10大学。
那么,具体选哪一所呢?则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喜好、专业去思考。
L同学在自己的人生方向上思想非常成熟,对自己之后想要走的学术道路早已有了明确的规划。
而西北大学的研究型氛围就十分浓厚,非常适合L同学。
而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西北大学的自然资源方面有值得深度挖掘的地方,这也和L同学的申请专业相关。
还有录取了Top25弗吉尼亚大学的L同学,也是成功在ED阶段圆梦Top30。
在“无SAT、托福100+、仅3门AP、理工男”的情况下,L同学家长的目标很明确:冲进Top30!
因为L同学背景并不属于“名门高中”,导师有专门去调查学校的历年录取情况,先排除了一些十分在意高中背景的大学。
在确定了专业以及学生的自身喜好后,ED选校最后决定在CMU、WUSTL和弗吉尼亚大学中进行选择。
因为男生申请CMU被拒的高风险,和WUSTL比较“分控”,而L同学的托福并没有很高,AP也只有三门,所以最终定下了ED弗吉尼亚大学。
最终拿到了录取,也证明了ED选校非常成功,实现了进Top30的梦!
重磅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