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一直是国际学生心目中的留学胜地,9所分校层级分明,能满足学生保底、匹配、冲刺的选校策略。
所以不管是稳妥起见,还是想碰运气,几乎所有学生申请时,都必定会把UC放进选校清单里。所谓全家桶在手,美本申请不愁!
但近几年,标配选择的“老好人”已开始翻脸了:疯狂发拒信,Waitlist已成常态。
明德学员Betty就惨遭此劫,在2021年申请季拿到了耶鲁录取通知的Ta,却被UCLA拒了!
所以,很多留学家庭都在好奇:
· UC为什么会这样瞬间变脸?
· 为什么很多人被UC录取了,却又不去呢?
· 怎么才能更有把握被UC录取?
今天小藤就来跟大家聊聊,UC申请和录取“变革史”。
还在UC申请准备期的当季学生,看看这些变化过程能更好了解UC,规划季的家庭也要抓紧补知识,以备未来申请不时之需~
01
就在前两年,大陆的UC申请几乎是狂热状态,一申就申全家桶。
但现在提到申请UC,很多人明显有了畏难情绪。
2022Fall申请人数突破了21万大关,但录取人数并没有随之增长,所以录取率更是令人大跌眼镜
2022Fall UCB录取率在10%左右,UCLA仅有8.6%。
虽然作为录取中国大户的UC,早就不是当时的老好人了,但我们还是得知道为什么UC录取会大幅减少?
UC为何会拒绝你?
要么你Underquality,
要么你overquality!
本来UC申请人数就多,疫情期间,UC还宣布取消了提交SAT/ACT标化考试要求,这也助长了更多人申请UC的决心。
但硬性标准变量减少时,软性实力的考察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申请者没有过硬的GPA和标化成绩,也没极具竞争力的科研、竞赛活动来展示自己的软性实力,UC什么要录取你?
尤其是国际学生,现在的处境十分艰难。今年7月加州大学宣布在未来将扩招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23,000人。
但是扩招计划仅出于照顾加州地区学生的目的,牺牲的却是州外和国际学生。所以国际学生未来要想进入顶尖的UC系大学,未来将会越来越难!
当然,造成UC逐渐“黑化”,也不能把所有责任怪罪到UC头上。毕竟学生的小心思UC已经猜得透透的了。
很多学生为了不被“全聚德”,不管自身条件如何,会把所有的9所大学都通通选上,最终录取了也不去,就算是UCB给了录取通知也是一样的命运。
但如今的UC已经变得非常聪明,属于备胎校成功反守为攻,死死拿捏各位申请者。
拒掉13万人,
是惩戒“海王”申请者的
常规操作
今年UCLA放榜的时候,Reddit上有一张图刷屏了。
图中显示,UCLA可能会在2022Fall发出134,000拒信,这相当于会拒绝掉90%的学生,有人笑称UCLA这次拒绝了格陵兰和安道尔这两个国家的人口。
这张图在放出时,很多人以为是危言耸听,但从UC公布的数据来看:
UCLA
2022Fall申请人数:149,779
2022Fall录取人数:12,825
其实跟图中的说法一致,甚至实际拒掉的人数比134,000还要多!
不能否认的是,很多学生确实存在碰运气的嫌疑,不管自身的情况就把UC拉入自己的麾下,所以学校拒绝这类“underquality”的学生属于正常操作。
但在实际申请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就跟明德学员Betty一样,被UCLA拒了,却录到了比UCLA还好的顶尖院校。
因为这些学生只是稳妥起见,就算已是藤校水平了,申请UC实力绰绰有余,但还是会选择UC。
这类“overquality”的学生在UC手里是块烫手的山芋,拒绝他们属实是无奈之举,因为录了学生也不会去!
闲来仔细一想,UCLA直接拒掉13万多人,备胎校开启“复仇”之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随着难度的加大,很多优秀学生都被拒之门外,所以很多学生再也不敢小瞧UC申请了,会更加理性选择,这也是一种好消息。
UC申请形势越来越严峻,到底该如何准备,才能保证被录取几率更大?
02
大家都知道UC不看标化成绩,看起来是少了一项成绩在给学生减负,但对学国际学生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缺了一项证明学术实力的材料,就得从其他方面来弥补。
录取标准也将会更看重申请人的高中成绩、课程难度、文书、活动等在内的多项因素。
其中高GPA,就是一项硬指标,更是判断你能否录取的第一个关键点。
从UC各个大学公布的录取学生GPA来看,排名40以前的学校GPA都在4.0以上,其中UCLA就是典型的分控校。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要想攻下UC,GPA分数要向它们录取学生看齐!
另外,相应的软性条件也要加大投入力度,长线规划自己的科研竞赛活动,兼顾数量与质量,也为以后的文书写作积累足够的素材。
当然,在准备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遭遇意外情况,如果确实有些地方存在弱项,比如GPA过低、课程数量少,可以在补充材料中向招生官解释原因,不要回避。
03
近期UCB宣布了新政策。申请文理学院的热门专业有两种录取方式:
1、 已经明确专业选择的学生,学校建议在申请时直接选择相应的专业。如果被录取,就会自动占有一个名额,后期就不用再转专业了。
2、 申请时没有选择专业或者想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以后再转入热门专业的学生,后期还要再申请并且进行一系列的严格考察来决定是否能转入。
热门专业包括:
艺术实践 Art Practice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经济学Economics
全球研究Global Studies
传媒学 Media Studies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心理学Psychology
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统计学Statistics
运筹与管理学Operations Research & Management Science
04
这几年,我们都在讨论美本申请人数每年都在创下历史新低。不过,申请基数增大,名额又有限度,录取率自然而然就会变低了。
这仿佛是美本申请的一个恶性循环,不仅仅存在于加州大学,很多大学都是如此。第一年申请人数增多,录取率变低,第二年申请的人只会选择更多学校来保证被录取。
所以各位UC申请者们一定要早规划、早准备,多方面提升竞争力,还要去分析各个大学的录取偏好,判断自己与它们之间的匹配度。
如果自己实力还不够强硬,申请时尽量选择几所中间水平的UC作为保底校,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诚意,也不至于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