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以第一人称展开,略有删改
01
02
过去几年,在某些方面,什么都没变,而在某些方面,一切都变了。
不变的是,MIT非常有信心让每一个被录取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这也是最适合他们的地方。
改变了的是,MIT在做出录取决定时参考的数据种类。
受疫情影响,很多学生无法进行SAT/ACT考试,MIT此前也一直采用标化可选政策。
虽然没有每个人的考试成绩,但我们可以查看其他参考数据。比如用高中课程的难度、课程内容、其他领域的测试以及其他学术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申请者是否已经做好了在MIT学习的准备。
我们有各种不同的教育系统:混合的、线上的、线下的、虚拟的。
有的学生采取的是非传统的教育模式,然后又转回到传统教育,或者是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模式。
对于MIT而言,要理解这些变化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只需要考虑:你做好在MIT就读的准备了吗?、MIT适合你吗?
这也是使我们在各种漩涡和水流中保持稳定的一大原因。
不管每个家长和学生采取哪种教育模式,我认为只要做对他们来说正确的事情就行。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非常笼统的答案,但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告诉家长和学生:
如果你围绕去年录取率为4%的学校,去规划你的教育发展路径,你就是在买一张可能不会中奖的彩票。
很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MIT,要么是因为它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大学,或者是认为在MIT学生可以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但我还是建议,不要把学生的教育发展路径建立在试图进入MIT、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或者其他顶尖名校中。
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热爱、好奇的事物,尽可能地追求自己独特的兴趣和才能。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申请者,并且不会给自己留下无法进入名校的遗憾,而是尽可能地充实度过自己的每一天。
03
04
如果进入MIT这样的大学是学生和他们家庭的目标,那学生就必须在数学和科学、微积分、物理、生物和化学方面有非常扎实的基础,至少有一些接触。
在MIT,每个学生,不管是哪个专业的,都必须完成或获得至少两个学期的物理学分,还要做一堆定量和分析工作。
当然这也是一个很好检测方式,可以检验自己就读MIT是否会快乐,比如你不是物理学的忠实粉丝,那么你就不应该来申请。
所以大家可以利用学校的要求、招生倾向、核心课程内容、建立教育的方式来判断学校是否适合自己。
05
最后,如果您在申请过程中,有关于标化、选校、专业、背景提升、文书等任何问题,都可以添加小助手咨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