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MIT放榜前夕,招生主任放话:如果把申请当成买彩票,那你永远都不会中奖!

明小藤 明德立人本科留学


重磅消息!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给申请学生的邮件中显示:北京时间本周日凌晨1:17,MIT就会公布早申结果。

不得不说MIT真是独具特色,为了体现它理工牛校的称号,RD每年规定在3月14日(π节)发offer,现在连早申放榜时间都这么精确,牛!

放榜前夕,小藤发现MIT招生和学生金融服务部特别项目主任Chris Peterson早已经在一档播客采访节目中喊话申请者了

采访中,Chris Peterson谈到了“MIT在寻找什么样的学生”的主题。

内容涉及MIT想要的学生特质,疫情如何影响到了决策过程,以及申请MIT的相关建议等。


本次采访时长25分钟,干货多多,相信看完大家会对申请MIT这种类型的学校有新的认知!


*以下内容以第一人称展开,略有删改


01

MIT在审查学生申请时,

看重的是什么?


招生过程中,MIT在寻找拥有这些品质的学生:

首先在审查过程中,我们希望申请者有着非常优秀的学术能力,而成绩、分数、课程是最直观的一种体现方式

只有满足这项基本要求的学生,才能让MIT有足够的信心相信,申请者已经做好在MIT开展有挑战性、快节奏的学习准备,包括:各种数学和科学、人文科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的核心课程

而一旦跨过这条审查的学术基准线,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自主性的事情,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展开属于自己的教育冒险之旅。

但是不管主修天文学还是人类学,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物理、微积分、生物、化学和强化交流课程


第二个是非认知指标(non-cognitive indicators)它涉及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韧性、接受反馈的能力,当事情的计划没有按想象中进行时的适应能力,以及主动寻找资源的能力。

第三个是最难的说明的,就是作为招生官,在我眼里最让我惊讶的事情


我知道这可能是陈词滥调和不具体的说法。

但是任何曾经担任过教练、领导的人都知道,试图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取得成功,需要拥有不同的技能、不同的属性、不同的思维和做事方式

每一所大学决定录取多少人都是由申请池中的人数、在MIT就读的每个人以及已有班级的人共同决定。

而且MIT每一个录取决定都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它涉及到你个人特质,关乎你的成绩、你的分数、你的文书、你是否适合麻省理工学院等,而这一切你都无法控制!


02

疫情对MIT招生产生了什么影响?

发生了什么改变?


过去几年,在某些方面,什么都没变,而在某些方面,一切都变了。


不变的是,MIT非常有信心让每一个被录取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这也是最适合他们的地方


改变了的是,MIT在做出录取决定时参考的数据种类



受疫情影响,很多学生无法进行SAT/ACT考试,MIT此前也一直采用标化可选政策。


虽然没有每个人的考试成绩,但我们可以查看其他参考数据。比如用高中课程的难度、课程内容、其他领域的测试以及其他学术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申请者是否已经做好了在MIT学习的准备



我们有各种不同的教育系统:混合的、线上的、线下的、虚拟的。


有的学生采取的是非传统的教育模式,然后又转回到传统教育,或者是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模式。


对于MIT而言,要理解这些变化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只需要考虑:你做好在MIT就读的准备了吗?、MIT适合你吗?


这也是使我们在各种漩涡和水流中保持稳定的一大原因。



不管每个家长和学生采取哪种教育模式,我认为只要做对他们来说正确的事情就行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非常笼统的答案,但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告诉家长和学生:


如果你围绕去年录取率为4%的学校,去规划你的教育发展路径,你就是在买一张可能不会中奖的彩票。


很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MIT,要么是因为它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大学,或者是认为在MIT学生可以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但我还是建议,不要把学生的教育发展路径建立在试图进入MIT、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或者其他顶尖名校中


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热爱、好奇的事物,尽可能地追求自己独特的兴趣和才能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申请者,并且不会给自己留下无法进入名校的遗憾,而是尽可能地充实度过自己的每一天。



03

为什么MIT要在疫情期间恢复

强制提交SAT/ACT成绩?


MIT如今恢复了因疫情取消的SAT/ ACT考试,但有的学校认为标化成绩和学术准备之间并没有强相关性,认为GPA更具有参考意义。

恢复SAT/ACT提交是由拥有教育评估博士学位的人领导内部研究和分析团队,审视了各种不同结果和投入后做出的决定。


我们不需要每个人的 SAT /ACT 分数,但那些没有其他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学生,就不得不提交SAT/ACT分数

比如有的学生所在的学校提供的课程更有限或者名义上提供了课程但是实际上没有能力满足等。

这些拥有最少的可用教育资本和资源的学生,往往最需要标化成绩取证明自己的能力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MIT对标化成绩的提交做出了改变。


一些听众可能会发问,如果MIT需要这些额外的信息,为什么不能让通往MIT的道路变得更容易些呢?

实际上,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努力,我们有很好的辅导项目、暑期桥梁项目等。

当我们在审视学生需要什么的时候,这些都在考虑范围内。

另外,MIT所有的决定都是非常个性化的,对广泛的统计趋势进行研究,以此去衡量不同的东西。

并不是单凭一项成绩定输赢,而是综合审查申请者是否和MIT所匹配。


最后,MIT一直为那些因灾难和干扰而中断申请的学生敞开大门,并承诺对他们进行全面和公平的审查。

我们将像过去一样在申请表上留出一个位置,学生可以解释他们不能完成的理由

如此多的学校采用了学生认为中立的可选考试框架,MIT应该恢复标化成绩提交的要求,给到更多学生一个公平的申请机会。

如果参加了标化考试,就把分数发给我们,MIT能更全面地评估申请者能力,也希望那些教育资源较少的人能够有机会去展示出自己的能力


04

想要进入MIT,

中学阶段应该关注什么呢?


如果进入MIT这样的大学是学生和他们家庭的目标,那学生就必须在数学和科学、微积分、物理、生物和化学方面有非常扎实的基础,至少有一些接触


在MIT,每个学生,不管是哪个专业的,都必须完成或获得至少两个学期的物理学分,还要做一堆定量和分析工作


当然这也是一个很好检测方式,可以检验自己就读MIT是否会快乐,比如你不是物理学的忠实粉丝,那么你就不应该来申请。


所以大家可以利用学校的要求、招生倾向、核心课程内容、建立教育的方式来判断学校是否适合自己



05

给父母们的一些建议


每位家长应该弄清楚是什么让您的孩子产生了好奇心

一般,当孩子开始谈论到他们喜欢的事情时,就停不下嘴来。所以家长就应该抓住这些机会。

找到他们的好奇之处后,就要保持他们这种好奇心,再做出相应的引导和能力培养,并帮助将其引导到许多不同的领域。

MIT是一个培养学生独特兴趣和能力的地方,这也是它存在的目的。

因此,让孩子养成思考和保持好奇心的习惯是最好的事情,这也是申请MIT的关键所在。


以上采访中的精华内容,其实录取就是申请者和学校双向选择的过程。

大学录取决定有太多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

比起思考学校更喜欢怎样的学生,或许我们应该更多从学生自己希望成为怎么一个人、有什么的目标和梦校的角度去择校。

最后,如果您在申请过程中,有关于标化、选校、专业、背景提升、文书等任何问题,都可以添加小助手咨询。


我们会在工作时间2小时内进行答复,期待与您的沟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