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不仅是还没决定留学的同学会提出的,已经在留学和正在准备留学的同学们都会有这个疑问。
留学,
不会让你变漂亮/帅气;
不会让你马上变富有;
也不会让你的人生从此轻松,毫无挫折......
留学,却始终吸引着各种家庭。
留学赋予了每一位留学生难以掩盖的魅力。
留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有一位哈佛女孩可以身体力行来诠释。
许吉如
• 高二首考托福考试117,口语满分;
•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
• 硕士获得哈佛大学20万美金奖学金,入读哈佛大学录取率极低的肯尼迪政府学院;
• 毕业获得美国TOP5的律师事务所的Offer!
2016年,《我是演说家》第三季,她登上了舞台,10分钟左右的演讲,让世界看到了留学生的眼界与魅力。
她说:
作为中国留学生,
“你可以轻装上阵地去看这个世界,又可以理直气壮地回到家园。”
“正是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生活经历,塑造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事后,许吉如的演讲片段视频在腾讯视频上达到了2.2亿播放量。
(视频见下文)
宝藏女孩
看完许吉如的演讲,小编也会好奇,是什么样的经历成就这样一个宝藏女孩?
于是发现学霸的title已经不足以形容许吉如了。
2010年,许吉如就随中国代表团赴温哥华申奥,她成为了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形象大使。
她还曾获全国优秀团员、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高中组冠军、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2008年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最高奖最佳代表奖和单项奖最佳口语奖等。
其实,1992年出生在南京的许吉如小朋友,从小并不是学霸,由于英语好但是数学偏科严重,许吉如的成绩一直是班级中下游,小升初差点落榜重点中学,最后依靠特长加分进入。
到了重点中学,成绩就更加跟不上了,就像我们许多挣扎在成绩上的同学一样,许吉如也被班主任请喝茶了。
“只会耍嘴皮子,有什么用?
考不上好大学,一样拿不到未来的入场券,你就永远只能在底层挣扎。”
谈话后,过程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许吉如终于发力了!她一步步让自己有资格拿到入场券。
先重点学习理工科,再发力特长英语科目。
在16岁时获中央电视台2008年度“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高中组全国总冠军。
就这样,她才有机会在17岁时成为中国申青奥的形象大使,并且跟随中国代表团前往温哥华做申奥陈述。
前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访问南京外国语学校时,正是许吉如担任随行翻译。
这是许吉如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之后,高三,许吉如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保送清华大学法学院。
后来代表清华第3次夺得国际辩论赛事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组冠军。
她成为了比奶茶妹妹章泽天更有实力的“清华女神”。
表达者
许吉如的道路其实一直都是补足自己的缺点,然后在自己的特长方面下大功夫,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
英语风采总冠军、申奥辩论、随行翻译、国际辩论赛冠军......
许吉如深知自己的优点,于是在保证短板不拖后腿的情况下,让自己的长处——口才与语言表达能力,尽可能凸显。
这些能力与特点,支持许吉如走向了世界。
2013年,许吉如受到清华大学公派,以本科生的学生身份访问美国哈佛大学交流学习,2017年7月在人人网上发表《哈佛大学本科生院春季学期交换感想》,一时轰动全国。
清华毕业后,许吉如获得了20万美金的全额硕士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毕业后更是拿到了美国TOP5律师事务所得正式Offer
走出校园,许吉如一路验证自己的出色:
工作不到1年,她就可以独立跟随合伙人完成跨境并购的所有工作,协调15个国家的不同时区律师之间的工作。
对于未来,她说,她进入职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律师,为企业并购、上市等商业交易保驾护航。
而除了职业上的理想追求,许吉如还有更多选择,她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表达者”。
在她看来,人需要甘于在职场中做一个功能性的螺丝钉,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而成为一个可以“以一个个体的身份去表达自己所关心的东西”的表达者,是许吉如最理想的状态。“这是中国青年的热情,也是中国青年的态度。“
于是,许吉如选择凭借口才、经历、观点犀利活跃在各个收视率高的节目中,成为了她想成为的那个【表达者】。
她可以站上《奇葩说》,告诉人们“说废话”是在毁了自己:
许吉如抛出一个观点:“正确的废话还要说吗,一道典型的选择题。成年人做选择题为谁选,为自己选。不说废话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不会成为我对别人的指责和绑架。”
犀利的观点,精彩的表现让许吉如疯狂圈粉。
同时“许吉如太强了”登上微博热搜榜,引来网友的崇拜和羡慕。有网友说:“大家听听她说的这些,逻辑清晰,中间没有任何间断,头头是道,听的马上都要同意她了,感觉她是这季的黑马。”
还有人表示:“许吉如是非常精英气质的辩手,带着金字塔顶端的优雅,知识输出密度大,语言论点和逻辑一丝不苟。看好她的潜力。”
她也会站在《我是演说家》第三季的舞台上,告诉大家,国家为我们提供安全感,我们也要为国家增加安全感。
“如果你觉得活得很舒服,那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
“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
他们是边疆官兵,维护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
为了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但即便是不懈努力如他们,我们的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中国固然强,但是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
......
无数人被这位少女的学识和眼界所吸引。
而她只说,是她的经历使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变了。
那么,现在问小编
“留学有什么用?”
强烈建议看完视频↓↓
演讲稿:
我想请现场的男生去设想或者是回忆一个场景。
你的女朋友板着脸站在一边,突然就很委屈地哭出来了。
你问她什么她都不开口:
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
这个时候你心里很慌张啊,
不对啊,怎么回事?
上个月看中的包包我买了呀,昨天的朋友圈我点赞了呀,前天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呀。
这个时候她大小姐终于开口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安全感了。”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这是她第101次跟你提出安全感的概念。
鼓掌这个时候男生会很沉默对吧?
然后妹子看你不理她就很慌啊,
她就跑到知乎这样的地方去提问,她发了一个帖子,叫:
【跟男朋友说没有安全感,男朋友不理我了,姐妹们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这种帖子底下一般评论也不会太多的,但是通常都会有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司机说一句废话,
这个废话被你的妹子誉为真理:
“妹子,安全感不是男朋友给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
这个老司机说的其实没有错,生活中的安全感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
好好工作,会有物质上的安全感;
好好学习,才能有期末考试的安全感;
不作死你就不会死,那是爱情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生活,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院组织同学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
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
这个国家多灾多难,但却是国际强国,所以我对他充满了兴趣。
有两个细节奠定了我对于这个国家的看法。
第一个细节发生在机场。
当时我去托运行李。
大家都知道你托运行李,一般就是五分钟到十分钟的时间。
不会有人问你太多问题,对不对。
但是那一天,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盘问。
你叫什么?姓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念过什么学校?做过什么工作?去过哪些国家?有过什么梦想?写过什么论文?爱过谁?
......
全部都要问。
我觉得很被冒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的游客,你为什么要把我当成恐怖分子?
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
他说:“这其实是我们以色列多年以来的常态。自从一九四八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阿拉伯世界至今没有承认以色列我们的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但是最笨的方法去排查危险。”
“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第二个细节发生在机舱里。
当飞机下降在特拉维夫这座城市的时候,机舱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我很纳闷,因为整趟行程是非常的安全的,没有任何的气流颠簸。
换言之,它是一次常规到不能再常规的安全着陆。
在这种情况下,鼓掌有意义吗?
我的以色列同学又跟我解释,他说:
“每一趟航班,无论是国际航班还是国内航班,只要安全着陆,我们就一定会鼓掌。因为我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种族屠杀,我们的父辈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途中遇难。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成为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一个国家和他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
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
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明他自己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
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去担心因为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
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给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
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他很多时候是一种等价交换。
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
当他得知我毕业之后就要回到中国的时候,他跟我说:
“我很羡慕你呀,我的国家常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两个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都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难民与国民的最大差别,在于你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一个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非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一定要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
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
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常在课堂上被老师安排去向大家解释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
其实我的语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观点可能也很平凡,但是这样的我能在课堂上永远有一丝话语权,那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所以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
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是一样的:
中国强则少年强!
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因为强大的国家,会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
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
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的,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
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
“如果你觉得活得很舒服,那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
“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
他们是边疆官兵,维护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
为了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但即便是不懈努力如他们,我们的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中国固然强,但是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说:
少年强则国强
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
中国少年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做更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