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留学的第一步就是——成绩,为了尽可能的向美国名校体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术实力,不论GPA还是GRE成绩,我们都是追求越高越好!
知乎上关于“GRE330+是种什么体验?”的问题,浏览量超过54万。
图源 | 知乎
大家无非就是想要了解GRE高分的备考经验,希望从中取经,提升GRE成绩。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战GRE,上周,小德邀请了GRE成功冲刺330的Ivy学姐,给大家分享她5次GRE备战经历。全程高能,干货满满!
文末还有【独家GRE写作方法总结】&【GRE机经题库&答案汇总】资料赠送给大家,不要错过哦~
下面就跟着小德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一、连考5次GRE是种怎样的体验?
二、5战GRE,我踩过的坑,供你们躲避。
GRE其实比SAT简单很多;
GRE其实只要背单词就可以了;
我复习了一个礼拜就考到330+了;
巴拉巴拉……
没有两个考试之间是能绝对的进行比较的;
单词只是第一步,后面还需要刷题纠错,发现自己的弱项,然后改正;
如果发现自己的状态和别人所描述的不一样,不要灰心,接纳自己的状态,继续纠错和进步。
什么样的问题?
什么方面的问题?
什么样的题型?
什么样的文章题材?
一、数学、写作如何保持高分状态?
什么是更全面的写作思维呢?
比如,题目给了你一个Claim,你可以选择赞同,但你不仅可以写这个Claim有哪些好处,也可以写反之有什么坏处。
或者写Partially agree,你可以写在一种情况下会怎么样,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又会怎么样?
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些数学陷阱?
a. 复杂的句中逻辑方向
题目给出条件:“因为a,所以b”,结果后半句的逻辑是:“因为c,所以b”,让你求a和c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多人都会忘记把后半句话的逻辑取反,之后再做题。
b. 单位不统一
前半句用的是一个单位,后半句用的又是另外一个单位。
c. 图片显示和题目描述不符
图片上的角度还有边长,跟题目的描述都是不符的,不能直接看图就做出判断。
d. 文字题
比如题目是讲两个集合,文字的内容很长,很多人理解完文字内容之后,就想当然觉得集合的话应该就是求交集,没有想到题目问的其实是非交集的部分。
A. argument 类的作文
一般是先给一段话,可能是某个公司或者政府的决策,也可能是某个实验的推论,都包含一些证据、逻辑。然后题目会要求你找出反驳点、逻辑漏洞,弱化他们的结论。
这种比较常见的素材有:时间对比,样本问题,实验形式的问题,断章取义,only choice等等。
比如:
一个科学家在多年以前做了一个实验,然后他在今天又做了一个实验,他拿两个实验做对比,得出一个结论。这时你就可以通过时间对比来反驳,两个实验是不可比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实验的一些因素、人群等都发生了变化,弱化文中给的论点。
这些素材其实都是我在读范文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这就是一篇范文,我会标注一些比较好的句式,在范文左侧标注他都用了什么素材反驳。总结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argument的范文用的素材大同小异,等你把这些素材用熟练后,写argument 的文章就非常容易了。
B. Issue类的作文
我觉得Issue类的作文和托福大作文比较相似,一般也是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如果想拿高分,必须让考官看到你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那如何体现这种全面性呢?
A 让步+反驳
一般比较常见的就是加一个让步的部分,体现出你有考虑到你反对的这类观点,然后再对这类观点进行一个反驳。
B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说b是你的持方,a是反方,那你可以说a 的确很重要,但是在题干中给出的这种情况下,其实b 更加重要。
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尽可能让考官看到,你的确有考虑到反方的观点。
二、单词、填空、阅读逐一击破心得
a. 长难句精读
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比如:对指代词的敏感度,从句修饰的内容。还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b. 文章结构
也是用来调整阅读速度的,比如:有些只是简单介绍背景的信息,就可以快速的读。有些开始发表论点或者转折词,进行让步或者反驳了,就需要精读。
c. 句间、句内关系,主语和主语之间的关系
比如两个科学家,他们的观点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证据用的不一样,但如果没有弄清楚这两个科学家之间的观点,就很有可能混淆。
d. 整篇文章的精读
等到以上三条都做到之后,就要开始进行整篇文章的精读。不需要做到每一句话都翻译的特别详细,但是一定要注意句间的逻辑,把这种做题方法养成一种习惯。
三、考前冲刺,冲的到底是什么?
1、将背单词变成一种习惯
单词是需要每天背的,每天背一些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背到后期,大部分单词都已经非常熟练,只需要每天看一眼,确保熟悉度就可以了。
2、学会判断事情的紧急性,聪明面对GRE备考压力
相信大家都有判断轻重缓急的能力,但如果其他课业真的很忙,每天只剩1个小时准备GRE怎么办?
重点选择自己不擅长的部分,把每一件事情做精。可以选择不擅长的阅读题材去做精读,选择不擅长的写作题材多训练,不需要因为时间不够而感到焦虑。
Q&A
a 复习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这个因人而异,首先要确定自己哪一项比较薄弱,再重点复习那一项。然后,可以选择自己效率高的时候,做一些难的、不擅长的部分。
b 各科复习有顺序吗?阅读是不是要早一些开始?
我的阅读提升之后,对我的填空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建议阅读早一些开始,因为在提升阅读的过程中,既训练了自己的逻辑,也把填空顺便提升了。
但如果你的阅读题库已经刷了非常多,而填空平时刷题还不够的话,就可以把填空放到前面来。
c 请问考前单词大概至少要过几遍比较靠谱?
考前单词一共3000个词,到备考后期其实熟练度已经非常高了,可以背的很快,每天400-500个,就是7天,真正到考前了,要至少过2遍吧。
d 复习周期多长时间?
我前三次考试没有准备好,考完三次之后,从6月份学校放假后开始,上了1个月的课,把上课学的东西消化好去考,可能只有一个礼拜的时间。所以平时的学习过程以及上课的总结整理都非常重要。7到8月我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复习。
e 在哪家培训机构学的?
就是在明德立人,明德有自己的青藤语培。我当时是2h/节课,讲一个学科,我觉得效率挺高的。我从2020年6月开始在明德学,7月份考了我的第4次GRE是326分,然后8月份最后一次冲刺是330分。
选择机构是因为我前三次自学成绩都不是很稳定,阅读遇到了瓶颈,光凭我自己的理解能力时间太紧,找不到线索。选择机构学到了很多学习方法,增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