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留学生:被骗115万,诈骗手段再升级!汇总专坑中国学生和家长的8大骗局!

明小德 明德立人教育


世界上有一句口头禅,

人人都说过:早知今日……


世界上有一种药物,

人人都想拥有:后悔药来一颗?不够!


世界上有一种路,

十个人里有八个都走过,

那就是套路。


套路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到年底了,骗子也要开始“冲业绩“了!



近日,公安部刑侦局反诈专家胡志伟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80后90后社会青年、在校大学生、海外留学生、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老年人等都是易受害群体。

 


新一届留学生们遇到的诈骗案层出不穷!

 

美国波士顿大学中国学联发出公告,称从9月6日起,校园内已发生4起针对留学生的诈骗案,总诈骗金额高达178,400美金,约合人民币115万元。


图源:BU新闻


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诈骗事件频频发生,波士顿大学直接在学校官网贴出了诈骗案件详细过程和反诈骗建议,警示留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图源:BU新闻


更有留学生在群里哭诉,因为诈骗电话被骗走父母几乎所有的积蓄!




随着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推出,国内的小伙伴在反诈方面安全感拉满,我们的留学生or即将准备出国的小伙伴们也不甘示弱,小德专门为大家汇总了8起常见诈骗手段,恶补反诈知识!

 

8大常见的留学生诈骗方式


01

常见诈骗:您有一个包裹


关键词:大使馆、包裹待领取、涉嫌违禁品


受骗指数:⭐⭐⭐

 

 “这里是DHL,您有一个包裹将被退回,如需向发件地DHL询问详情,请按1或其它数字键。”

 

这个过程中,骗子并不清楚你的个人信息,需要向你“套路”,会说明该“”包裹中有违禁品或证件等,并附上解决方案:如网警视频取证,安装app等。

 

一般包裹上会体现收件人姓名,可以向对方提问收件人是谁?单号?收件人护照号?寄件人姓名与身份证号等,即便他对答如流,也不能轻信。


以“大额交易自己不便操作,我会先与当地银行,警察和大使馆报案“等理由拒绝透露个人信息。


要知道透露个人信息与收包裹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有包裹待接收,请小伙伴们务必清楚自己的包裹单号。

 

02

常见诈骗:假冒大使馆工作人员


关键词:大使馆、工作人员、限制出境


受骗指数:⭐⭐⭐

 

假冒中国驻外大领馆名义,利用伪造号码进行诈骗,把事情讲得很严重,比如犯了案子或者有文件被扣押要被限制出入境,需要转人工服务。


然后套取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要求当事人配合调查或接受“保护”,转款至骗子所持的“安全账户”或链接登录本人网银账户并输入密码。

 

除了打给留学生,有些骗子甚至还会冒充大使馆打电话给在国内的家长说国外的孩子被绑架或者犯案,要求家长对其银行账户进行转账。

 

03

常见诈骗:亲朋好友微信语音被克隆


关键词:亲朋好友、微信留言、转账


受骗指数:⭐⭐⭐⭐


“闺女,我网上买东西,绑定的卡钱不够,给我先转200“。


听语音确实是自己家人的声音,但转过去就发现被骗了。


这类骗局中,骗子的常见作案手法是利用软件植入木马盗取微信号,购买“克隆微信”软件,用克隆出的同样微信号诈骗,再用“一键转发语音”软件打消受骗人疑虑。


提醒大家遇到亲友借钱,一定要通过电话或当面确认,一旦发现微信账号被盗,应及时冻结,通知好友勿上当,并及时报警。

 

04

常见诈骗:电话通知你涉嫌犯案


关键词:国内警察、涉嫌xx、转账


受骗指数:⭐⭐⭐⭐

 

美国波士顿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接到电话,语音提示交互后,电话被转接到一位“上海警察”手中。


对方称该学生曾使用假信用卡交易,还讲解了目前的调查进度,并发给他调查现场照片。同学信以为真,先后多次给这名“警察”汇“罚款”,共被骗4.9万美元。

 


05

常见诈骗:工作名义


关键词:工作、支票、汇票


受骗指数:⭐⭐⭐⭐


9月13日,一名学生收到邮件,看起来是来自沃尔玛的关于工作机会的邮件。该名学生之后又收到一张总金额为2800美元的支票。


诈骗犯要求学生以汇票的形式支取2500美元,再把这笔钱退给该名学生,并保留其中的三百作为报酬。该名学生听话地寄出汇票后才发现,之前收到的2800美元支票无法兑现。


06

常见诈骗:假装银行


关键词:银行卡问题 风险消费


受骗指数:⭐⭐⭐⭐⭐

 

“自己是某某银行,为您办理业务,因为你的卡有风险或锁卡或有大额不正常消费或流水等.......”

 

07

常见诈骗:私人换汇


关键词:低价换汇


受骗指数:⭐⭐⭐⭐⭐


F同学在留学群看到有人发布换汇信息,声称自己急用钱,提出以低于市场价的汇率进行换汇。

 

加了他的微信,看了对方的朋友圈,发现跟他一样也是来留学的学生,就放心的把钱打了过去,然而再也联系不上这个人。后来发现这个人朋友圈的图片都是盗用其他人或者伪造的内容。

 

该类诈骗会提供一个“有利可图”的方式,劝导进行私人换汇。同时要提醒广大留学生及家长们,私人换汇本就是违法行为

 

08

常见诈骗:虚拟绑架和意外


关键词:绑架、意外、断联


受骗指数:⭐⭐⭐⭐⭐

 

虽然这种事件屡见不鲜,但以此行骗的骗局也不少,这种作案手法是一边威胁恐吓留学生不许和国内家人联系,一边连哄带骗国内亲人,让他们误以为在海外的孩子被绑架了。


假冒使馆工作人员的诈骗分子,会以受害人国内家人涉案为由,骗他们提供本人和国内亲属信息,并与外界断绝联系,让国内亲属短时间内无法与当事人联系核实,从而诱骗国内亲属给诈骗分子转账。

 

遇到这种事,首先要想法设法跟家人取得联系,在国内的家长可以多保存几个孩子学习期间经常接触的人们的联系方式,老师、同学、房客、房主、打工店老板等等,也可以求助大使馆。



小德提醒


1、一定要小心显示为+8620110的来电,这是骗子通过虚拟改号打来的诈骗电话!
 
2、来电显示的号码可以伪造。所有执法部门,都不会采用电话或者网络办案,只要提到,都是骗子切勿相信电话/网络办案!
 
3、凡是电话里索要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或是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请立即挂断电话!
 
4、养成经常查阅邮箱的习惯。
 
5、请对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和各类网传信息保持警惕,不轻易点击不明网络链接,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6、面对骗子的威胁支棱起来!银行和快递不会胁迫客户,大使馆更不可能胁迫中国公民!

7、和国内的亲友保持密切联系,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8、999是有中文服务的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向警察描述,怕自己形容不清楚可直接说出“Chinese”或“China”!


骗子为什么会盯上留学生群体?首先,许多留学生都是第一次独自远离故土,要应付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甚至一些官方机构的运作方式都跟国内有很大不同,所以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时,更不容易露馅。

 

再者,留学生往往一开始并没有很多朋友和可以信赖的人,另外由于时差问题,他们很难及时联系上国内的家人,一旦陷入骗局,更难脱身。


留学不易,且行且慎重~

留学咨询|实习就业|语言培训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
获取专业老师一对一咨询
推荐阅读:
曝光!世界500强招聘最钟爱的20所大学和专业!
2022战绩 | 专排TOP7,力压MIT!投行、四大抢着要!这个项目什么来头?
从清华到UCLA,从顶尖论文到首席工程师,这个STEM专业真的太香了!
2022战绩 | 强势拿下康奈尔!长线规划的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2022战绩 | QS世界大学排名TOP34!香港科技大学热门项目!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