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前,我们荣幸邀请到明尼苏达和UIUC双丰收、集颜值与智慧于一体的Dylan同学,分享了他完整申研历程,吸引了无数家长以及学弟学妹的关注。今天小德将他的申请历程整理成了文字版。抓紧时间上车,一起来围观围观学长在申请中的一些神操作,最后几条避坑指南你值得拥有!· 本科院校:国内双非
· 本科专业:HR
· 标化成绩:GPA: 3.3+, IELTS: 6.5+
· 收获的offer:明尼苏达大学、UIUC
我叫Dylan, 现在大四,专业是HR。我大学三年的总GPA是3.3+,雅思成绩6.5+。
一开始我学的是雅思,因为最初想参加学校与英国某所学校合作的2+2项目。但后来疫情严重以及对项目本身存在担忧,最后坚定的选择去美国读研,幸好美国也接受雅思成绩。
现在已收获的offer有两个:明尼苏达大学和UIUC,BU最近在等。
众所周知,美国院校看重申请者的实习和社会经历,所以我从大一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每个假期都在实习。
我一共有四段实习。第一段实习是在香港的康弘公司,相当于一个夏令营,做管理咨询相关的工作。它是一个金融公司,我想通过金融公司底下不管是HRBP,还是相关招聘人员,去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去了家乡附近的一个民营企业,这是我自己找的。因为第一次经验不足,所以相比后两段,这段实习就有一点水。
第三段是大三下学期在山东开创,一家科技公司实习了一个月左右。他们主要业务是负责网站的运营和维护。因为跟百度有合作,所以他们做的都是一些偏计算机方面的业务。
最后一段是在毕马威的实习。这个实习是我在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做的线上实习。当时是明德立人的导师让我增加的一段实习。他认为增加这一段实习,对于申请更有帮助。
大二下学期跟朋友一起参加了HRU的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省赛三等奖。
我自己是非常喜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很适合该专业,并且我一直也在为这个专业付出了努力。
我的优势很明显:大二上学期就开始规划要去国外读研,而且目标明确、实习经历多,其次专业课G点也处于中上的水平。最重要的是,我父母一直支持和鼓励我出国读研。
我的硬伤在标化成绩上。在备考GRE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只考了一次就放弃了。与我周围GRE考了320+,比我更优秀的人相比,我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
为了弥补不足,我听从明德立人导师提出的2个建议:
第一,增加多邻国的考试。因为多邻国考试现在在美国认可度比较高。第二,增加了在大厂——毕马威实习的经历。
其实这些补救措施我一开始是不太明白的,整个方案和流程都是我的导师给我指明了方向,进而才能顺利完成。
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伊利诺伊和明尼苏达这两个学校是导师给我的选校方案里,我最喜欢、了解度最高、也是一直很想的的两所学校,最后也如愿以偿去了,那我当时是如何做选择的呢?
选校时首先要查询该校的就业数据。不管是在美国本土还是读完研回国就业,有美国读研背景,就业的机率比其他国家都要高。我在选校时了解了这两个学校的就业数据,尤其是我更喜欢的UIUC。不管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毕业生, 这两所学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都非常专业。并且还会给本校的学生介绍美国当地类似于德勤、毕马威等大厂的就业机会。每年大厂也会去这所学校招聘。对于中国学生,UIUC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大厂或者全球大厂都有做引荐和推荐的环节。因为我本身也是以回国就业为导向的,所以我特别看好UIUC这一点。
第二点要确认地理位置。它实际上隐射的是对安全的考虑,尤其对家长而言。因为现在去美国读研的安全系数,大家都非常了解。去到有一些地区或者地方读书,家长或学生会担心安全问题。所以这需要提前去了解,再进一步做决定。其次是根据学校排名做选择。关于国外大学,国内很多人都会认为要看该校在QS上的排名是多少。如果大家去查询就会发现:QS上排名高的学校都是英国或者澳洲的学校。我一开始也很纳闷,为什么美国大学在QS上排名那么低?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是我自己以偏概全了。针对学校的排名,大家一定要根据四大排名,即QS、U.S.News、上海软科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综合去判断某所学校的整体实力,而非只看QS排名。因为QS是英国权威机构在英国剑桥教育文化部下面设立的全球大学的排名。如果光看这一个排名,不看院校或者专业的排名,会导致我们理解很片面。最后判断就读项目是否适合自己以及与本科所学有联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美国读研是以就业为导向,在录取之前更看重申请人对自己未来读研专业和学习内容的了解。不管是跨专业还是申请本专业,都需要足够了解该项目。所以如果大家已经决定好读研方向,在选择学校时就要落实到对该学院项目的了解。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小tips。除了学校的背景,比如院校项目课程设置、学生背景以及实习和工作的数据,我会再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如果我将来要先在美国工作几年,那我就要了解当地该学院的就业情况。如果以回国为导向,那就要了解下,我将来的工作地或者想去的大厂对该项目和学院的接受度。这些是可以在网上快速查询的。这样做不仅方便了解未来工作,同时思路会变得更清晰。第二,多参加线下讲座和大牛演讲。因为我本科在郑州读,接触高端人才的渠道比较少。所以我当时在郑州就蹭一些宣讲会,添加老师的联系方式。他们会介绍一些大牛或者更专业人士的周末免费宣讲会。通过自己摸索,加上很多专业人士的指导,才成就了今天的我。在选择学校时,我们面对的困难无非两种:开始时间晚和选择困难症。尤其是选择困难症,我自己就是一个选择困难症很严重的人。我总结了2个解决方法:第一个就是采纳你本专业的老师或者家长认识的朋友和亲戚的观点。如果自己对某个问题,查询后没有得出好的结果,不妨听听他们更专业的意见。其次,根据自己将来想要就读的专业来确认学校。我属于第二种。美国哪些大学的HR专业比较牛,我都做过了解。我就在这几个学校里选,正好明尼苏达跟UIUC都是列单里。大家可以看下这是我决定好选择HR专业后,导师给我的一个明细表,包括学校和项目全称、学校对标化成绩及申请者的其他要求。同时我还在公众号截取了美国大学HR专业的排名数据。
所以大家对自己将来要去哪所学校不了解,不妨换一个切入点,通过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去查询在美国比较厉害的学校,再按照学校要求去准备和规划。对于选专业的这个问题,还是我刚才说的,多去听取老师的专业意见,结合个人的意愿和兴趣,多次进行沟通,然后再去做选择。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因为读研已经是一个比较深入的学习历程了,如果所读的专业自己不感兴趣或者在未来的工作中用不上,我觉得这个读研是无意义的。另外,还可以通过权威的人格测试判定自己性格特征,进一步明晰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因为我是HR专业,学过用人格测试或心理测试去判定应聘者的性格特征,为他们匹配更合适的工作岗位的知识。在选专业时我利用所学知识,就对自己做了一个测试。如果大家感兴趣或者不明白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岗位、自己性格更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不妨做一下MBTI测试。这个测试还是很准的。留学文书主要由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和论文材料构成。我认为文书是一场看不见的面试。除了标化成绩,通过文书材料,招生官可以了解你过去取得的成就、擅长之处以及未来的潜力。在没有跟你沟通之前,他们通过文书就能对你有一个最客观、最公正的了解。头脑风暴是明德立人在完成文书之前让我做的准备工作。因为文书它要涵盖个人经历、个人表现,所以要细化到以下几个方面:这六点完成差不多要一周多的时间。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尽力去回想、挖掘,最后把它写成详细的叙述。尤其建议商科学生,在完成小组、个人作业、做实习时,每周一定要写一个随笔,写到自己的手机备忘录就可以。我自己就有写随笔的习惯。这些详细过程的记录,方便文书老师后期进行深度挖掘。
当时写推荐信时,导师告诉我,推荐信就是站在推荐人的角度上去夸自己,通过与推荐人相处的具体事件来反映自己某方面能力和智慧,但是不要罗列好词佳句。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把自己的经历串联起来,反映一个主题,就是:这名学生我推荐。其次要尽量多维度、全方面,比如我是学商科的,管理方面的敏锐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效率等很重要。因为美国学校特别看重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学生,不像英国很看重个人成绩,这也是我当时选择去美国读研的原因。最后一个就是要及时向文书老师请教,帮你润色推荐信。在留学申请中,如果你有一个专业的文书指导老师是非常有帮助的。我的导师就是如此。导师是从外国人的角度去帮我润色的。因为每个国家的人的思维方式都不太一样,所以不能只一味按照中国人的思想去写。导师还把我中国老师写的Essay和推荐信, 让外教润色了一遍。经过润色之后,我觉得远远不止起到了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也不是每一个机构都能做到的。对于个人简历,它其实跟我们将来的工作简历特别像,只不过个人简历中学术经历占比会多一点。它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教育背景:education background
· 实习经历:professional experience· 学术经历:academic experience· 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简历与个人陈述、推荐信还不太一样,个人简历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需要量化,即用数据说话。以我之前在开创做实习为例。工作期间,我的日邀量是多少?每天搜索筛选简历是多少?主动联系客户是多少等等,一定要细化到这种程度。一定要展示自己最突出的、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不要加太多的赘述。因为不管是工作还是学校官方,对于简历,他们都不会看太长时间,大家一定要将核心的东西尽量用数据展现出来!
最后一部分我想把我自己从大二上学期萌生要去美国读研的想法,到现在大四下学期拿到offer所有的历程和时间线以及申请建议,全面展示给大家,希望它能给目前处在迷茫期的学弟学妹们一些指导。
第一点:大家一定要早日规划,多听专业建议。图中是我完整的时间线,大家可以滑动观看!
第二点就是找中介的建议。这是我找中介时总结的注意事项。之前遭遇过黑中介走了不少弯路。后来很幸运找到了明德立人,最终帮助我成功上岸。1、一定要去面聊,看公司的风格和团队构成、师资力量;陌拜他们的工作状态。
2、title很大的公司,对你的服务有时候不如小却而精细化的工作室。
3、如果有朋友或者熟人推荐就更好了,有前人探路减少踩雷。
4、地理位置方面优选北上广深,教育实力有保证,留学行情市场分析能处于第一了解梯队,对你的服务必定更有保障。
好了,以上就是颜值与智慧双在线的Dylan同学的完整干货总结。Dylan同学身上坚定的目标感,爆表的执行力,清晰的个人规划与抉择,是每个申请儿们都应该具备的申请精神。如果各位同学和家长对申请规划以及后期指导等有任何疑问,可以扫码添加小助手,获取更详尽的项目信息以及专业导师的定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