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er: 我不聪明,我选择笨鸟先飞!这些弯路你一定要绕开!

明小德 明德立人教育


美研申请从来就不能打无准备之战

各方面符合院校项目要求,

被录取的可能性才会增大。


强势拿下康奈尔&哥大的George就是如此。

在合理且高效的长线规划下,

他以几乎没有短板的姿态,

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藤校梦想”。



今天小德带大家一起去看看,George同学是如何做到“有的放矢”的吧!

 *以下内容为George同学的叙述,略有删改。


个人情况


本科院校:美本TOP40

本科专业:国际关系

三位成绩:GPA: 3.74+, GRE: 320+

实习经历:3段咨询公司实习


我是George,现在是美本TOP40的一名大四学生。对于申请美国研究生来说,不管是申请常春藤还是其他比较好的学校,美高或者美本背景确实是有一定优势的。


我的专业是国际关系,GPA3.74+, GRE320+。我有三段咨询公司的实习,因为我想做咨询,所以在这方面的实习经历比较多。


01

选学校和专业,

前提是明确职业发展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是如何定位学校和专业的。

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进咨询行业


首先要明确自己求职目标是什么。一旦目标确立,就知道达成该目标,需要什么背景;是需要专业好、学校好,还是GPA、科研好等。


我建议大家从未来求职角度来看,进入该行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过简历关。或者在面试轮,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我自己打算读研结束后,回国做战略咨询,而咨询公司看重名校title。那我在申请时,就需要考虑这三个必要条件:名校、高GPA、实习。



GPA一般3.6+比较好。还要做与该行业相关的实习,让面试官可以看出你是非常喜欢这个行业的。


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后,申请什么研究生项目也变得简单了。


顶级名校首当其冲,专业退而求其次


为了能进入咨询行业,我需要选择顶级学府,专业就其次了。我本科专业是国际关系,这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甚至哲学、历史等囊括面非常广的专业。


从研究生申请的角度来看,既符合我职业发展,又与我本科专业匹配的,就是MPA和MPP项目了。


MPP/MPA,即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该项目旨在从公共的视角制定政策或者做管理工作。该专业涉及面也是非常的广。


每个学校项目侧重点不同,具体想学哪个,需要申请者自己去做research,进而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


以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为代表,它们有不同的track。


比如康奈尔大学financial&economic policies、politics&government policies、environmental policies.

哥伦比亚大学financial&economic policies 、human right 和security等。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申请者必须要从公共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利益的角度来看。


因为MPP和MPA的核心在于non-profit,要多从human right 、social welfare或者国家政策方面进行考虑。招生官想让申请者展现出对这方面的热情。


02

这几项相互结合,

文书才能锦上添花


确立了学校和项目之后,文书准备环节就得提上日程了。


其实文书是申请最核心的部分。从文书中,招生官能看到你的经历、实习、思想等,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思考才是重中之重


要想写好文书,我建议从大一大二就可以开始思考:你到底想构建什么样的文书以及想要达成什么职业理想。


然后考虑如何把自己的专业、实习、申请的学校和未来的规划全都放在一起


因为这样做,招生官能看出来你做事是一个非常coherence的人,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深思熟虑过后,看申请的学校哪些track是自己喜欢的。结合前面所说的,再来叙述自己过往经历以及未来职业规划是如何完美匹配该track的。


这些动作足够让招生官看出,你是一个愿意思考、愿意把你的生活、工作完全结合到一起的一个人,而不是头脑发热单纯奔着名校去做这些事。


我就是思考的受益者


拿我自己举例:我专业是国际关系,我可以从国际贸易,比如贸易战、covid-19的角度入手,看国家的政策如何改变的。


这些改变对人民或整个国际商业环境有什么影响;同时我在咨询公司做了很多贸易相关的research,比如一家贸易公司是如何被国际环境影响的?


我自己未来想从事的方向是policy,比如进入政府。那在构建时就要体现如何通过更加优化的公共政策来影响整个商业环境、如何促进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等。


叙述的过程中结合中国政策,如共同富裕、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带量采购等。



这个阶段最核心的就是要自己去思考如何做,自己先要有一套想法,然后再去和文书老师讨论。


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文书老师也不能很好的发掘你的优势。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中,培养自我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


03

“我不是聪明人,

我选择笨鸟先飞!”


综合我自身规划和文书准备来看,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早做准备。


大一:寻找自己的职业目标

大一大二的学生一定要从现在就开始规划。首先保持高的GPA,但是不能光考虑GPA,还要往更远的方向发展,即明确学什么专业、职业目标是什么。这些一定要在大一阶段完成。


那如何发掘呢?你在学校里要多上不同的课、多与同学讨论自己求职目标或者听听他们的建议,当然也要想想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就业。


大二:实习、GRE、科研

明确了求职目标和专业后,大二时就可以开始实习或者科研了。


 比如我已经明确了现在要学经济、研究生要申请MPA,大二暑假我就找了MPA或者相关行业的实习,同时我又找了一段咨询公司的实习,这段实习让我明确了自己职业目标以及未来求职的方向。


科研不一定去生物实验室或者计算机实验室,也可以问你的教授有没有机会或者找你喜欢、与研究生申请方向一致的topic。


关于科研这一块儿,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太好意思去找老师,怕被拒。千万不要这么想,因为不管是未来求职、写推荐信,你都要去找他们。


同时,大二就要着手准备GRE。大一大二的时候课业压力没那么大。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有能力和时间拿高分。如果等到大三大四忙起来时再学习,就完全没有精力了。


大三:实习、科研,寻找目标学校

大二实习、科研、GRE做完以后,大三时会相对轻松点。这时候可以继续找实习和科研。其实最难找的就是第一段实习和科研。


当你有了实习和科研经历,大三再去找就会容易很多,也能在某一个领域更加深入、有针对性的做研究了。


除了这些,你还有另一件事可以做:寻找目标学校做research。


因为很多学校大三的暑假项目开了,尤其是国内外联合的项目。当时我很想申请清华的苏世民项目,但是它截止日期非常早,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去学校官网,挨个看看哪个合适,把所有的项目、要求、deadline都要保存下来。这样你就有一个To Do List了,方便与文书、规划老师沟通。


大四:准备文书

大四上或者大三暑假就要思考自己该怎么写文书了。因为通过大一大二大三的酝酿,应该有一个思路了,比如要写什么类型的文书、怎么才能达到学校标准。


而且每个学校都会写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你可以按照学校官网要求的逻辑去写。


每次写文书之前,我会写一个框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自己去想,然后再跟文书老师交流。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共同富裕、医疗改革,都是和公共政策、公共管理非常相关的。我就从政策的角度来叙述为什么想做这件事情以及生活中是如何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


这样文书中的自己就是一个非常有趣、有学术分量、有思想高度、非常inspired的一个人,这是非常核心的一点。但我身边很多人都是临时在做,这导致他们没有足够时间来深入思考这部分。


下面这张图就完整展示了我的规划路线。记住,规划越早,优势就越大。



04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那就尽力做个勤奋的人儿!


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自己的申请。我认为我有这几个优点:


优点1:规划比较早


我规划得比较早。我当时发现身边没有人在做这件事情,大家只是在玩儿。


不管是实习、科研还是GRE都要提早准备。你出发的越早,你就比别人准备的越充分,或者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你也可以选择笨鸟先飞。


优点2:坚决执行指定的任务


也许确定的目标看起来很难,但是把目标拆成无数个小任务,把无数个小任务再拆成无数更小的任务,逐个击破。最后一个很难、甚至无法完成的任务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容易、简单的任务。


同时每天列一个to do list,今天完成什么任务、这个月我要把什么事情办完。只有这么做,才能把整个任务中的90%或80%的部分完成。


优点3:多浏览官网,寻找合适项目


很多项目比较冷门,比如Duke的political econome其实也跟我比较符合。


去年的数据只有70多个人申请,是一个非常冷门的项目,大家对它不太了解,就造成这个项目就没什么人申请。


所以一定要多去看大学网站。只有多看、多学习才知道哪些项目合适你,哪些项目能帮助你走一条捷径。


除了以上的优点,其实我也有一些缺点。


缺点1:没有科研


当时因为赶上疫情,很难跟老师谈这件事情,再加上经费紧张,也没有科研项目以及做research,导致自己错失了很多好机会。


所以建议大家从大一就开始去找research,因为你不去找,机会是不会来找你的。


而且你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只要抓住一个机会就要去找或者也可以去花钱找科研,找research,在网上发表文章。


缺点2:没有公共政策相关的实习


我大部分实习都是在咨询公司里。咨询偏商科,比较适合申请management相关的项目,比如strategy、investment。


但因为我申请的是公共政策,要有一段政策相关的实习,比如研究院、NGO等都算是。其实这个没有做是比较遗憾的。我也建议大家尽早规划,尽早准备。


根据以上几点,我就想告诉大家:


1、一定要尽早规划;

2、明确目标后,把目标拆成无数个任务,逐个完成;

3、安排好时间,不要偷懒、随意取消计划。要尽量做个勤奋的人呀!

4、在生活、工作和实习中就要去规划如何写文书,不要到最后一秒再去想你要做什么;

5、身心健康才是首位,要懂得劳逸结合。虽然找到好工作、去到好公司、申请到好项目很重要,但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狠。

答疑环节


Q1: 怎么安排时间?


首先,心态不要急;其次,要规划好。时间就像海绵,挤一挤它就会出来。每一周定一个任务。把前一项任务做完后,再去做下一件事。


Q2: GRE多少分优势会更大?

GRE有哪些技巧?


我认为GRE325就可以了。时间充裕,就尽量提升。如果确实考不到330,就别浪费时间了,尽量把实习、科研和GPA都照顾到。


其次备考时,最核心的不是做题数量,而在于理解和分析。分析比做题更重要,分析完一遍,第二天再分析,过几天再分析一遍,重复看自己的错误是什么。甚至以后求职面试时也可以这样做。


Q3: 现在学的知识很少,实习和科研怕别人不要。那大一时能做什么规划?


这是个好问题。其实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第一份实习和第一份科研很难找。因为他们觉得你没有什么背景。


我建议第一份实习从行业里不知名的公司做起。因为标准比较低。有了第一份实习后,第二份实习就会容易很多。第一份实习不要期望太高,把姿态放低一点。


对于科研,你可以把自己上的课程、课上写的paper展现给教授看。包括申请研究生时,也可以把课上写的文章提交给招生官,作为一个writing sample,它其实间接反映了你的水平。


Q4:申请研究生,留学中介什么时候签约比较好?


首先我没有为中介打广告,我跟中介是没有合作关系的。从没有私心的角度来讲,我认为越早越好。因为越早,他们就能规划得越早,告诉你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情。


如果到大三时签约,就没有时间再让他们给你做规划。所以我建议越早越好。我就是大二与明德立人签约的。


签约后,早期可能一个月左右联系一次,导师看成绩怎么样、规划暑假要做什么。但是到了大三,我们就联系得非常频繁,基本上他们都是主动来找我。


我认为明德立人还是做得非常到位的。规划老师一直联系我,面试前就把所有材料都发给我了。我和文书老师聊得也是非常好。


文书老师不仅在文书方面提供了很多指导,而且在聊天中我学到很多知识,让我对个人、整个行业的理解都有很大提升。


我能申请到这些学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有专业的人领路,着手规划比较早。


End


以上就是完整的分享内容。首先小德先恭喜George同学。


这一路,心酸与苦累并存。好在长线规划后最终收获了心仪院校的橄榄枝,正所谓历经波澜的人生才饶有回味!


希望各位还在路上的申请er们,能够吸取George同学的经验:早日规划,找准领路人,尽力将自己各个方面做到趋近完美,不让申请环节留有遗憾,最终准研究生上岸!



如果你对MPP/MPA项目很感兴趣,想要获取更多信息的话,欢迎随时添加小助手进行咨询!

留学咨询|实习就业|语言培训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
获取专业老师一对一咨询
推荐阅读:
喜讯!「捡漏NYU」,热门申请DDL大延期,5月1日前还能申!
2022战绩 |  博士+1!「全奖直博」斩获TOP14统计项目,制胜法宝绝对是它!
起薪8W+美金!连斩「哥大、康奈尔」,藤校+热门专业,我全都要!
重磅!2022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哈佛、MIT」强势霸榜,NYU取得重要突破...
2022战绩 | 专排TOP5!从陆本到「藤校哥大」高薪项目,这段经历拯救了我!
2022申请季|最强就业领域「DA&DS」,明德学子录取汇总,横扫Top30!
2022战绩|陆本TOP2&英硕,弃高薪互联网大厂,转码攻下「西北大学」!我终于自由了!
爆!2023 U.S.News最佳研究生院排名!8个学院抢疯了!UT Austin成工科最大黑马...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