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2027er:进入藤校,我花了3年时间,只为做好一件事...

2022-12-22

“如果一个女孩进入女校,她就不再会成为观众,而是成为参与者。”这是世界级女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曾说过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今年早申阶段,被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录取的L同学的完美写照。

L同学高中就读于一所女子学校,期间她用自己的方式带领不同族裔的女生“为公平发声”,最终赢得了平等与尊重。

抛开身份差异,她还是每个藤校录取学生的典型代表:

学术表现基本无懈可击:GPA4.4、ACT36、11门AP课程中,除了5门理科课程满分外,她还文理兼修,多门文科课程也都是满分。

同时,她还能用沉着和稳重的态度去面对不确定,敢于内视自我

她的申请过程诠释了美本申请底层逻辑的内核所在。


01、打破传统理工科学生形象,改变规则,敢做高等教育的弄潮儿!

教育似乎存在着“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但L同学的经历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L同学在高中期间就玩起了机器人,她组建了一个拥有少数族裔女生的团体,通过四处拉赞助带领着她们在全美同所有男性学生团队一起比赛。

在整个美国教育系统中,玩机器人和学理工科直接与所有男性群体挂钩

不管是学术资源,还是社会地位,女生在这些领域永远是“缺席”的。

就算能参与其中,为了在专业知识上赶上男性,女性还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去弥补不足。

但是,L同学不仅敢和所有男生一起竞争,还获得了很多奖项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L同学是在吃“理工女”的红利,她的录取是将身份劣势转化了申请优势。

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一大优势。美本录取如此艰难,有这样的优势也是一份运气。

导师让L同学在申请过程中好好把握住这一“运气”,但不能止步于此。

因为机器人项目谁都能做,如何讲好故事,分享哪些故事细节,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

除了和团队一起参加比赛,L同学还将机器人项目分享给第三世界中教育资源困乏的女生,她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进行连结

这小小的一步,让接触不到理工教育资源的女生看到了希望,为有志于进入这个领域的女生扫除了歧视障碍。

此时的L同学更像是时代的弄潮儿,她不仅看见了社会的不公平,还勇敢站出来,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到了更多弱势群体。

这成就了她的独一无二,更让她成为顶尖名校的目标人选。

对美国名校来说,一个高中生所能做的那些事,很难或者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他们在做事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素质和潜力,才是名校最想要考察的内容。这也是L同学能够将运气转化为实力的关键点。经过导师的梳理,L同学在招生官眼中像是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工程师形象

不仅有知识武装自己,还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打破了我们对理工科学生的传统认知。

02、3年只做一件事,这才是真正的研究型学者!

现在整个社会普遍很焦虑,体现在申请中就是很多留学家庭功利心很重,只追求实用价值

参加竞赛是为了获大奖,选择夏校、进行科研是产出论文,展现强大的学术能力...

这种清单式规划让美本申请越来越卷,还没确定方向就跟着别人瞎跑,不仅加剧了无效竞争,更浪费了大量资源。

实际上,要想在某一领域做到真正优秀,体现自己的实力,必须要学会专一,集中精力,做出自己。

而不是去在意自己的履历是否“丰富多彩”。

在导师走进L同学的世界时发现,她定力很足,不顾外界干扰,凭着一腔热血去做着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研究

L同学从九年级开始就一直泡在同一个实验室里。整整3个夏天,走了一批又一批人,到目前为止她还在。

是因为她没有产出吗?并不是,她已经有2篇论文发表了。她完全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完成打卡任务就走,但是她并没有。

前2年,她一直跟着教授参加项目,一起学做研究,了解材料元素,分析化学结构,这些基础工作一步步打开了她的学术研究大门

作为教授助理,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她产出了2篇论文。

现在她又继续往前走,打算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列了研究课题,尝试做可降解塑料替代品的个人实验

这条路走起来非常艰辛,短时间内不仅无法产出实际结果,也完全没有人引导,更没有任何基础。

当然她也可以拿着现有的成就去参加学科竞赛或者向外界展示实验报告来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

但她始终坚守着初衷,做着真正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事

也许此时是漫漫黑夜,可她斗志昂扬,只希望最终的产出能服务到更多人。

现在,每一年都有新的研究生、博士生来到该实验室,仅仅还是高中生的L同学给他们做起了培训,教他们如何使用材料、数据库和设备等

导师非常欣慰的看到,L同学作为一个高中生,就已经拥有了成年人的思想格局,具备了学术研究者的精神,这甚至是很多成年人都无法达到的境界。


03、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太多,如何才能找到最匹配的一个?

看完L同学的这些活动背景,大家可能会好奇她为何会选择化学工程专业。

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生,定专业时,L同学也曾迷茫过。

她参加过高难度的AIME数学竞赛,做过机器人,还在实验室进行了3年的材料研究

所以可供选择的专业非常多,比如数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化学、CS专业等。

导师将她的背景进行串联,经过分析,帮她敲定化学工程,遵行的是一套组合游戏法则。

当然除了本科没有材料工程专业外,上述所有专业,L同学都可以选择,但都不是最匹配、胜算最大的

在所有的活动中,她长达3年连贯性的研究是最能体现她学术热情的

所以专业选择的时候导师就让L同学以这项活动为主要衡量标准。

沿着这条学术路径,纯化学会是最有可能的专业。

但是这就意味着最能展现她实力的数学竞赛和机器人队将毫无用处,而且她还没参加过化学相关竞赛来佐证自己的学术实力。

所以,导师通过排除法和专业知识,最大化利用好她的背景成就,聚焦到了化学工程专业。

短期来看,这样的选择是最匹配申请的结果

长期来看,更是一种投资,因为就算以后L同学想换任何工程或者理科专业,都能轻松实现,而一旦反过来,申请之路就会很难走。

04、文书不是炫成就,它是反人性的过程,敢于揭开伤疤,才能认清自我!

L同学的人格魅力不单单是在活动中打破世俗规则,更是因为在导师的鼓励下,她在主文书中敢于揭开自己的伤疤

能被藤校录取,学生几乎是没有短板的,而要在100%完美的基础上,突破舒适圈再进一步,此时就要懂得“示弱”

文书其实不是展示自己有多优秀,因为这些成就在简历、活动列表中就已经介绍过了。

招生官想看到的是学生流泪、流汗的过程,而不是流完泪和汗后的荣誉

文书写作本质上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因为人总是不愿承认自己失败、痛苦、尴尬、脆弱、自卑的瞬间。

但成长必定会经历这一个破茧成蝶的阶段,只有真正足够强大和成熟,才能直面自我

指导L同学实操的过程中,导师将这套文书写作真经贯穿始终。

在头脑风暴中帮助L同学回忆成长的伤疤,寻找背后的故事,引导她进行情感唤醒,实现主题的升华。

L同学身上的标签很多,除了亚裔、理工女外,她还是为性少数群体呼喊的先驱者。

她也经历过身份认知的萌芽阶段,和很多人一样,她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

在朋友的启发下,她从回避到不逃避,敢于去探究身份问题,回归最真实的自我,内视自己的成长经历。

后来她大胆走进这些群体,倾听他们的心声,领导并扶持了一个性少数群体的教育社团,在这里她帮助社区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主文书中的这段不完美的经历,是L同学自我疗伤的过程,它就像一把斧子,在L同学的内心开出一条道路。

05、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家长和导师是伯乐,引导孩子走得更远!

回看L同学的选校,也是一大亮点。

ED选校是个技术活,很多家庭会存在侥幸心理,录取率这么高,为了不留遗憾,都想冲一冲。

盲目冲刺心理得到了满足,一旦失败,孩子能否承受住压力是一个大问题

选校是一个要懂得取舍的过程,导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去分析,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匹配最佳选择的同时,进行风险管理

早申阶段,L同学对耶鲁和哥大都感兴趣,导师也尊重她的决定,同时告诉她一些决策逻辑:

冲耶鲁不是没有可能,只是确定性不大。早申阶段,我们不能因为不确定性而放弃确定性。从匹配度来看,L同学文理兼修、善于钻研的学术型气质,更适合哥大。

L同学经过深度思考后,最终听从了导师的想法,选择了更有把握的哥大。

L同学的家长本身也非常喜欢哥大,因为它不仅是藤校,地理位置和校友资源都是无形的资产。

但在真正抉择时,家长在保留自己想法的同时,还是主动听从孩子和导师的意见

有人说,名校申请是一个“拼爹”的游戏。

这里的“拼爹”不是贬义,而是指一个家庭的资源和价值观熏陶能够为孩子视野的拓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一路走来,L同学能够无数次打破世俗的限制,理智型家长功不可没而L同学能坚守内心、努力+优秀的背后更离不开家庭的耳濡目染。

这种理智和支持一直贯穿到L同学选校。

 写在最后 

有人把美本申请当作一个终点或者一个近期目标。

整个过程只是为了创建社团、取得大奖、发表论文,学很多门AP,考很高的分数,最后进入一所名校。

但实际上美本申请是一个起点,它是一个把青少年转变为成人的小型演练场。从在这里开始,学生学着进行自我探索,反思自我。

和现在很多焦虑的学生和家长相比,L同学像是一股清流,不骄不躁,一直享受着美本申请的过程

在期间,她不仅取得了世俗的成功,更发现了自我价值。但她的录取值得大家反思:进入藤校没有捷径,没有谁能突然努力一下就能进入藤校。同时,大敌当前稳如山,是因为长期的投入和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最终和导师相互配合,在正确的申请策略下,成功录取只是顺其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