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在留学圈内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梗——“一年英水硕,一生英伦情”。
也有很多人问为什么没有其他“一生XX情”?主要是听起来都不怎么好听,因此“英伦情”成了戏谑留子的象征。
但这句话的背后,是不可置否地说明了留学生活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
对于想申请美本名校的同学来说,学校实力、学术资源、名誉地位等是我们择校时考虑的重点因素;
但在高强度、高密度的留学生活下,“非学术”因素更是让学校生活每个细节都被放大。
大学的魅力不仅存在于图书馆的藏书量或是课堂上与大咖思想碰撞中,更在于它能否成为学生成长的“生态圈”。
选择与自己频率相符、适合自己的学校,也是我们择校时可以考虑的另外一种角度。
Niche发布了2025年「最佳学生生活大学」榜单,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上榜的学校,对评价体系和上榜情况进行分析,看看择校时的另外一种逻辑是什么样的。
01
最佳学生生活大学Top50
普林、哈佛居然没上榜
公立校“翻身”超越私立校
上榜数量高达64%,共32所
该榜单是针对综合性大学的排名,Top50中共有50所学校,其中公立校32所,私立校18所。
这多少令人有点惊喜。
我们常了解的比如综合性排名、学术排名、性价比排名等等,私立大U上榜数量都是遥遥领先于公立校。
而在该份榜单中,公立校占比高达64%,几乎是私立校的2倍,可谓有点“翻身”意味了。
小藤分析,主要是公立校在学生群体构成、学校规模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其评价指标表现更优:
1)公立校本州居民占比高
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好比我们国内南北方生活差异一样;
本地学生多让校园生活更贴近本土社会文化,活动、氛围易契合大众学生需求,自然在满意度更高。
2)公立校规模大
公立校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能依托规模优势打造丰富的学生生活生态,生活场景多元,社团活动及氛围丰富活跃。
连带着周边的配套设施,比如酒吧等也会因服务本地居民更为完善,在 “社交场景等级” 指标中表现更优 。
3)公立校学费相对低
公立校生活成本比起私立校更可控,而且因更面向本州居民,周边配套更贴合普通学生生活需求;
而私立校学费高,部分学生可能因经济压力影响生活体验反馈 。
4)政府支持力度大
公立校体育资源依托州政府支持和庞大校友群,体育活动等级易达标;
另外公立校有普及教育属性,保障本地学生就学,留存率、毕业率受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相对稳定。
而私立校招生选拔性强,学生压力大,留存、毕业率受学生个体差异影响大。
并且私立校经费依赖捐赠、学费,资源投入侧重科研等,在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 “校园环境”“周边区域” 等指标上,未必能全面优于公立校 。
佐治亚大学全美第1,
Top10精彩得难以想象!
全美最佳学生生活NO.1由佐治亚大学获得!
佐治亚大学综排第46名,成立于1785年,其所在的雅典市本身就是以大学为中心的活力小镇,犯罪率较低,本地居民对学生态度友善,颇有点"家外之家"的氛围。
而且这里是R.E.M.、The B-52's等传奇乐队的发源地,酒吧、Livehouse遍布市中心,传统与活力融合于一体。
在调查中有超半数学生对佐治亚大学的评价是“Large, but a close Bulldawg community(规模大,但有紧密社区氛围 )” 。
62%的学生评价社团文化非常丰富,拥有800多个学生组织,而且它是NCAA传统体育强校,十分热衷于体育竞赛,52%的学生觉得校队体育活动是校园生活重要部分 。
在餐饮方面,佐治亚大学拥有5个公共食堂,在《普林斯顿评论》发布的"Best Campus Food"榜单中位列前5。
宿舍楼配备空调、学习室和社交空间,校园巴士免费,拥有大片绿地和休闲去,日常生活的舒适度非常高。
不过玩归玩,搞起学术,佐治亚大学也是很有实力的,毕竟人家被称为“公立常春藤”。
商科、农业与生命科学、新闻学、教育学都是其优势领域,学校拥有有28位罗德学者 ,是美国富布赖特学生学者的 “高产院校” 。
可见,佐治亚大学的整体就读体验感十分高,玩得起学得起,吃好睡好,也怪不得学生们对它的评价如此高。
其次最佳学生生活排名前10的还有:
UCLA、USC、范德堡、阿拉巴马大学、UMich、耶鲁、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UVa。
UCLA和USC都是位于都位于综排Top30的实力强校,教学质量不用多说,学校生活还真不是一个精彩能形容的!
地理位置在加尼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市,西海岸的阳光沙滩,还有好莱坞和硅谷——
课上有大牛教授追着教导知识,课外能去圣莫尼卡海滩冲浪,去好莱坞追星,去逛Getty博物馆,妥妥的国外版“洛杉矶15分钟幸福圈”。
而且学校对学生们的生活质量非常关注。
比如USC耗资7亿的「USC Village」宿舍综合体,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还比如范德堡校园内的Clubs和活动很多,有攀岩、瑜伽、壁球、舞室各种基础设施,步行就可以达到各种参观、服装店等等。
UMich地处一个小镇规模的城市,却拥有着堪比大都市的文化生活品质,拥有多家米其林餐厅,独立书店、唱片店、艺术影院密集,全年举办上百场场音乐节/学术讲座等。
范德堡就读体验
耶鲁内设隐藏酒吧,UVa经常会播放露天电影、有乐队演出等等。
另外前10中的阿拉巴马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虽然综排靠后,但在学生生活排名却分别分列第5、8、9名。
这三所学校的体育文化非常活跃,极大地提升了校园凝聚力和社交活力:
· 阿拉巴马大学的“Crimson Tide”球队是全美顶尖球队,比赛日氛围狂热。
· 俄克拉荷马大学的“Sooners”拥有全美最多的 NCAA 冠军之一。
·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Seminoles”也是ACC联盟的强队。
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些学校的校园生活比想象中还要精彩,怪不得能成为最佳学校生活的Top10。
25所位于综排Top50
没上榜实力强校,各有各的苦
在最佳学生生活排名Top50中,共有25所学校位于综排前50,占总体数量的一半。
私立大学14所,分别有:
USC、范德堡、耶鲁、MIT、莱斯、乔治城、布朗、达特茅斯、杜克、宾大、WashU、斯坦福、哥大和圣母
以上私立大学均位于综排前30,除了前3所位于最佳学生生活排名Top10,其余11所私立校的最佳学生生活排名集中在Top20-Top50之间。
综排前30中共有32所学校,其中私立大U有24所,也就是说,综排前30中有近六成学校的学生生活质量是比较高的。
而没有进入Niche最佳学生生活排名Top50的综排前30私立校有:
普林斯顿、哈佛、加州理工、JHU、西北、芝大、康奈尔、CMU、埃默里、纽大
公立大学11所,分别有:
佐治亚大学、UCLA、UMich、UVa、UT-Austin、UF、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UCSB、俄亥俄州立大学、北卡和UIUC
以上公立校都位于综排前50,其中UCLA、UMich、UVa、UT-Austin、UF、北卡位于综排前30,在最佳学生生活排名中名列前茅。
而没进入Niche最佳学生生活排名Top50的综排前50公立校有:
UCB、UCSD、UCD、佐治亚理工、UCI、罗格斯大学新布朗斯维克分校、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普渡、UW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综排前30的有20所学校,占比近七成,说明综排前30学校不仅实力强,而且在学生生活方面也非常抗打,是我们综合学术因素、非学术因素考虑后,应该重点考虑的择校方向。
而部分位于综排前30或者前50的学校,它们学术实力很好,但并没有进入到Niche最佳学生生活排名Top50。
小藤认为有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术高压,无暇顾及其他
比如加州理工在《普林斯顿评论》的“Students Study the Most”(学生学习最多)榜单中位列第4,根据网上流传的一些数据,称加州理工学生每周平均学习82小时。
芝大以学术严谨著称,在留学圈内评价芝大最经典的就是"Where fun comes to die"(乐趣在此消亡),其严苛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令人“闻风丧胆”,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分数就会挂科。
还有同为理科强校的CMU、佐治亚理工等校,学习强度也是十分高。
2)地理位置的“原罪”
比如康奈尔地处偏远,是“村校”的代表,每年积雪期长达4-5个月,长期的冬天EMO情绪笼罩着,外加交通不便利,娱乐活动少,除了认真学习还是学习。
还有普渡、UW的气候也是挺难受的,西雅图每年降雨150+天,导致季节性抑郁高发。
纽大虽然地处国际大都市纽约,但是生活成本也真的是高,再多钱也不抗造,如此一来,吃饭、住宿、社交不都得省着点。
3)社会治安频发
在没有上榜的综排前50学校中,很多是UC系学校,有UCB、UCSD、UCD等,主要是加州的社会治安问题确实频发。
同在加州地区的UCLA、USC,虽然在最佳学生生活排名第2和第3,但主要是其他方面的表现好拉分了,但治安真的评分不太好,UCLA为B-,USC只有C+。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的资源配置不到位,比如哈佛的宿舍空调普及率还是不够,埃默里每天像在军训拉练,食堂主打一个白人饭,让学生们“怨气连天”......
25所学校位于综排后50
部分学校专业领域表现优秀
还有另外25所上榜的学校位于综排后50,其中:
综排50-100名的有12所: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迈阿密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德州农工大学、杜兰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南卫理公会大学、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爱荷华大学、克莱姆森大学
除了迈阿密大学、杜兰大学和南卫理公会大学是私立校,其余都是公立校,这部分学校虽然综排排名靠后,但挺多大家并不陌生。
比如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气象学、影视艺术、犯罪学在全美前列,是全美唯一拥有国家强磁场实验室的大学。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商科、石油工程也是在全美名列前茅,而且今年还宣布开设独立的AI本科课程,是全美为数不多有这样资源的学校。
还有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爱荷华大学的商科全美第9和27名,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工程学、CS院全美前30等。
......
这类学校的学术特点主要是在某一专业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实力,甚至有的专业排名比综排前30,乃至综排前50的学校还要强。
如果大家觉得头部的顶级名校比较难够得着,不妨可以考虑一些在专业领域表现突出的学校,而且这部分学校的学生生活质量还高。
综排100-200名的有13所:
阿拉巴马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奥本大学、密西西比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得克萨斯克里斯汀大学、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詹姆斯・麦迪逊大学、辛辛那提大学、堪萨斯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阿肯色大学
除了得克萨斯克里斯汀大学是私立大学,其余都是公立校。
这部分学校的学生生活质量也表现出色,阿拉巴马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奥本大学、密西西比大学、中佛罗里达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得克萨斯克里斯汀大学这几所能能排到前30。
如果由于综合排名比较靠后,不属于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择校目标,小藤就不做过多叙述。
02
学生生活 VS 综合实力
应该如何择校?
由此可见,影响学生生活体验的因素还是非常复杂,学术实力好的学校不一定就轻而易举地获得学生们的心。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Niche的评价体系中,公立校的学生生活排名上榜学校数量多,而且很多学校名列前茅,甚至有些综排100后的学校排名比藤校还要高。
但我们也能发现很多公立校其实并不在我们的目标范围内。毕竟择校也不是仅仅看哪所学校更好玩、住得更舒服,而是需要结合教学质量、未来的职业发展来看,
总体而言,综排前30学校实力还是很强,起码没有“过于丢脸”,在这背后是名校们的「超强控场能力」——
在学术严谨性、生活便利度、文化沉浸感和情感归属感之间达到了平衡。
因此在综合实力和学生生活之间,并非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并不是只能选择其中一方,就抛弃另外一方;
而想要实现“鱼与熊掌兼得”,就需要聚焦于各方平衡的学校才能实现最终效果最大化。
因此小藤给大家的建议是:
综排Top50学校大家可以着重考虑,尤其是综排Top30学校在硬软件方面的保障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优先还是先考虑综排Top30学校。
如果想竞争压力较小,考虑排名靠后的一些学校,同时兼顾留学体验、生活质量的,那么综排50-100名某些专业领域突出的学校也可以重点考虑。
03
Niche评价体系
四大维度10个指标
一千个人就有对“学校生活”有一千种不同看法,全美这么多所高校一起PK,对于“好”需要有客观可量化的标准。
Niche评价体系中认为的“好”是什么样子的呢?
能从什么角度去评价校园生活质量?
Niche的“最佳学生生活大学” 排名依据学生评价和美国教育部统计数据,从10大指标进行多维评价。
“最具话语权群体”评价。
在该指标体系中,权重最高是25%的“学生生活的学生调查” 。很多学校能说的“辉煌事迹”,不能说的“小道消息”,学生都是最前线的“吃瓜群众”及直接参与者。
因此该指标能直接体现学生们对校园文化契合度、生活满意度最真实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Niche排名和其他机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Niche十分关注调查者的数据,因此也被称为“美国高校大众点评”。
校园社交和活力的多元程度评价
占比第二高的是15%的“社交场景等级”,大学不仅仅只是去学知识,也是一个小型社交成长场域。
这一指标聚焦于校园社交生态,结合酒吧可及性与夜生活调查,既考量校园周边配套对社交的支撑,也反映学生课余社交活跃度。
另外还有占比10%的“体育活动等级”,从竞技成绩、资源投入与学生参与感切入,是校园活力与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 。
校园内外环境的全方位评价
10%的“校园环境等级”聚焦于硬件配套设施,餐饮、住宿质量是学生日常高频接触的生活基础,能体现出校园生活舒适度与便捷性。
而10%的“周边区域等级”、5%的“安全等级”则是延伸至校园 “外部生活圈”。
比如有的学生不住宿舍而是选择在外租房,那么就涉及到租金成本问题,另外国外的枪击案层出不穷,社会治安状况是考虑的必需重点。
教育质量和校园氛围评价
毕竟我们上大学的主线还是追求高质量的教育,Niche在该评价指标中并没完全抛弃这一维度的评价。
有学生留存率、毕业率的指标。从“留人”与 “育人” 角度,隐性反映教育质量。
学生愿意留校,说明学校在教学、支持服务等方面获认可;高毕业率则体现教学成效与学业支持到位,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大学教育效能的关键体现 。
另外还有“多样性等级”聚焦校园文化包容度,种族构成、国际学生比例等维度,反映塑造多元文化交融环境的程度。
综上,Niche这套指标体系从学生主观体验出发,覆盖社交、环境、教育、安全等多元维度,可看性是非常高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