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低分高录!2人转到藤校哥大!陆本GPA3.6录进UMich、纽大…

2025-02-12

不管是本新申请,还是本科转学申请,大家都对一种录取备受关注——低分高录!

GPA等分数没有达到录取学校的平均水平,却神奇地被录取了。

在我们过往的案例中,通过孩子的不懈坚持和导师的耐心规划确实斩获了特别多低分高录的offer。

今天小藤就给大家介绍几个低分高录的案例。


01、大一GPA3.6勇闯UMich

Ta靠三步从国内转进美国T30!

毫不凡尔赛地说,每年我们转学录取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概率,可以达到学校整体录取率的两倍,为60-70%。


从过往的案例看,我们绝大多数转进UMich的孩子背景条件都十分不错,清一色GPA4.0/GPA3.9、托福110+/托福105+。

但从小藤放的战绩图可能会发现,来自香港某大学的P同学是个十分扎眼的存在,国内娃居然靠着GPA3.6进了UMich受欢迎的神经科学专业!


最致命的是P同学是大一转学。

对转学很熟悉的家庭肯定都知道,大一转学是高手的角斗场,光是硬性条件就能刷掉一大波人。

P同学以3.6+的GPA申请密歇根安娜堡根本不占优势。

就连P同学自己提出要大一转学时,都是怯怯懦懦的。

Ta也很担心这样的成绩会影响录取,还说根本不抱希望,尤其是大一转学,学校一般要求都会严格很高。

Ta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转学的必要性。

最后P同学是如何冲刺进了UMich的呢?


首先是,导师不断地给P同学做心理建设。


面对低GPA,导师并没有畏难,而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让Ta相信在转学过程中,实力重要,信心更重要,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才有机会!


在心里建设的过程中,P同学也真情流露地向导师说明了自己的转学原因。


P同学同样因为专业问题而走上了转学之路的。


P同学对神经科学感兴趣,尤其是研究ADHD。


这个领域在现在特别受关注,不少孩子患上了ADHD,P同学特别想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年纪轻轻的孩子就走上了这条路。


但P同学所在的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课程设置十分固定,都是些基础的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的课程,没有更多选课的自由,而且神经科学相关的课程也很少。


于是导师就鼓励P同学放下内心的怀疑,大胆向梦想前进。



其次,扬长避短与合理规划以及高效执行。


接手P同学后,导师先让Ta保持GPA,只要成绩不下滑,就能向招生官表明自己一直在前进的路上,而不是陷在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上自怨自哀。


导师还在暑假时,给Ta安排了明德立人内部的定制科研项目,提升Ta的学术实力。


幸运的是,P同学的定制科研论文还得到了发表。


同时,导师也指导P同学在大学期间如何参与活动以及参加哪些活动来增加Ta的多元化。


比如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heartfire等志愿者的活动来展现Ta对社区的关心和贡献,也让Ta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


最终在导师合理规划和P同学的高效执行下,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国内体制转进美国Top25名校的梦想!


最终在导师合理规划和P同学的高效执行下,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国内转进了美国名校的梦想!


更是揽获了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里士满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凯斯西储5所学校。


能获得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青睐,P同学格外惊喜。


02、陆本GPA3.6拿下纽大工程学院offer,3.5进了纽大热门传媒!

明德学员除了在密歇根安娜堡分校中崭露头角,这些年在纽约大学的录取中也收获颇丰。

比如在2023Fall申请季中,就有5位明德学员拿下了NYU的转学Offer,过往还有更多案例。


和上文提到的P同学一样,在纽约大学录取清一色GPA4.0、GPA3.9的时候,C同拿着GPA3.6、托福100分的低分进了纽约大学竞争超激烈的工程学院。

除了纽约大学之外,C同学还收到了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的offer。


于此同时,C同学还在加拿大申请中大放异彩,收获了两位大将:加拿大地区排名第一的多伦多大学以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offer。


纽约大学的转学申请竞争非常激烈,招生官很看重申请者的学术成绩。


申请多伦多大学虽没有文书要求,但需要参加会考、高考以及成绩认证,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也非常高。


为什么C同学能拿到这两所知名度极高的大学转学offer?


很重要的一点是,虽然C同学的GPA只有3.6+,但是Ta所在学校的GPA含金量非常高,学校压分严重,GPA3.6+已经属于是中上等的水平。


所以在递交成绩单时,导师也在申请材料中做了说明来证明C同学的实力。


拿到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等的录取,也是学校对C同学背景实力的高度认可!



除了C同学,我们过往还有从美本Top80学校转进了NYU经济学的孩子,Ta的学历名次足足上升了40多!


这位学生是大一寒假找到明德立人的。


Ta大一上学期有所放松,个人规划不强,导致2门课都是C,GPA只有3.2。


理论上,这样的分数很难申到排名更高的大学。


规划时,导师建议学生与学校沟通,大一春季学期重修这2门课程,同时完成常规的4门课程。


因为要保质保量完成6门课程,学习压力大,也很考验学生的执行力。


所以导师会定期跟学生沟通,通过语音的方式检查进度,了解作业、出勤和考试情况。


10月份递交春季转学申请时,Ta的GPA已经提升到了3.6,最终也拿到满意的录取结果!


C同学和P同学的GPA通过努力均达到了3.6,但录取到纽约大学传媒专业的L同学GPA3.5+,也没托福,只用多邻国成绩做了代替,甚至连SAT、AP均没有,更是就读于陆本!


Ta在大学期间还患上了暴食症和躁郁症,休学了四个学期,就连学校都不给办发学位证。


L同学之所以能在弱势极度明显的情况下拿到纽约大学大热的传媒专业,也跟Ta极强的学术能力有关。


L同学虽是陆本,GPA也不高,但Ta的学校知名度很高,而且Ta在大学期间,多次获得了学业优秀奖、新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奖,并去参加了牛津大学寒假学术交流项目,这足以证明Ta的学术潜力。


同时L同学也运营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还参加过经济热点分析大赛,在银行和医药配件公司实习过。


L同学还是一个热心公益的人,在校期间多次参加扶贫和支教活动,极大展现了其对社会的关注。


在大学期间,Ta也发现自己更擅长和享受传媒相关课程,之后通过各种研究培训实践更加确定向往往传媒领域发展。


而Ta所在的本科没有传媒专业,相关课程和资源有限,为了更好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准备,Ta做出了转学之举。


最终也凭借丰富的活动和学术潜力,转学进了纽约大学传媒专业。



整体来看,这三位同学均是GPA来看起来低,但深入到孩子自身,他们的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可见低分高录也是有前提条件的。

03、GPA3.6从港城大卷进UIUC、OSU。

更有GPA3.2连获4所大学!


再给大家分享几个低GPA被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抢着要的案例。


一个是国内就读的Z同学。


Z同学对美国文化持有探索的欲望,从小就热爱打篮球,还喜欢黑人说唱,一直梦想去美国读书。


但Ta所在的省缺乏国际教育知识普及,本科申请时就随波逐流参加高考,去到了香港城市大学。


实际上,Ta一直没有放弃去美国读书的信念,在被港城市录取之前,Z同学就已经自行在摸索如何申请。


一开始Ta想的是在港城市读完四年本科,再去美国读研究生,但跟美国的朋友交流后才知道,如果想留在美国或是去美国申研,美本的经历会更有优势。


另外,港城市因为存在教职工不办事的不愉快经历、以及自己想换专业,都更加速了Ta想要转学到美国的念头。


刚进入港城市的时候,Z同学选择的是机械工程专业,后来上了课才知道涉及到绘图,再加上香港金融发达,所以Ta毅然从工程换到了商科经济。


然而真正学了商科,做过实习才知道,商学院学到的知识都很虚,根本无法用,所以Ta又后悔当初没有坚持学工科。


种种原因加持,Ta签约了明德,正式开启了转学之旅。


Ta的各项实力都还不错,发表过论文,是香港城市大学年度状元,也是香港内地大学生篮球联赛前25%四等奖、校级年度最佳班长,领导力很强。


虽然GPA看起来只有3.6,但港城市压分严重,实际上这样的成绩已经排在了年级前列。


最后也成功被罗格斯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工科录取。


Z同学的转学之旅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校内论文课老师打了C、邮寄成绩单却被学校工作人员弄丢...


但Ta一直化激愤为动力,及时与导师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督促自己提升,尽快离开不适合的环境,结果Ta不负众望去到了心心念念的美国名校。



H同学:录取UIUC数学

另外一个学员是H同学,Ta来自国内某双非院校的H同学就斩获了UIUC数学专业春季转学录取,这也是2023年业内首枚转学Offer


除了UIUC,H同学还拿到了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匹茨堡大学。


但这么多offer的背后,H同学GPA还不到3.3。


而且在某T50大学Immerse项目就读,但是Ta没通过考核,不能进学校的大一学习,只能选择GAP了半年。


好在H同学兴趣广泛,是个十项全能选手,既能下围棋,画画,唱Rap,还在哲学社、羽毛球队、篮球队。


在学术方面的探索也十分多,Ta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学到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的知识,但Ta所在的学校设置有限,无法满足H同学想更深度学习的需求。


于是在规划转学的时候,Ta去参加了杜克大学的夏校,还进行了中科院科研榫卯结构的现代应用,这显然很好的验证了H同学在学术方面的实力。



Z同学:拿到OSU和双子城两offer


还有一个Z同学。


Ta来自美国本科Top100以后的大学,Ta的GPA比较低,22fall学期一度下滑至1.4+。


接手Z同学之后,导师一直叮嘱孩子保住GPA,尽全力提升硬件成绩,这是一切申请的基础。


Z同学也很努力,虽然最终的分数没有达到特别高的水平,GPA只有2.9,但是它可以向学校表明孩子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同时导师用巧妙的方式解释了成绩下滑的原因,使招生官相信学生能力还是在线的,只是客观原因导致成绩下滑。


除了让孩子保住GPA,导师还帮助孩子梳理现有活动来确定专业选择方向。


Z同学在转学前还未确定自己想转的专业。


多次沟通后,导师了解到孩子之前上过数学相关的课程,所以导师就跟孩子协商敲定专业方向为数学。


并在多次头脑风暴中,不断挖掘孩子过往经历,又在文书中表现了孩子个性特色和学术潜力以及转学的紧迫性。


最后顺利拿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这2所大学的转学录取通知。



04、GAP创业多年转学,GPA3.7进了藤校哥大!


再给大家分享两个GPA3.7的学员案例,他们成绩看起来还不错,但从录取的学校角度而言,完全是低分高录。


Y同学:哥大生物化学专业


高中毕业后,Y同学拒掉两所英国大学的offer,开始了自己长达7年的创业。


在这7年里,她完成了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高中生,到4家美容店的创始人的身份转变。


但就像当年她放弃入学去创业一样,这次她又走了一条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路——再次入学。


因为GAP时间过长,她只申上一所没有任何名气的学校。一生都在“折腾”的Y同学找到我们,提出她想要转学的需求。


GPA、托福没有优势,背景院校也无法提供任何资源,这个条件转藤校的难度根本不亚于她当年的创业。


但好在我们发现哥大为生源多样化专门开设的General Studies学院,这个学院的学生背景都是大学期间或高中毕业后至少GAP了一年,非常匹配Y同学需求。


在硬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选择扬长避短,在文书和活动背景上下狠劲。


在我们的帮助下,Y同学克服了多年脱离学校的生涩感,非常有规划有目的性地完成选课和科研设计。


在主文书里,她写了自己GAP 7年的背景,也写了这7年来创业的经历和感受。


这一路走来,没有人比她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W同学:哥大GS学院经济专业



W同学大学GPA只有3.72,雅思7.0。


Ta在OSU金融数学读完大二后就开始了创业,Gap了三年。


在此期间已经转学申请过3次,经历过多次失败和不如意后,最后找到我们明德做转学申请。


在最开始也有考虑春季申请,但由于时间紧张,雅思没考出来,就放弃了春季申请。


在秋季选校阶段我们也是经历了多次沟通和协商,放弃商学院选择了经济,在众多优秀学校项目中推荐了非常适合Ta的哥大GS。


在此之前对于Ta来说,哥大是遥不可及的,但当W同学第一次听说哥大的GS后,就觉得这个项目太适合Ta了。


当然,申请并没那么顺利,前期雅思考了好几次还是6.5,当时还商量着来年春季接着申请呢。


但好在W同学并没有放弃,终于在最后关头,3月底考出了7.0,我们赶紧给申请的所有学校递交了7.0的雅思,哥大也顺利递交。


W同学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努力不会被辜负, 付出终有回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W同学能打动招生官也是因为其出色的创业经历。



W同学和Y同学都录取到的是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学院。


哥大通识教育学院是哥大直属的3所本科学院之一,主要向非传统学生(即学业停止达到或超过一年的学生,或是修读双学位的学生)提供其传统的本科学位项目


所以这两位低分高录、非同寻常的录取案例,实际上既是孩子努力和导师的规划起了作用,也是稳稳把握住了学校的录取偏好。


「写在最后」


低分高录本质是个伪命题,美本申请中并不存在低分高录,多数看起来分数很不占优势的孩子,一定在某些地方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转学也是美本申请的一环,美国大学注重的是综合评估,即便是转学更看重学术实力,也不仅仅是从GPA这单一指标来衡量,而是全方位考虑。


所以以后看到 低分高录的案例,请一定要反问一句,他们没有好的硬性分数,但他们有什么?


美本转学规划方案免费制定!

9年+转学申请经验导师1V1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