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UCLA最吸引人的魔力——
可以用小C学姐的话来讲
“这个是最真实的就读体验”
⬇️⬇️⬇️
有着明媚阳光的UCLA,校训就是:“Let There Be Light”(要有光)。
而UCLA也像光之源一样吸引着众多闪闪发光的学生去到洛杉矶,让Ta们在那里变得愈来愈亮眼!
明德这几年就有12名学员去到UCLA,今天小藤就与大家分享其中4位熠熠发光的孩子,他们的申请背景确实也值得一看再看。
(由于个人原因,其中有3位学员不便透露个人信息)
学生背景
✅录取专业:
数学
✅硬件背景:
· TOEFL:110+
· GPA:96+/100
· SAT:1500+
✅活动:
· 国家数学建模挑战赛-全球决赛(IMMC)
· 欧几里得前5%-25%
· 两篇科研论文发表(包括明德定制科研)
· AwesomeMath数学营
· 带领三人组建立模拟物理实验的虚拟平台
· 举办传统的年度迎新仪式、体育活动和艺术节目
小L是一个极度热爱数学、情绪超级稳定的学生,被导师称为“天生的领导者”,11年级下才来到明德,Ta可以说是Deadline达人,做事绝不拖延,目标感极强。
GPA4.0+、托福110+,活动上深化空间非常多,对数学有着极强的热爱,细分的方向偏应用数学。
导师就给Ta在夏校、竞赛和科研方面进行发力,主要分为:
1. 竞赛:
这个学生不仅能拿大奖——欧几里得的前5%-25%,更能handle住团队队伍。
2. 活动:
Ta自学新知识,负责做数据分析、数学方法和模型构建,还要作为团队leader去分配队员任务。
11年级暑假,Ta申请了AwesomeMath夏令营(这个营的难度比三大数学营难度低一些,属于第二梯队难度),在这个夏校里,L同学每周都要花60个小时,共三周时间投入其中,参加这个夏校的整体时间和含金量性价比上都让Ta得到了充分锻炼。
3. 科研:
还和普林斯顿的导师一起做定制科研,完成两篇研究论文,11年级速度完成两篇论文的发表。
L同学是个天生的领导者,手握10+个领导力活动:
Ta会收集学生意见、会为学生利益和学校battle并进行制度的创新改革,会组织国际部和普高部的合作……作为校方和学生群体之间的“调停者”,做好上传下达。
Ta还会为热爱动物的人搭建沟通平台。
……
导师就帮助L同学在这些活动列表中深挖这些活动的侧重点,重点突出学生在想法、执行、沟通等方面的个人特色。
当时L同学总共申请了24所学校,大大小小文书有七十多篇的巨量情况下,Ta也丝毫没有畏难情绪,没有拖延和抱怨,反而是一股劲地冲,在凌晨一两点的时候,也能保持沟通,及时响应文书的修改并快速反馈!
L同学的天赋、不可复制的特色之处 :
这个自驱力很强的学生,很少浪费时间在负面情绪的内耗上,Ta的
父母也是十足配合导师们,让学生和导师在申请过程中能放开了去申请、去进行更多随机应变的调整!
这些对L同学后期能更大概率冲进UCLA,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生背景
✅录取专业:
数据科学
✅硬件背景:
· TOEFL:105+
· GPA:96+
· 8门AP:多数科目都是满分
✅活动:
· 学术论文4篇
· 欧几里得前20%
· NEC前10%
· 物理碗荣誉
· 小区排球社社长
在23Fall申请季的尾声被打捞——录取UCLA,小C同学这个offer,当时可谓非常的惊喜!
把托福从首次考试的37分提到后来的109分,从体制内无缝转轨国际部;
从起初的高一全英文授课堪比“盲人摸象”,被父亲施压“托福考不上90,就退出国际部”。
小学到初中一直都能不费吹灰之力成为“领头羊”,到后期却体验到“凤尾”的失落感……
那么,这个学生在拿到UCLA录取前,都经历过哪些至暗和高光时刻?
Ta当时做的活动每个领域都沾一点小成绩,但没有深入的大奖。
1. 托福&AP选课:
高一寒假的拼搏,托福达到96分;奋斗到了高二托福才冲到100分的标准线。
在高二选课时,选择了偏数据分析的经济学,而非偏理论的专业方向,选了两门经济学课程(宏观+微观)。
在所有人都劝退选修生物课程时,一根筋执意选AP生物。
没想到,一心投入AP考试准备之后,考试却取消了……
高二下学期的时候,Ta就决定找中介,让小C这个因为各方面意外情况的出现而正在偏离航线的“飞机”,赶快“加固硬件”,确保“安全着陆”Ta心目中的梦校UCLA。
于是这个时候小C就找到了明德。
当时导师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便建议Ta在高三的时候坚持挑战全新的AP课程,于是Ta就在当时又选了四门全新的AP课程,通过削减课业压力、不留作业来减轻申请压力。
当时Ta做的最大胆的一个决定就是,临时改变专业方向。
也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各种杂乱的活动中,导师发现Ta做的大多数都是数据分析处理的工作,而且Ta对数据非常敏锐,总会精准切中数据要害并发现其中的异常。
2. 论文:
而且这个学生的活动和论文,都是围绕数据展开的。
不论是从二手服装市场的调研,还是商店倒闭原因的分析,再到人工智能的发展,罗马倒闭原因的金融量化分析等等,都体现出这个学生对数据的有效收集和分析能力。
于是导师就跟Ta建议做最擅长的事情,最后确定了申请专业——数据科学!
在高三那种大压力的情况下,还坚持挑战全新的AP课程,最后拿到8门AP课程五个5分,三个4分,充分证明了这个孩子强大的抗压能力、及高效的学习能力。
3. 推荐信:
这个学生申上UCLA的最大的一个亮点是——两封非常走心的推荐信。
推荐老师在信中实话实话,讲出了这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很多实际情况,不论学习过程中的失败还是小有成就,全篇不是虚空的套话,这样的信反而直观反映出小C的真实。
付出百分两百努力的小C,关键的DDL时刻终于被幸运女神眷顾!
放榜季的ED阶段,多次失败让Ta产生很大的落寞,当时也在导师的帮助下调整好心态,在ED2和RD阶段拿下十枚offer,但其中都没有Ta最想去的UCLA!
RD进入尾声、Ta都不抱希望的时候,导师突然看到这个孩子拿到了UCLA waitlist 的offer。
Ta兴奋极了,非常重视这个机会,赶紧和导师一起精心构思了love letter,让这个waitlist功能最大化,最后真的如愿录了。
可见申请中处处都是科学夹杂着玄学,这个孩子就是在一切看似不可能之中,录进了UCLA!
学生背景
✅录取专业:
商业经济
✅硬件背景:
· TOEFL:105+
· GPA:90+/100
✅活动:
· 布朗夏校
· 校商业女性社团主席
· 非盈利组织青年大使
· 当地政治会议议会成员&开发、评估政策规划成员
· 校身心健康社团联合负责人
· 当地基督教会核心学生领导人
申请季开始前的暑假,L同学来到明德。
导师和Ta第一次沟通后,了解到Ta很喜欢经济学、商科。
在当时,L同学只是学了学校基础的经济学课程,没有经济学相关的活动背景,甚至没有学习经济学专业相关的AP课程。
导师就帮Ta调查搜集了很多资料,从校内校外、当地资源等各方面,给L同学做了系统全面的规划。
L同学在导师的建议下,在12年级的关头报了AP宏微观经济课程,也在校内社团、校外活动、夏校、科研等方面积极地行动起来:
1. 活动:
不仅参加竞选成功学校商业女性社团的主席职位
还成为当地非盈利组织的青年大使,成为当地政治会议的成员代表。
Ta还是学校身心健康社团的联合负责人,在11年级的暑假到12年级初,完成很多的调研工作,整合手头资源,提交材料申请。
2. 夏校:
被布朗夏校录取后,成功学习行为经济学之类的课程;
3. 科研:
并开始做科研项目,到了12年级成功发表相关论文。
当时L同学用UBC商学院作为保底校,ED选择冲刺宾大沃顿,最终靠着3门AP拿到UCLA商业经济专业offer。
学生背景
✅录取专业:
经济
✅硬件背景:
· TOEFL:110+
· 6门AP
✅活动:
· NEC竞赛得奖
· 创办经济社、组织义卖活动
· 组织跨校大型辩论赛&相关论坛
· 担任校级传媒栏目的总策划,负责校抖音、B站等账号
被梦校埃默里脆拒后,自认为不算拔尖的J同学,offer一封接一封,在11个录取里面选择了最爱的UCLA。
Ta说自己没有“镶金边”的活动,却为学校打开了很多的“新局面”:
1. 活动:
不仅创办了经济社,还创立了义卖活动,组织了跨校的辩论赛和相关论坛。
担任校级传媒栏目的总策划,经营学校的很多新媒体平台账号运营,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在导师的建议下,Ta学习了加州暑期学分课程,期间学习的数据科学内容和Python相关知识,这也为Ta后期撰写市场营销相关的英文论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 竞赛:
在竞赛方面,参加了NEC并获得了较好的名次;在含金量不算高的演讲写作比赛中,也全情付出,主动参与。
跟导师一起上学校官网了解专业信息,并用排除法选出了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找到自己真正愿意长期“研究”的领域方向。
ED阶段,因为被最爱的埃默里拒绝后,才在这个“受挫”中意识到自己“咋咋呼呼”的性格其实并不适合Emory。
作为二线城市普高国际部的学生,用托福110+、6门AP冲进竞争激烈的大公校决赛圈。
3. 选课&文书:
其实这个J同学很擅长的一件事就是AP选课上的“文理兼备”,平衡的选课策略,让Ta的知识体系足够完善。
写文书更是让性格很倔的Ta跟自己死磕,并在煎熬的过程中反复地磨文书,在【逼自己一把】的状态中,导师一直给Ta提供情绪价值,最后一起和Ta熬出了最满意的一版文书!
J同学在整个申请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懂得提早规划,这也让Ta成功规避“高分低录”的情况,拿到11个offer后,选择了最爱的UCLA!
写在最后
不论是什么成功学,其中都会提到一个字“稳”。
从心态上的“稳”,到实际操作中的“稳”,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行稳致远的境界。
而这四位录取UCLA的明德学员都统一做到了这一点,不论是从最开始的规划,文书的磨合,活动的选择……都能保持好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
这并非巧合,而是一件事能否做成功的“定律”。而美本申请的过程就是对一个人的历练,谁能稳到最后,谁就稳赢!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25Fall 早申下车学生背景或美本申请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