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宾大毕业的“藤校收割机”导师Nancy曾跟我们分享道:
耶鲁在几个藤校中,就像一个沉稳的科学家;
更喜欢有思想深度、能踏踏实实潜心搞学术的人;
不论文科 or 理科,都很看重具备人文情怀的孩子。
Nancy导师就带出过一个SAT不到1500、从0打造的藤校苗子,最后录取了耶鲁。
这个学生就是人文气息非常重的小孩,比如Ta从4、5岁就开始拉小提琴,12年级的时候成为当地青少年交响乐团的首席。
戳戳可看:
耶鲁2026er申请季全历程:两年规划,从0打造一个「藤校申请者」!
耶鲁2026er:用2天复盘完整个申请,我总结了这10条「申请建议」
此外,我们另外还有学员也拿下耶鲁的录取!
而在2025Fall,Nancy导师再次带出一个录进耶鲁的学生——S同学。
· 这个学生坦言自己是被耶鲁大学「对科学研究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独特重视」所吸引;
· 更是能在「耶鲁学生环境联盟和耶鲁女科学家组织(WISAY)」中找到归属感,从而激励Ta卯足劲致力于为“科学界女性群体”做出贡献而努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被耶鲁录取的“考了10+门AP、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笔杆子超硬、文理双强、有趣又有料”的学生背景!
*为了方便理解,下文以学生导师的口吻进行叙述。
学生档案
录取专业:化学
硬件背景:
GPA:4.6+/5
AP:10+门
竞赛奖项:
· 美国国家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半决赛
· 艺术比赛优秀奖
· 哈佛国际评论学术写作竞赛铜牌
· 数学竞赛金奖
活动:
· 志愿者团队创始人兼主席,建设网站和社交平台
· 少数民族方言翻译创始人
· 环境化学课程学院:斯坦福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环境化学课程
· 顶尖写作夏校经历
· 校化学俱乐部主席
· 旅游公众号兼职编辑
S同学会被耶鲁大学REA录取,其实蛮在我们的意料中的。
来明德的时候,这个孩子的硬件成绩已经是非常优秀,GPA基本都能稳坐年级前三。
Ta有10+门AP的成绩,GPA4.6+/5,有特色的活动列表也是填得满满当当。
而且标化只考了一次,拿到1550分后就没再刷分了。
当时这个孩子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特点非常鲜明——
<br/>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经历,浓厚的人文意识和情怀,这也成为我们之后为Ta定位耶鲁的关键点。
而且Ta的目标也非常明确——r/>
专攻环境化学领域,在各方面都能做到自己的最高水平。
热爱化学,丰富的实验室经历,
给Ta梳理活动,贴切化学申请形象!
S同学虽然没有出类拔萃的竞赛大奖,但是这丝毫不影响Ta突出的研究能力。顶尖的Lab夏校,和每个暑假都泡在实验室做项目的经历,让Ta在化学方面的研究做到了高中生的天花板水平。
不过,这个孩子在申请临近的时候,对于自己的专业选择有过一番纠结。
虽然Ta的活动其实很明显地指向化学,但是Ta担心直接硬刚传统理工科(化学或者化工),都会面临更激烈的挑战,尤其对手很有可能都有竞赛奖项,在自己没有突出奖项的情况下很难突出重围。
当时学生和家长一起提出几个所谓的曲线救国的方案,想走环境科学/工程,觉得这个赛道不是那么硬核的理工科可能竞争更小,但都被我劝退了,我让Ta坚定地走自己喜欢的化学。
因为我多年的申请经验,让我很确定Ta的能力足以让Ta去硬碰硬,只是申请化学的策略和形象需要从长计议,放大自己的特点。
有时候,最后时刻选择曲线救国反而会让自己的形象变得不伦不类。
达成一致申请化学之后,我们就开始了对申请形象的树立,这么一个基础理科怎么样才能整理出申请者的特点,成了我们工作的重点。
经过访谈和梳理,我们首先在文书材料中把Ta对化学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出Ta主要成就集中在环境化学、材料化学和食品化学,让他们对化学的热爱能具象化到每个领域,比笼统地说喜欢化学让人印象更清晰。
其次,我们让Ta在每个领域都做出跟社区相关的活动,让Ta之前的研究都在社区得到应用和延伸,从而体现出这个孩子的“影响力”和“学以致用”的特点。
参加高含量夏校,还得写文书,
一小时掰成两小时用
此外,S同学还参加了好几个顶级的夏校,Ta完成了两个顶尖的夏校项目(一个是Simons,一个是IFSS Inspiring Future Scientists through Shadowing (IFSS)。
在全员几乎皆是研究生的团队中,Ta作为为数不多的一个高中生,去学习环境污染和解决方法。
所以这个孩子白天要在实验室忙,晚上就加班加点自学很多东西,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排期非常的满,能熬下来非常不容易。
这个项目课题涉及到环境化学部分,当时申请的人有1250人,最后只有40多人被录取,录取率很低;而且Ta参加的同时,还要写文书,工作量其实非常大。
S同学能进去做项目并坚持下来并做出成果,可见Ta在同龄人中实力真的很强。
除了在科研方面的实力过硬,S同学还是人文情怀很深的孩子。
做得了理科的研究,也特别喜好人文的东西。
将少数民族 身份优势最大化利用,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并实现文化传播使命
S同学作为少数民族,我当时就建议Ta可以充分利用起这个身份优势,去做一些相关的活动。
这个学生了解到家乡有很多只会说少数民族方言的老人,如果不懂方言就无法和他们交流,而且少数民族方言比较难懂,会影响到民族和外界的交流,有一定coding基础的S同学,就想到当下的一些语言翻译软件。
于是便立马开始研究起少数民族方言翻译模型的构建,把地方的语言翻译成普通话,建立一个语料库,设计一个个英文进行少数民族的方言翻译,这既能加强少数民族群体对外的交流沟通,也能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
此外,S同学还每周为80多名少数民族儿童举办在线英语课程,这两点都成为Ta背景中非常大的一个亮点。
笔杆子够硬,能文也能武,
3年时间,从队员成长为主心骨!
在学术研究上是一把好手,这个学生还能妙笔生花,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得了HIR哈佛评论写作的铜奖。
喜欢文学写作的Ta,脑海里总能跑出很多的故事,暑假参加了爱荷华写作营,笔耕不辍写下10+篇essay,最终拿到A+的成绩,这是一些文科生也达不到的水平。
不仅写小说,Ta还为一些新媒体平台攥写文章;
喜好旅游,却不仅仅只是随大流地走走看看,而是把游玩的地方风光和背后的历史故事,用精巧的文字组合,写出一篇篇非常有故事感、可读性很强的文章,还创下个人单篇文章15W+的阅读量。
这个孩子能文也能武,从9年级加入学校网球队后,在团队里参加组织训练、筹款、比赛和各类活动,到12年级终于成长团队队长,担起「顶天柱」的角色。
现在回想S同学的申请过程,其实有很多的曲曲折折。
不论是在研究少数民族方言翻译模型时候的卡壳,还是在参与科研项目中那些深夜跟自己死磕的瞬间,有很多不好熬的时光,也见过这个孩子犯难的那些样子。
但不论是到了一个多大的关卡,S同学最后都能让你对Ta“刮目相看”。
因为这个学生所做的每一个成果,都在实实在在地让你看到,Ta在真正的做学问、做自己喜欢做的!
这也让我更加坚信,任何一个孩子的成功,其实都是因为他们自身存在一股很强大的力量——热爱和一股狠劲;
当他们一心去为自己由衷想达成的目标而投入时,结果一定不会低于预期!
明德已经连续四年都有学员进入耶鲁,可以从几个学生中发现耶鲁录取的学生不仅拥有优秀的成绩作为“敲门砖”,也都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
而且每个被耶鲁看中的学生,都是对某一个领域保持长期主义的热爱和专注。
若用MBTI的人格去形容耶鲁,那无疑是利他主义的领导者ENFJ——想让一切变得更美好,是全美大学中人文社科里真正的王者。
前不久,耶鲁因为提前向2029届RD轮申请的学生发放预录取通知书,大大方方地打响“生源抢夺战”,并宣称从2025年开始,本科学院将会每年进行扩招100人。
由此可见,耶鲁爱才惜才的诚意之强!这对于那些目标剑指藤校耶鲁的孩子,确实是非常利好的机遇!
而今耶鲁大门已开,冲进藤校的未来,正向大家敞怀!
相信未来更多像S同学这样有清晰目标、能铆足劲去专注做自己喜欢且擅长事情的孩子,都能顺利圆梦耶鲁和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