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请 | SAT1300开局、数学有B还能进宾大?学生:“真是见了鬼了…”

2025-03-20

有人算出了个很恐怖的数据:

每年好几万中国学生要爬藤,但成功率仅1%,这相当于淘汰率高达99%。


于是乎,藤校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孩子成了每个爬藤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有人说藤校娃绝对没有短板,是样样顶尖的全才;
也有人认为必须既是学术大拿,又得胸怀天下,还得领导范十足,一招治天下。


这些说法都没错,但又不全对,因为总有例外打破大众的认知。


明德今年就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学员——Z同学


高中成绩单数学有B
SAT一开始只有1300分,直到申请时才刷到1500+,达到前10的水平;
最让导师们头疼的是,这娃脾气火爆,一点就炸,还容易偷懒……


但大家能想到吗?


就是这样一个最不像是藤校苗子的娃,居然被整体录取率约5%的藤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了。



小藤当时也被震惊到了,赶紧找来Z同学的规划导师CC老师搜刮细节。


导师给了我三个录取关键词,今天小藤就用导师给我的三个关键词,给大家详细讲讲Z同学的申请故事。



关键词一:纯粹的求知欲

学历史,却咬死成绩为B的数学不放


“ ‘大量的A和少量的B,你也是能进美国前10大学的’ 这话搁三年前,打死我都不敢保证。


但我这两年观察下来,还将好几个孩子送进了耶鲁和斯坦福大学等名校,今年Z同学又手握好几个B进了宾大,我现在终于有底气说出这句话了。” CC老师说。


今年宾大放榜,Z同学登陆网站看到congratulations字眼的时候,连他自己都抽离了好几秒,更别提了CC老师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孩子能在这么卷的大环境下录到宾大。


Z同学并非全A的牛娃选手。


他从九年级开始跟着明德导师一起规划,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成绩单上有好几个B。


这么优秀的Z,本应是最擅长数学中国小朋友的其中一员,数学居然拿的是B?


导师虽然也很震惊,但想到才九年级,就没太在意,毕竟好多孩子都是厚积薄发,慢慢走向蜕变。


但后来的连续三年内,Z同学都没有迎来成绩单上的蜕变,就像是中了“B”成绩的魔咒,一直被它裹挟着向前走。



Z同学也为自己的成绩发愁,期间单就成绩问题跟导师聊了四五次,一起探讨:

1. 数学有B,要选简单的课程吗?

2. 选简单的课程对升学有利吗?


就连Z同学的妈妈也私下找导师劝孩子:

“ 既然学不好,干脆放弃数学得了,为什么非要这么折磨自己,如果因为数学录取不到好学校,不就得不偿失了吗?”


然而不管是探讨,还是劝说,两者的结果都是:不换!就要选择数学课程!


导师也跟孩子一起去意向学校的官网看,学校也明确表示,如果学的是高难度的课程,比如选了AP微积分,那么拿了A,GPA就是5.0,B+就是4.3,B为4.0。


可如果你选的是普通的微积分课程,就算拿到了A,也只能算作是4.0,档次一下就拉开了!


Z同学说:

“在高中我选择了高难度的课程,我万一A-、B+,我也是4.0+的GPA,不可能三点多。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东西,不管是去哪里上过学,知识和本领是自己的。

我绝对不会为了拿A或A+欺骗自己。不断挑战自己,才是真正的求知。”


最后三方达成一致,就由着孩子硬刚数学,但导师支持孩子硬刚的背后并非赞同他莽勇,这个里面也有门道。


因为Z同学申请的专业并不是数学,而是历史,他是纯纯的文科生,因此有B不会是世界末日。


对于一个学历史的孩子,就算他数学有很多B,但11年级已经学完了AP微积分BC,12年级也没有停止脚步,接着学了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


这相当于一个学历史的孩子在12年级已经学到了大二的高等数学,难度跟申请理工科的学生不相上下。


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和自我挑战啊!



Z同学到12年级的时候,在年级排前10%到15%,看起似乎并不是那么强,但他的选课难度肯定是年级前10%,甚至5%的水平。


他从来没有为了拿所谓的好成绩去选择低难度的课程,这背后传达出来的永不放弃、一切为了求知的精神也得到了招生官的认可。


一般顾问都会要求全美前10的孩子尽量多选课程,必须要有10到15门AP课程,并且全部拿到A,还得是年级前5%那种,但Z同学打破了这种说辞。


正是靠着这种纯粹的求知欲望以及迎难而上的精神,他最后不仅在专业课上学完了数学、物理、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等超过10门的高阶课。


毫不夸张地说,Z同学绝对是所有学历史专业的学生中,数理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最强的孩子。


关键词二:长板很长

不会历史的作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管理学中有个原理,叫木桶效应。


它最初的涵义指的是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然而Z同学正好与之相反,他能被藤校宾大录取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长板足够长,已经把他的一些短板弱化掉了。



长板之一:历史知识渊博

Z同学从小就痴迷于历史,国内的历朝历代、兴衰成败以及人物故事、制度形式都信手拈来。

世界各国的历史更是因为选修了许多相关课程,也几乎摸了个透,相关的书籍更是读了个遍。



长板之二:学历史中最会写作的。

因为有着海量的历史积累,Z同学长板之二就是擅长写作,可以说他是学历史中最会写作的学生。


在未来,他立志要成为一名资深的作家或是记者,他的每一步规划也朝着这个职业目标方向前进的。


不管是书籍,还是论文写作竞赛,他都一个不落下的参加了。


10年级和11年级,他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了两个国际知名度、含金量高以及竞争极为激烈的国际历史写作竞赛。


一个是John Lock历史组的写作竞赛,撰写了2篇有关道德领导力和民主制度中代议制政府的论文,获得了荣誉推荐,进了入围名单。



另外一个是参加了国家历史日(National History Day)。


这是全美最有影响力的中学生历史研究性竞赛之一,每年吸引全球各地几十万初高中生进行和发表有关历史主题的原创研究。


Z同学在该竞赛中写了2篇2500字的论文,从自己的角度讨论了历史事件,最后进了所在州和地区的预选赛。


在该竞赛中,他不仅获得了实质性成果,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了他在沟通表达、项目管理、历史思维、研究与阅读写作技巧方面的能力。


参加高质量的历史类写作竞赛还不够,Z同学又以唯一作者的身份出版了一本有4万多字的世界历史书,花四年时间去研究了社会道德发展中君主制度的文化史。


如果说一个十几岁的高中生能独立出书已经很厉害了,那么他在11年级以独立研究员和唯一论文作者的身份提交了Concord Review更让人震惊。


Concord Review每年只有6%的录取率,基本上能写6000字以上历史论文的小朋友已是顶尖水平。
Z同学却是一口气写了接近1万字去讨论核武器、战争和人性保护的伦理问题,这个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在当年的5月-11月期间,Ta和导师持续跟进这篇论文的审核发表进度,Concord Review机构表示这篇论文仍在考量审核状态,并向Z同学表示这篇论文虽然还没有进行发表,但论文符合他们的标准;
虽处在一个审核待发表的阶段,但完全可以放到申请的5项荣誉中进行申请,这也从侧面证明了Concord Review对Z同学所做研究的肯定。


这种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又照应了前文提到的关键词一:对知识绝对纯粹的追求和渴望。


从写书籍分析思考,再到写论文,有自己的观点和言论,再到写长论文,在一些选拔性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这种不断进阶,在学术兴趣上不断探索的背后一定是热爱使然推动的。



长板之三:领导力很强

Z同学第三个长板是他的领导力很强,是不是很出乎意料?


在普遍的认知里,搞历史和当作家的人往往会退居二线,默默做自己的研究,码字,但Z同学并没有,他能文能武能管理人。


Z同学是学校马队的队长,领导42名不同族裔的学员进行日常训练和检查。


在他的带领下,他的马队在9个单位、超过430名学员中,赢下了7面团旗。


四年时间他培养出了2支最出色的骑手队伍,每年在诸如毕业典礼等5个年度活动上进行表演。



Z同学不仅得到了不同族裔的同龄人、低年级的人的尊重,还获得了学校的认可。


因为Z同学制定的荣誉准则促进了校内的纪律和诚信建设并为470多名学员制定了荣誉恢复计划,他被评为学校荣誉委员会荣誉代表,每个学院仅此一个名额。


在11年级的时候,他还成为了蓝钥匙荣誉协会会员,这里聚集的都是具有领导才能、道德品质和学识优异的学生。


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术概括Z同学就是:不会历史的作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关键词三:自我管理能力强一个自卑且有暴脾气的男孩的蜕变

实际上,Z同学在成为出色的马队领导者之前,却是一个胖乎乎、经常受嘲笑、社恐、不自信、一直在为低自尊心做斗争的小透明。


现在他能在身体上、学术上和校内表现上,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并达到顶尖水平,全凭借的是他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四年,明德导师见证了Z同学的成长。


四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感受不到动力,总觉得自己很差劲,不如他人,自我否定,Z同学经常犯懒,喜欢用罢工来逃避现实。



尤其是成绩单上的好多个B让他备受打击,“我觉得自己做啥啥都不行,又懒又笨又完不成事情,人家数学是A,为什么我偏偏只能拿个B?”


再加上处在青春期,Z同学情绪波动大,一言不合就吵架。


在明德规划的这四年时间里,有无数个因为分歧而出现剑拔弩张的场面,那段时间的Z同学就像是一个急需被拯救的困兽。


身经百战的导师当然也知道Z同学的处境,在规划的时候,不仅会针对性进行学术指导和活动规划,还给Z同学做起了心理按摩。


在取得成就时赞扬他;在小挫折面前提供情绪价值并给出下一步的解决方案;


在情绪爆发时刻,让他学会用方法来识别其中的涵义,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调整自己。


在导师的一步步疗愈下,Z同学也慢慢踏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意识到自己暴脾气伤害了对方后,他会主动跟家长、朋友和导师道歉,他越来越能管住自己的行为;


当自己被他人评判时,他学着专注于自己真正做的事情,放下自我,找到了导致自己真正自尊心低下的原因。


同时他还通过运动健身和饮食睡眠去调节能量状态,让自己从形象和精力上、内在情绪、个人思考中慢慢建立自信,还结交了不少高中朋友。


以前因为害羞和缺乏安全感,他不敢和陌生人说话,更不敢和女生打交道,所有朋友都是男生,现在他敢于直面自己的弱点。


从申请季前一年开始,每当有新人加入他所在的健身房时,他都会主动去接近这些新人,介绍自己,让更多人能从挑战和痛苦中走出去。


他还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待办清单」,比如与女孩交朋友、周末去户外接触大自然等等。


现在的他不再害怕社交,身边有一群朋友,每当自己在考试、家庭等问题上情绪低落时,总有朋友在身边,他也再没有听到过有关任何肥胖的声音。



这段破茧成蝶的经历也写进了宾大的文书中,他在文书中说:

“我的待办清单还在扩展,我的自我效能感、智慧、韧性和人际也随之提升。

我喜欢走最难的路,学最高水平的数学来培养我的分析思维,在社区、马术队、运动队、人文俱乐部和服务组织中寻求领导角色。

一个不怕困难并且每天向失败前进的人,过着值得过的生活。”


作为一个斜杠青年,作为一个很真实的人,Z同学进入了宾大。


最后,借用CC老师超级感人的这个朋友圈为这个孩子的申请故事做个完美的Ending!


“我们同一个星座同一个属相,惺惺相惜也互相破口大骂,我们自卑又自信,

互相鼓励支持,不仅是顾问和学生,我们是朋友也是家人。”



• end •

如果您在美本申请过程中有疑问,或者希望得到更专业的规划服务,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