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首席导师
录取案例: UPenn、Duke、JHU、Northwestern、Cornell、Columbia、UChicago、UCB、UCLA、Emory、CMU、WUSTL、NYU、UNC、USC、UIUC、OSU 等
从大学本科开始算起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多年了,最早的时候是在我自己申请研究生时开始研究每个国家,同时从大一开始就不断跟各种留学机构打交道,现在一想,我其实很早就开始这个行业了。
真正对这个行业有所涉及和了解的时候,就是在我申请研究生的时候,因为知道的信息太多了,所以选择了自己DIY想去的国家/地区:美国,英国,澳洲,中国香港,新加坡。而我的申请结果也挺令人满意的,上面提到的所有国家/地区我都拿到了不错的offer,USNEWS前十,G5,澳洲八大,港三,新二...最终从安全性和回国的认可度选择了NUS。
当我拿到offer之后,我就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雅思考试经验和录取相关经验,所以哪怕是在我正式加入这个行业之前,从本科到博士,我都接触过不少申请者,并帮助他们得到了满意的offer。
后来真正开始深入这个行业,是从美国研究生的中后期老师开始做起的,我还记得当时去面试的时候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我的回答是我喜欢跟别人交流并且想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份工作的内容也确实如此,我在做美研的中后期老师将近三年的时间里,接触到了几百名的学生和家长,跟他们每一个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我的知识面也在随之扩展。
职业转折发生在从事美国研究生申请指导三年后。当我发现许多本科的申请更加具有挑战性,家庭更需要长期的成长陪伴时,毅然从擅长的研究生领域转向本科赛道。与目标明确的研究生申请者不同,高中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既需要专业的方向指引,更渴望被倾听和理解。这种”从结果导向到过程培育"的价值转变,让我找到了更深层的职业意义。
如果说美研是成年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交流,那美本就是精心浇灌的陪伴成长。仍然记得转入美本后负责的第一个学生是上海某个高中想要申请经济领域方向的男生,初见他时是在刚刚升入10年级的那个暑假,当时的他性格非常的腼腆内向,是个很典型的“i”人。但是当我们聊到经济学相关的领域话题时,他整个人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样,滔滔不绝地输出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发展经济学的认知,他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专门研究发展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为了这个梦想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书籍,同时也经常会写一些书评,与我见面的时候,他已经写好了一篇关于发展经济学的论文,正在投递相关的期刊。
聊到他的梦校时,他跟我说他想去杜克。而当时他的托福成绩仅仅只有89分,GPA也不是很理想,但是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对于想上杜克的决心以及对于梦想的执着。我被他的热情打动了,虽然在当时这看起来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我仍然认为是有机会实现的。在过程中,他的托福一直考不出来理想的成绩,并且为此非常焦虑,经常半夜给我发消息说还在复习,如果考不到110分以上该怎么办,但这种时候我都会鼓励他,并且帮助他一起去发掘到底是哪个部分出了问题导致出不来分,随着我们之间的一步步配合,最终他在11年级的暑假之前终于考出了115分的好成绩。我仍然记得最后在申请的时候他的托福不仅考到了115分,同时发表了四篇论文,还拿到了一封知名的经济学教授的强推,顺利拿到了杜克经济学的录取。
对我来说,从业这么多年,我一直坚信的是不论结果如何,脚踏实地的每一步去做,做到了,收获的结果自然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