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B EECS学长自述:我用5年本硕连读,毕业就进硅谷大厂,年薪80万...

2025-06-27

又是一年毕业季,求职潮也正式开启。


然而外界负面消息铺天盖地,比如从去年到至今,硅谷裁员超过40万人。


但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发布的就业预测:

从2023年至2033年,美国就业市场预计将新增670万个岗位,总就业人数将增长至1.746亿人。


一边是裁员,另一边是不断新增的岗位,这说明市场需求巨大,只要具备真才实学,同时把握好机遇,就能在风起云涌的美国就业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


之前小德邀请过CS神校UCB CS毕业,硅谷某科技大厂高级深度学习工程师的学长

给大家了分享了他在美求学、求职经历及经验。

今天小德整理了学长在直播间分享的精华内容。


如果你正在为找实习或是找工作发愁,不妨借鉴下这位过来人的建议,或者想知道真实的UCB就读体验,也可以看看本文。


*为方便叙述,本文内容以学长第一人称口吻展开


在UCB,我5年拿了2个学位

还进了硅谷大厂


我从UCB毕业已经两年了。

高中在国内某国际学校就读的我,来美国读书是我人生第一次走出国门。


在UCB读CS很痛苦,也很充实


踏入UCB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加州西海岸的美丽风景以及悠久历史深深吸引。


为它自由包容开放的氛围、丰富的资源和机会、顶尖教授和项目、优秀同龄人而着迷,更想融入这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并为所在社区或是社会做出贡献。



和很多刚从国内来到美国的学生一样,我当初也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


美国大学很灵活,不需要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就想明白这个问题。


但受身边人影响,我从大一开始就尝试了不同的事情,比如做科研、加入学校的艺术、体育等社团、辅导初高中学生等来丰富自己的课外经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了一个F1赛车社团,每年跟不同大学学生一起比赛。


为了参加F1比赛,我们社团每年都要造一辆完整的车,当时我在社团里参与了很多设计工作,完整体验了从车身构造、电路设计、车手赛前训练等全过程,非常有趣。


后来我还在大学里创立了自己的机器人社团,汇聚了一群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同学,让大家在这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慢慢挖掘和尝试的中,我在UCB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未来想从事什么工作,更为我后来的读研和就业做好了铺垫。



UCB EECS本硕连读,35%录取率

提前一年毕业


我在UCB就读的是特殊的、本硕连读的EECS项目。


它一般要求校内本科生在大三大四时早早跟教授和实验室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跟着教授做科研,然后直接申请研究生项目。


我身边大概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想申请该项目,凭借本校生的优势,基本上最后都录取了


这样在五年时间内取得本硕两个学位,相当于提前一年毕业。


不仅节省了一年的学费,我还趁此机会,找到了许多实习,进入不同的科技大厂或是创业公司体验,或是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跟着教授做科研。


因为多样化的经历,我最后也幸运地进入了现在公司做着自己喜欢的深度学习研究工作。



和多数学校不同的是,UCB的EECS项目是一个专业,而非EE和CS的双专业。


据我所知,全美有好几所大学是将两者放在一起的,除了UCB,还有MIT、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都是专门开设了EECS项目。


它们希望学生能同时掌握EE和CS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成为更全能的人才。


因为现在科技发展愈发重视系统性,需要硬软件的相辅相成,单靠软件或是硬件很难实现目标。


EECS项目隶属于工程学院,UCB的文理学院也单独开设有CS项目。


文理学院的更偏向于理论层面,适合未来想在CS理论方面深造的同学,比如继续读博或是在学术界深耕。


大厂名企至少两次招聘会

80%都能在招聘会找到工作


工程学院的项目是为想进工业界的学生准备的,所以学校提供很多实习或是科研等资源或是机会。


比如在我们的机器人课上,教授就邀请到了苹果、特斯拉、谷歌等大公司的科研人员来做分享,允许我们私下交流。


交流时,如果发现学生正在做的项目或是参与的科研,跟他们所做的方向很吻合,极有可能以后能进入这些大公司实习,甚至拿到全职offer。



各大知名企业或是新兴创业公司也会来学校开展宣讲会,希望招聘更多不同领域的顶尖人才。


除了寒假的12月中旬到1月中旬以及暑假的5月到8月这两个时间段之外,UCB几乎每周都有公司来校做宣讲,给学生分享公司正在做的有意思的项目。


小的创业公司一年差不多有三四场,大型的科技公司每年至少会在UCB举行两次招聘会。


学校也很贴心,在一个很大的体育馆中摆了展台,让所有学生跟公司的代表或是学长学姐交流,或是面试,互相了解评估是否合适。


我身边几乎80%的同学都是通过这个办法找到实习或者是全职工作的。


基本上UCB毕业生多半都去了很不错的名企,即便是读博或是在学术界深造的人,也都进入了很不错的学校或是机构。


CS就业好学校推荐:

UCB、UCSD、Umich、佐治亚理工!


整体来看,如果想以CS就业为导向,在选校时尽量选择一些雇主喜欢的综排或是专排好的学校。


比如CS好找工作的四大王牌学校:UCB、CMU、MIT和斯坦福。


像我们公司也很青睐:UCSD、康奈尔、UIUC、密歇根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基本上CS专排前10的学校的毕业生。


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薪酬也高。

比如UCB公布的2024届毕业生,53%就业的人中,他们年薪中位数是9.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8万;


13%就业的人还有奖金,奖金中位数是8,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7万。工程学院的学生年薪中位数能达到12万美元。


CMU硕士毕业生83%都找到了全职工作。


就业的人年薪中位数为13.3万美元,约96万元,相当于年薪百万。


平均薪酬也有约12.8万美元,约92万元。



进入硅谷大厂,

我整整经历了6轮面试


实话说,我感觉现在美找工作确实比以前的难度更大了。


留美找工作难度增加的3个原因:

首先,招聘机会相较前几年有所减少;

其次,找工作的人一直在增加,碰到拥有相同经验的申请者的概率特别大,竞争很激烈。

最后,现在AI以及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极为迅猛,招聘公司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能靠大语言模型就能免费解决的问题,为何要花钱去雇佣一个员工?这是现在公司招人的一个普遍的逻辑。


所以现在找工作时,大家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尽管有点难,但只要有实习且掌握一些求职技巧,对自己和对方得知根知底,就能提高录用率



和学长学姐networking,

可以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下面以个人经历来简单介绍下我整个求职的过程。


我现在做的是深度学习的推理加速,这是现在各大公司都想做的东西。


我在2022年找工作时,刚好疫情结束,很多公司都愿意同时在线和线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宣讲会。


但现在多数是在线下进行,线上的已经很少了。


线上的好处是,避免跟上课时间发生冲突,也能听宣讲会的录播,而线下,只有翘课才有机会参加。


我们当时在现场跟学长学姐交流后,如果他们觉得不错,就会直接推给公司的HR或是部门经理,一般经理和HR会直接面试,不需要经过网申环节。


网申会有额外的OA(online assessment),学生先要做一个一小时到两小时的coding测试题。


公司了解申请者的情况,如果连代码都不会,该轮就会直接Pass掉。


整体而言,如果跟学长学姐关系不错,他们也觉得你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往往会跳过OA,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实习面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面试6轮:体力精力都是考验


实习面试主要有两到三轮,一般是部门经理以及组里未来会合作共事的人一起面试,检测应聘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多强。


如果是三轮面试,HR可能会介绍公司的整体情况以及整个实习的项目,包括会问到申请者之前是否有相关的经历和对公司的了解。


实际上,公司通常对实习生没有太多的期望和要求,不会让实习生解决很难的事情,毕竟只做三个月左右的工作。


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实习的方式提前招到未来能全职工作的人,同时也给到实习生一个评估和判断的机会。


提前了解该公司是什么样的,你到底喜不喜欢这个团队,以后有没有机会跟这些同事合作、你所做的事情是否跟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契合等等。


实习本质上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我也建议大多数同学带着这样的思考角度去面对实习或是面试。


我当时就经历了很多轮面试。


第一轮是跟组里同事交流非常专业的问题,他来判断我对该方向的熟悉程度,第二轮是组里更资深的同事,问的是整个系统设计层面的内容。


这两轮通过后,我就被邀请到了办公室,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中如何跟同事交流、怎样合作去解决问题,评判你难题分解的能力以及公共表达能力。


我现场面试整整经历了六轮,早上三轮,下午三轮,从早面到晚。


整个面试过程十分残酷,很考验一个人的知识扎实度、前期充足的准备以及临场发挥和情绪疏解的能力。



硅谷大厂过来人的:

4点找工作或实习建议


如果现在考虑找实习或是全职工作,我有几下几点建议:


第一,把控好时间,尽早开始。

现在很多公司的网申岗位开放时间越来越早,而且只要他们收到目标申请量后,就直接会把岗位申请通道关闭了,以后也不会开放了。

尽量把整个时间线往前推一点,越早开始准备越好。

越往后拖,竞争压力会更大,需储备知识就更多,了解更深入,这样才能与其他优秀申请者区分开。

开始得早,结束就早。

如果你今年年底找到了明年实习的工作,你就有大半年的时间去额外做想做的事情。

整个人会更加从容松弛。


第二,在平时就去做一些跟未来发展方向有关的项目,增加简历的曝光率。

比如你想做AI相关的东西,它会涉及到模型的训练、推理以及实际应用。

如果你提前在项目中了解了这些东西的运作或是动手做出来了,是很加分的。

我知道这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可能有点难,但现在网上的资源很多,你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

一方面以后能有机会把它们写进简历中,另一方面对于你了解整个过程和更深层次的内容起到很大的帮助。

你甚至以后可能在具体面试中跟面试官讲述自己的这段经历,让面试官对你刮目相看,知道你就是他们想要找的人。



第三,把握好校友资源

校友机会非常重要。

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线下机会跟学长学姐们沟通,这比去线上广投简历更有帮助。

大家平时多多注意下身边在大公司工作的学长学姐,及时跟他们取得联系,知道他们现在碰到什么问题以及现在想找什么样的人。


第四,求职面试

在你拿到面试机会后,可以去网上找相关资源,了解公司的流程以及他们招聘看重什么。

因为每个公司都是有差异的,这个也是可以从学长学姐们那里了解到的。


总之,如果你想以后在美国实习或是找全职,早点做准备才是万全之策。


早点明确自己想从事的方向,早点知道这些相关的方向、工作岗位需要哪些技能,提前做好攻略,不要拖延,这样才会比别人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