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News、QS、THE、软科四大排名比较!不受宠的Top30重合度居然这么高....

2025-06-26

上周,千呼万唤的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

2026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美国26所上榜给劲!港大11名!澳区留子碎了…(可点击查看详情)


有人欢呼:

"我不争气没关系,母校会自己努力"。



有人安心:

"还好还好,今年还是世界Top校

朋友圈可以继续凡尔赛了"



也有人破防了:

“不是吧,这排名,我也是真的服了”



这场景活脱脱是一场大型的年度留学圈"豪赌"。


实际上,大家对榜单排名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四大排名”——US.News、QS、THE、软科(ARWU)


评论区里反正是“各说各的牛,各说各的野”:



于是有网友直接说:“谁把我学校排上面去,谁就是好东西”“全野榜,建议小红书自己出一个啦”。


这场排名界的"华山论剑"背后,其实是不同教育理念大PK,只有了解这些排名的"人设"和"小心机",才能避免被排名"带节奏",也才能更好地使用这些排名工具。


话不多说,咱先来看看美本综排Top30大学在四大排名中的表现!



01

综排不同层级PK

谁是领头羊、中坚力量和黑马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指标侧重点各有差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综排Top30在四大世界排名表现。


*常提及的综排Top30是指“US.News美国大学排名”,是US.News针对美国本地的排名,和US.News世界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不一样。


*世界性大学排名涵盖全球各高校,因此和美国本地排名相比,数字变化较大,因此综排是作为不同学校Level的参考物,从而看看这些学校在四大世界排名中的特点。


第一梯度:综排Top5实力十分彪悍

普林斯顿、耶鲁在PK中易吃亏


综排Top5不仅美国顶尖名校的象征,也是世界优质教育的具象化,在世界性PK基本位于前5,实力彪悍。



表现最为稳定的是MIT,无论在哪个榜单,前3之中必有其身影:QS全球第1,US.News和THE排名第2,软科世界第3。


其次是哈佛,在US.News和软科夺得世界第1,THE世界第3,在QS也位列世界第5。


再看斯坦福,软科世界第2,US.News和QS世界第3,THE世界第6。


毫无疑问,MIT、哈佛和斯坦福担得起“世界名校”的头衔,无论学术实力、教学投入抑或就业、声誉等方面都属于Top级别。


而综排Top5中有两所学校排名波动较大——


1)全美综排第1的普林斯顿:


THE排名第4,软科第7,说明其学术底蕴深厚,综合性强;而且普林斯顿以文商科见长,在软科排名也这么高,说明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表现突出。


但US.News世界排名仅位列16、QS位列25,主要是普林斯顿走“小而精”路线,在科研规模PK中容易吃亏;


侧重本土的精英教育,国际维度的指标得分很低,比如国际学生多样性都不到60分。


普林斯顿的QS指标得分


2)全美综排第5的耶鲁:


除了在QS排名比较落后,位于第21名,其余三个世界排名在9-11名之间。


从QS的具体指标来看,耶鲁的每位教员引用率、国际学生多样性、国际学生占比得分较低。


耶鲁以人文社科、法学为传统强项,学科特色偏非量化,论文引用率难与理工科主导院校竞争。


而且也与普林斯顿一样,师资精力向本科教学倾斜,和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的学校相比不占优势。


耶鲁的QS指标得分


第二梯度:综排Top5-Top20

世界前30的中坚力量


第二个层级是综排Top5-Top20,超六成至少在一个榜单中上榜世界前30,是世界前30的中坚力量,


1)四个排名均位列世界前30


Top5-Top20中,有6所学校在四大排名均位列世界前30,分别是:加州理工、JHU、宾大、芝大、康奈尔、UCB



这几所学校在软科的表现都相对优于其他三个排名,因为软科侧重科研产出,像UCB、加州理工、康奈尔都是理工科研究大学,更容易突出重围。


2)三个排名位列世界前30


而有部分学校只有1个榜单排名靠后,其余三个榜单也均位列前30,有——



哥大:QS排名第38,软科第8、US.News排名第10、THE第18;


UCLA:QS排名第46,US.News第13,软科第15,THE第18。


这两所学校都是QS排名相对比较低,它俩自然科学类表现虽然不差,但人文社科表现更为突出一些,易因 “论文引用率”“国际化比例” 等指标在QS评分中吃亏。


3)一个排名位列世界前30


西北:US.News第24,QS第42,THE第31,软科第33


杜克:US.News和THE第27,QS第62,软科第39



西北、杜克都属于关注本科教学的学校在软科、QS这种科研权重高的排名中表现较弱,反倒在US.News的本科教学质量维度中得分更高。


此外,综排第21名的UMich、CMU和WashU,它们也至少有1个排名在世界前30。



UMich:QS第45名,其余在世界前30;


CMU:THE世界第24,其余在世界50名后;


WashU:软科第23,US.News第31,其余在世界50名后。


CMU居然在软科中的排名在101-150,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不是说软科对理工科很友好?


虽然CMU在计算机领域属于“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学科覆盖较窄,相比起一些“遍地开花型”选手,CMU在量上和广度上难以占据优势。


相反在CS Rankings这种关注科研深度的专业性榜单中,CMU能一骑绝尘。


4)世界排名百名外的5所学校


在大家的一般认知中,综排Top20的学校实力很强,然而在世界排名中,有5所学校的排名低得让大家怀疑人生了——布朗、达特茅斯、莱斯、范德堡、圣母



这几所学校都是属于 “小而精、本土深耕、特色学科导向” 的办学模式。


比如达特茅斯本科+研究生加起来才7600人,莱斯大概8500人,但是像哈佛却接近2万5千人。


科研论文、专利等总量差距可不是差了一星半点,即便作为藤校的达特茅斯师资再牛,但在巨大的数量差距下也很难追上。



另外,这些院校更聚焦美国本土精英教育,在国际化指标上得分差,如圣母国际生占比评分不到35,拉低了在QS等排名中的表现。


圣母的QS得分


以及这些院校偏人文社科,综合分难以提高,比如布朗重文理,开放式课程是其特色教学、范德堡文科强理工科规模小、圣母特色的宗教伦理研究等,很难被量化成高引论文等指标,科研维度的得分自然就低。


第三梯度:综排Top20-Top30

在世界排名位列后50、百名居多,有黑马跑出


第三梯度在Top20-Top30区间,呈现“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世界排名主要集中在50名后,排名波动很大。


埃默里、UVa、乔治敦、USC、和UF在四个榜单中排名均位列50后,且世界排名跨度大。


比如埃默里US.News世界排69 ,THE第98,但软科101-150,QS排182 ;乔治敦的四个排名跨度能在100-300名之间。


但也有部分黑马表现出色,比如:


北卡虽然在US.News、QS和THE的世界排名在50名后,但软科能排到世界第35;


UCSD虽然QS世界第66,但US.News世界排名第21、THE第34,软科第18;


纽大除了QS在第55,其余三个排名在30名上下。


北卡和UCSD都是公立校,学校规模大并且有各州政府的资源支持,因此在软科、US.News这类重科研量化成果的世界排名表现突出。



02

综排Top30“生存情况”盘点

世界排名不受宠的它们


看完不同层级分析后,大家应该对综排Top30的世界排名有比较整体的认知,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每一个榜单情况。


综排Top30在US.News世界排名情况 :

世界前50名19所,世界前100名24所

世界后100名8所



综排Top30在QS世界排名情况 :

世界前50名15所,世界前100名21所

世界后100名11所



综排Top30在THE世界排名情况 :

世界前50名20所,世界前100名26所

世界后100名6所



综排Top30在软科世界排名情况 :

世界前50名21所,世界前100名23所

世界后100名9所



在世界排名前50中:

软科的综排Top30最多,有21所,US.News和THE分别为19所和20所,差距不大。


但在QS世界排名中,上榜的综排Top30只有15所,和别的榜单相差了5-6所学校。


世界排名前100中:四大排名反倒数量差距较小,最多是THE,有26所综排Top30,最少是QS为21所。


在世界后100名中:QS数量最多,有11所综排Top30,最少是THE为6所。


综排Top30中超六成位列世界前100名,像THE榜单能高达八成,总体而言实力还是很抗打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QS世界前50和其他榜单差距较大,综排Top30在QS的指标中颇有点“生存困难”的局面。


部分不受宠的综排Top30是——

1)US.News世界排名Top100后有8所:

UF、CMU、UVa、布朗、莱斯、乔治敦、达特茅斯、圣母


2)QS世界排名Top100后有11所:

莱斯、北卡、USC、WashU、埃默里、UF、达特茅斯、范德堡、UVa、乔治敦、圣母


3)THE世界排名Top100后有6所:

莱斯、UF、UVa、达特茅斯、圣母、乔治敦


4)软科世界排名Top100后有9所:

布朗、莱斯、CMU、埃默里、UF、UVa、达特茅斯、圣母、乔治敦


在四大榜单中,这些不受宠的综排Top30重合度很高,有几个共同特点:


★具备美国顶尖校的 “本土优势”(全美综排前列 ),但因国际化优势不足,在世界排名靠后,资源向 “本土服务” 倾斜,但世界排名重 “全球科研”,导致错位。


★“小而精”私立校较多,比如达特茅斯、莱斯等校,全球传播度有限,难以在世界学术声誉中占据优势,部分理工强校学科覆盖窄,比如CMU,科研规模不占优势。


★人文社科突出,比如布朗、乔治敦、埃默里、UVa等校,难以量化科研成果,数据统计上优势不明显。


总结而言,在综排Top30表现出众,但世界排名靠后的学校,并非实力不行——


更多是因 “规模小、学科窄、国际化弱”,与世界排名 “大而全、国际化、理工量化” 的评价逻辑冲突。


03

四大排名指标分析

各有各的“人设”和“心机”


QS:雇主与学术的声誉派对

重口碑,偏国际,就业导向强


最新版: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2025年6月19日发布)


QS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五大维度10个指标。


“研究与发现”比重最高,占比50%,得分高的高校其科研产出量大、论文被广泛使用、在学术界声誉好。

特别值得关注一点是,在该维度中“学术声誉”这一指标就高达30%,是QS大多数排名的核心部分。

比重第二高的是“就业与成果”,占比20%,这也是为什么QS被很多人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补贴利好、体制内报考或者招聘市场要求,一般要求在QS前100或者QS前200。

另外QS还关注高校的国际化水平、给学生提供的整体学习环境,以及高校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小藤有话说

总体而言,QS世界排名特点:重口碑,偏国际,就业导向强。

但科研影响力这些硬核指标的衡量相对弱,比如师均论文引用仅占20%。

榜单适合人群:就业导向型「务实派」


U.S. News:花式考核学术实力

硬核学术,数据说话,多维度考察

最新版:2025-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2025年6月16日发布)


US.News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四大维度13个指标。


US.News的细化指标有很多,但主题集中在科研实力,通过不同角度多维度评价。

既考察科研产出规模,又评估质量,兼顾 “量” 与 “质”,同时还纳入区域、国际合作指标,反映全球学术参与度。


小藤有话说

总体而言,US.News的世界大学排名特点是:硬核学术,数据说话,多维度考察。

但对教学质量和师生互动的关注较少,而且也缺乏就业指标方面的衡量。

榜单适合人群:「科研预备役」学术派


软科ARWU:学术界的"硬核极客"

唯成果论、理工科导向、数据控

最新版: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2024年8月15日发布)


软科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四大维度6个指标。


软科的指标特点也很明显,特别强调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校友、教师比例,占比共计30%。

像HYPSM或者是剑桥牛津这种百年牛校,妥妥地是躺赢了,但对于一些新兴院校追赶难度大。

另外还是“论文控”,《自然》《科学》发文数(20%)+SCIE/SSCI论文数(20%),对于文科这类非偏量化的领域来说,在软科排名中并不占优势。


小藤有话说

软科就像学术界的"硬核极客",它的指标特点:唯成果论、理工科导向、数据控。

好处就是有实打实的数据来支撑,在科研成果方面不注水;

但它们也只认冷冰冰的数据,教学质量、学生体验考量维度基本没有,而且忽略人文社科成果,更适合理工科研究参考。

榜单适合人群:「硬核理科生」实力派


THE: “全能学霸的平衡木”

教学、科研、国际化,一个都不能少


最新版: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2024年10月9日发布)


THE指标体系共有五大维度17个指标。


从指标数量上看,THE的17个细化指标是四大排名中最多的,因此其涵盖的考察维度也是最广的。

教学、研究环境和研究质量三大指标共占比88.5%,形成“教学-科研-转化”的黄金三角结构,同时考虑到国际化水平、就业、财政收入等因素。

THE明显比QS更重学术,但比软科更强调教育体验,比US.News更综合。


小藤有话说

THE就是“全能型展示”,特点是:教学、科研、国际化,一个都不能少。

对于"既要...又要..."的学生——既想接受优质教学,又追求科研资源,还看重国际氛围的申请者,THE明显会更有参考价值。

榜单适合人群:「"既要...又要..."」综合派


04

应该如何看待排名

在择校中的作用


从上面的全面分析来看,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出——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榜单信息。


发榜机构的评价体系、数据来源、目的不同,榜单排名也自然会有所区别。单拿着一份榜单就说对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


但大家也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份世界排名,绝大部分综排Top30实力依然是经得住考验的,名校二字是实打实用实力做支撑。


所以在择校时,建议大家的目标范围要尽量往Top30靠拢,只有我们实力够强,才有可以选择的空间。


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大家可以再进一步细化自身需求,比如是走学术路线、就业路线还是综合路线,通过不同侧重点的榜单帮助自己做出最适合选择。


毕竟对于咱们国际生来说,我们追求的是精英国际教育,而非仅仅是“有个书读”。


明德立人暑期限时福利来啦!!美本规划一对一规划评估(限10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