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9月19日,白宫正式签署H1-B申请人征收10万美元费用的政策;9月24日,美国移民局正式公布H1-B抽签政策变动;
最近,又一个令留学生“心慌慌”的政策来了!
10月1日,白宫发布了一份名为“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的10点备忘录,要求MIT在内的9所高校,调整高校已有招生惯例和运作方式,甚至要求大学只能招收15%的国际留学生!
从签证政策发布后,大家都觉得特朗普真的是“疯了”...计划留美的同学的同学直呼“完了”...
这一期小德就从9月 H1-B 签证的突然变动,到如今这份备忘录的落地,带你拆解近期美国留学政策的连环调整,从政策角度梳理针对性的应对思路。
如果你仔细琢磨,可能会发现政策里面竟还有模糊空间——真正可能笑到最后的,反而是赴美和美境内的留学生。
⭕️现在正是26Fall申请季!如果想了解更多美国研究生申请资讯or需要协助,或者对选校、文书、留学规划有疑问,欢迎咨询小助手~
01
H1-B首次要交10万?留学生走OPT不受影响!
9月19日,白宫签署总统行政命令,对申请H1B签证申请人征收一次性10万美元费用,对比目前1,500美金申请费,价格提高了66倍,各利益相关方一片哗然。
网友纷纷评论:特朗普太有良心了,他明明可以直接抢的,却还是要给你一张H1-B签证。
9月22日,USCIS FAQ细化了新政策的时间节点,明确了收费只针对9月21日后提交的新案,续签和旧案不受影响。
图源:USCIS FAQ
同时白宫新闻发言人 Karoline Leavitt 在社媒上也做出了澄清:
图源网络
小德整合了目前发布的所有信息,整理了以下H1-B政策的关键要点:
1. 持有H1B签证,但人在美国境外,公司需交10万美金,否则不得入境美国。
2. 持有H1B签证且人在美国境内暂不受影响,一旦离开美国,重新入境需交10万美金,时效为1年,1年后离境再入境还得重交,一直在美国境内,不需要重复交。
3. 人在美国境外申请H1B签证,需交10万美金。
4. 人在美国境内申请H1B签证,也就是最常见的留学生从F1到OPT,到H1B,则不需要交10万美金,OPT转H-1B后,如果出境再入境,不需要再交,因为只针对首次申请。
5. 政策从2025.9.21开始生效,时效一年。
6、10万美金不是年费,而是一次性费用,只针对首次申请,只适用于新签证,不适用于续签。
给现在还在读书的美国留学生可以吃一颗定心丸:人在美国、F-1 → H-1B 的境内转身份不在限制范围内,即在F-1签证期间出入美国不受该公告限制。
👉目前还是F-1身份在读的留学生不用担心。
👉如果你是近两年内要毕业的留学生,只需要注意在毕业后进入OPT/H-1B流程时尽量不要出入美国,避免风险。
👉如果你刚刚入学不久,将在2027年或更晚时间毕业,风险很小,公告有效期至2026-09,在此期间你是F-1身份,不会受到影响。
目前,这项政策面临着诉讼,10月3日,工会、医疗机构、学校及宗教组织组成的联盟正式起诉,要求法院阻止这项新条款。
*图源网络
同时,特朗普嚷嚷很久的“金卡”政策也出炉,分为个人版和企业版:个人捐赠 100 万美元或由公司或类似实体代表个人支付 200 万美元的外国人提供快速移民签证,获得美国的永久居留权。
没看错,是捐赠性质,不是投资性质;是提供快速通道,不是交钱直接下证。还有500万美元的“白金卡”版,特朗普特地发了帖子,宣传他的卡:
图源网络
这次H-1B新政,不是针对中国留学生,而是剑指印度外包公司。多年以来,印度人的各种操作一直被人“诟病”,海量递签、一人多抽,把抽签池挤得满满的,抽来抽去都是印度人。
越高的占比代表影响越大,印度人破防了:9月22日印度外交部公开批评新政损害技术人才交流,表态将与美国协商。
因此对于认真读书、完成学业、具备实力的学生,美国依旧欢迎,甚至可能比以前更有利。
02
H1-B抽签规则变了?按薪资进行加权!
在今年7月中旬,H1B抽签政策改革就进入了提案阶段,当时流出的信息内容较少,主要还是围绕“按薪分配”的规则进行加权抽签这一规则展开。
美国H-1B签证抽签机制从“随机抽签”转为“工资加权优先”!
9月24日,这份文件正式公布,并进入30天的公示期,可能会有细节修订,但大方向是:高薪优先、提高门槛。
图源网络
意思很直接:工资越高,中签机会越大。收入最高的人比收入最低人中签率高出400%!
刚毕业的留学生,大多只能拿到 L1–L2 的起薪,很可能在新规则下有些吃亏;而能进大厂、直接拿到 L4 及以上薪资的人,多重优势叠加下,才是真正的“赢家”。
Level 1(工资高于本地区、同行业 17%)进入抽签池1次;Level 2(工资高于 34%)抽签2次;Level 3(工资高于 50%)抽签3次;Level 4(工资高于 67%)抽签4次;
Bloomberg Law 在报道写道:这个过程“将H1-B签证优先分配给技能跟更高、收入更高的外国人,并有助于保护美国本土工人免受低薪竞争。”
同时,每年8.5万个H1B名额不变(分为65,000+20,000两个部分,65,000名额是开放给所有本科以上的,20,000是专门开放给硕士和博士,同样采用加权抽签)。
特朗普表达的意思很明显:“高薪=高质量”。
以前的抽签规则有多 “一刀切”?不管你是拿L1低薪,还是L4高薪,中签概率完全一样。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低技能岗位可能会抢占高薪、高技能人才的名额,这就是他想修正的。
现在改革的重点突出了:给 Level3-4 高薪群体 “提中签概率”,就是要把名额向美国真正需要的人才倾斜,确保外籍劳工是 “补充本地市场,而非取代美国人”,减少对本地就业的冲击。
那 Level1-2 的同学该慌吗?
确实会受影响(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和文科生),但≠完全没机会!
政策只是降低了低薪资群体的概率,没把路堵死,后续仍有抽签和捡漏的可能,不用直接放弃。
仅此大家在规划赴美留学的时候就要想好:
✅是留美就业还是回国就业;✅优先选择起薪高的专业(例如CS、DS、EE、金融工程等STEM热门专业,本来就有强竞争力,新政更友好);✅尽早开始实习,积累人脉和工作经验,积累谈薪优势;
最后得说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真相:
H1B 每年 8.5 万份签证,看似被亚马逊、谷歌、微软这些科技大厂承包,但其实不少名额流向了 “印度信息外包公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高薪优先” 会成为改革重点:要把名额从 “批量外包岗” 抢回 “核心高薪岗”。
总的来说,这波 H1B 改革是 “掐低抬高”:想稳拿工签,留美党与其焦虑政策,不如早规划提升薪资竞争力 —— 毕竟未来的抽签,拼的不只是运气,更是 “你是不是美国需要的人”。
03
最新!特朗普要求限制国际留学生数量!中国学生冲名校更容易了?
10月初,特朗普发布了一份《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备忘录,包含10点内容,要求大学签署,以换取联邦资金的优先权。
这份备忘录分别寄给了MIT、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亚利桑那大学、范德堡大学与弗吉尼亚大学等九所顶尖高校。
图源网络
这份文件直接打破了高校已有招生惯例和运作方式,甚至要求大学设定国际留学生的招收人数上限!
之所以是以“合作备忘录”的形式而非强制法令发布,但其背后的激励机制却十分明确:
——你若同意签署并遵守,政府就优先给你拨款、项目与科研资助;
——若拒签或违规,未来可能被排除在联邦资助之外。
直接影响留学生的一条:全校留学生不超过15%,单一国家生源不超过5%。
目前,多所美国顶尖高校的国际学生占比已超过20%,热门专业中,单一国家学生比例甚至高达30%。若政策严格执行,未来国际学生的录取名额可能直接减少一半,尤其是录取中国人多的专业。
好消息是现在只限制本科生数量,不限制研究生数量,赴美读研的同学可以放心。
此外特朗普还建议大学:录取仅仅基于成绩(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鼓励多元环境,保护保守思想、性别仅限于“男”和“女”、五年内不能涨学费等等。
对于这项政策,对中国留学生们有潜在利好的地方:
据Open Doors公开数据,印度在美留学生近 32 万,增速远超中国。印度学生目标极明确:留学就是移民跳板,而印度人是出了名的“压缩包”(一个印度人留下,带来一大批亲戚)。这种 “移民式留学” 引发美国国内就业争议,也成了特朗普政府治理重点。
而这波治理,反而给中国学生两个机会:
别慌 “名额少”,这波反而筛掉了对手,机会本就留给真有实力的中国学生。
04
对留学生的启示尽早规划+明确目标
看了这么多政策变动,不少计划留美的同学可能会慌:“是不是越来越难了?” 、“美国留学不值得了。”
首先美国依旧是留学界和含金量的“顶流”,竞争力依旧是最高的。其次政策的调整反而在帮大家 “筛方向、抓重点”—— 真正能站稳的,从来都是抓牢 “实力” 和 “规划” 的人。
1、“实力为王”,永远是破局关键。
政策越收紧,学校越挑剔。学生必须更加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学术成绩、标准化考试(SAT/ACT/AP)分数、语言能力以及真实的科研或课外活动背景。
拥有独立项目经验、开源贡献、跨学科背景的候选人,在求职中更具竞争力。
2、长期规划”,要提前做好 “双向预案”
在留学前就要思考好,是想留美工作还是想回国就业。
如果想留美,优先锁定 CS、DS、EE 这类 STEM 高薪领域,它们本就适配 “薪资加权抽签” 规则,未来中签概率更高;
如果倾向回国,在学习之外,可以积攒实习经验和人脉。哪怕政策有波动,你也有 “留美冲工签”“回国抓机遇” 的双重选择,不会陷入被动。
26Fall申请季已经开启!
与其焦虑政策变化,不如现在就行动,那些早做准备、实力过硬的人,反而能在变动中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如果想了解更多申请资讯或是申请协助,或者对选校、文书、留学规划有疑问的话,可以进一步咨询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