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名校
申请体验
从童年灰白窗外叶隙间的光,到高中透着金光的绿,再到从密歇根商学院更大的窗看到的白金色的阳光,TA突破舒适圈,一步步坚定地走在想要的那条道路上。
从江西双非一本到全美Top4的UMich会计硕士,是艰难地自我突破和幸运地抓住机会,更是疯狂学习和无数个夜晚对着电脑改文书到凌晨的坚持。
今天我们邀请了桃桃学姐,分享她从申请前到入学之后近三年的准备过程。
*以下为桃桃学姐自述,仅作排版修改
大家好呀,我是桃桃,现在是一名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会计学硕士项目就读生。
临近项目的结尾,我正在经历一个不断回顾,自省,总结的过程。
我想从做出要出国读书的决定,到顺利申请拿到梦校offer,再到开启人生新篇章的这段经历,来梳理一下我的心路历程和经验,和你们分享我的所思所想。
01、有关我的开端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我的fun fact好了。
在二年级的一个暑假,我去亲戚家度过了我的夏天,在那年我玩的一款很流行的游戏里,播放着Justin Bieber的Baby和Taylor Swift的Love Story,从此以后我就对欧美流行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能把他们的歌词都完整的背下来,我至今还记得,在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我爸参加家长会的时候,英语老师在报从来都不写作业的名单和班上唯一一个英语考满分的名单时,都报了我的名字,她自己都愣了一下。
我认为我的童年是很幸福的,充斥着小区楼下和朋友们玩闹的笑声。
那时候的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要努力地学习,只知道夏天的阳光透过树叶撒进屋里,灰白的窗外映着的是有点刺眼的金色穿插在一簇簇暗绿中。
但那个时候的我也就只有英语成绩优秀,其他的科目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所以中考过后我很顺利地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了一个本科率只刚刚超过一半生源的高中。
在那时候的夏天,窗外有着同样透着金光的绿,不同的是我感受到了教育资源的区别,所以我开始努力了。
从高一开始我就是班上第一名,最后在我的努力下,我以年级前十,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一个本省的双非一本,那个时候的我觉得成果好像不错了,毕竟还是非常稳定的全班第一,但是我忘记了参照物的差距。
我和我想要的生活,仍然由于我中考的失利,中间隔着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02、做出留学的决定
终于我进入了大学,也在这里我认为我真正的故事才开始了。
在大一和大二,我和大部分人一样,觉得好不容易上大学了,人生是时候休息一下了。可能也由于疫情的原因,经常被关在学校里,我对我的人生并没有任何的规划,我只知道我学的是会计学,以后可能就是去当会计。
事实上是我连会计是什么都没怎么弄明白,我选择会计做专业也仅仅只是因为我的分数只够录会计。
但在大二的暑假,我得益于我曾经的一个好朋友,通过他参加了中国银行的留学生实习计划。在参加那个计划之前,我曾以为那可能只是一个和我大一在中国建设银行参加的实习相似的机会,不过是每天在网点帮各种各样的人开卡,激活网上银行,存款这种事。
但我后来才知道,那个实习计划是针对中国银行的私行客户子女的,所以在那段时间,我们有机会和许多行业大牛交谈,了解了大家印象中那种魔都精英真实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我好像感受到了在现实社会中,持有的资源不同,所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段经历在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深深的种子,我好像从那之后幡然醒悟了,觉得我的人生不能就这样,我也想试一试我的人生到底还有多少种可能。
所以在那之后,我决定了我一定要出国读书。
其实争取我想象中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就算在国内考研,之后努努力进入大厂也算是一个很可行的途径。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从小时候接触的欧美流行音乐和影视作品对自由精神的具象化,又或是看到很多行业精英凭借自己能力实现的阶级跨越,我就是不能放下我心中想去世界另一端看看的执念。
同时,坦诚地说,我一直并不认为我是一个很有学习天赋的人,除了在语言方面我占据一些优势之外,我真的不敢确定是否能卷过千军万马,走过那座独木桥。
我的确也是勇敢且幸运的,可以说我的学校整个专业近两百人,最终据我所知成功去到美国读书的人不超过三个人,就算有出国的同学也大多数选择了英港。
并且我也听说了无数个因为疫情所以推迟甚至取消了出国留学计划的故事。
而在我决定要出国的时间,恰恰是国内疫情基本得到了完全的控制并且在逐步开放的时期。所以确实我能够心无旁骛地,全心全力地为我的梦想付出。
03、申请期的时间线和心路历程
在我的申请时间线这方面,我开始的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有一些晚的。
在2023年的4月底,也就是我在大三下学期学校的学习任务减轻了一些之后,我的第一次托福考试出分102。这坚定了我认为我是可以make it happen的。
也是在这段时间,我爸爸和我去上海和明德立人签约,期间咨询的老师所展现出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感让我选择了明德立人,随之也大致更新出了之后的申请规划。
我的计划原本是乘胜追击GRE,但是由于暑假快要到来了,而了解之后发现对于出国申请来说实习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商科生来说,所以在6-8月份我去刷了我第一个对口的实习,在事务所做审计实习生。
然后在9月初我考了第一次GRE,成绩不太理想,可能是因为我确实难以做到在忙碌实习频繁出差的同时还兼顾学习吧。
在10月份我就一个人回到学校每天泡在图书馆,最终在十月中旬我的GRE出分,并且成绩还出乎意料的的高。
其实到那个时候我的语言成绩已经基本上满足了大部分学校的条件,不过因为还有时间,加上有一些我也挺想去的学校对于托福的要求是103分的情况,所以我在11月又考了一次托福顺利出分106。
而我更想说的是我申请期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出现在11月底,也是因为一个机遇——在标化成绩都出分之后。
我投递了一些年审的实习,并且顺利的只用了三天就从南昌到深圳,住进了某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宿舍,开始了我至今为止还认为是对我专业帮助最大的实习。
如果说暑期的实习只是让我简单体验了一下进入社会的生活并了解了初入行业的新人平常都在做些什么,那在深圳的那段实习则是代表我人生中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并且在完全专业的领域了解到了作为审计师的专业要求和社会责任。
在开始那段实习之后,我的正式申请也在慢慢地开始了。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文书初期我坐在被审计公司的楼梯间,跟明德的老师头脑风暴我的文书;在年审最忙的时间,我每晚九十点钟忙完工作还得因为宿舍没有合适办公的桌子,留在被审公司查看最新定制的文书,自己再做修改。
我现在还记得有一次我的文书老师陪我改到凌晨一点多钟;还有那年跨年,甚至曾经我很重要的一个朋友来深圳找我,结果我们的跨年是他打着电话陪我改文书。
但与此同时,每个周末即使只有单休一天的时间,我还是去了顺德,澳门,香港和周围的很多城市,我去吃了之前在狂飙里面很心动的粥底火锅,我也去看了许光汉来大陆的新片映前宣传,我还去了太平山顶淋着小雨和曾经的朋友边喝IPA边看中环的夜景。
我也是在那段时间认识到,人生不应该是在一直等暴风雨过去,而是应该学会如何在暴风雨中起舞。
于是就在我忙着绽放自己的生命,study hard play hard的时候,命运悄然眷顾了我。那时候是刚刚过完农历新年不久,我收到了我梦校的offer。
后来的时间就是和好朋友到处跑去旅游,也花时间陪伴家人,准备出国需要置办的东西,不知不觉就到了八月份,我踏上了飞往底特律的航班。
04、掀开世界一角后我所面对的
在正式开课之前,我们项目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开学旅行,是组织同学们去华盛顿特区进行为期一周的研学活动,我们制造了很多美好的经历,并且在回到安娜堡之后,我整个人也都处于轻松快乐迎接人生新阶段的状态。
但事实上留学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正式开学之后,学术,工作,生活的压力席卷而来。
我曾经以为,自己能从舒适圈走出来,顺利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自己想要的offer,有勇气一个人到地球另一边,足够证明自己是一个很优秀的人。
但在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压力下,我发现自己只能是说在曾经的圈层做到了优秀,当你和全世界顶尖的选手站在一起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是有多渺小,数不清的人持有着比自己好的不止一点的资源,比你努力的更多,并且他们身边也从来不缺为他们指明方向,提供价值的人。
这伴随着的,是掀开世界一角后所产生的自我怀疑,患得患失和渐渐消失的松弛感,一切的一切都影响着我的创造力,生产力,甚至是配得感。
我现在都仍然还记得,在开学的第二天,教授让我概述一下课前预习的案例,我在前一天晚上明明认真读完了案例,甚至还写完了相关的预习问题,但却在教授话音落下之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好像脑子被清空了一下。
我能感觉到全班同学齐刷刷看向我的目光在灼烧着我,更加让我喘不过气,无所适从。
我很想很想告诉你们之后的我在了解到了差距之后,是怎样仍然动力满满地在各方面都努力,最后很好地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因为这好像才是一个励志故事的标准结尾。
但事实上,在面临人生各方面的巨大转变之后,我并没有做到那么快地拾起信心,重整行囊,我仍然度过了很长一段迷茫的时期。
我知道我自己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但我的付出更像是一条小溪汇入河流,又在某一个岔路重新变成小溪,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汇进河流的这么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
我常常会经历内耗的过程,因为缺少一个具象的果实让自己并不觉得时间被有效地利用,例如一个job offer,一个满绩。
05、这一年给我的key takeaways
不过好在现在我认识到了,人要自省,但也不能过于自省,特别是切忌只和他人作比较,这会偷走我们的幸福,我们最主要的参照物应该是自己。
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是许许多多个有成就感,幸福的瞬间构造出了我们想要的生活,制造了我们能够不断为生活前进的动力。
也许我并没有在学业上做到门门excellent,也许我并没有找到一份大家都认为好的工作,也许我也并没有把自己变成更漂亮的样子。
但我回头看,我会发现我在这个期间学会了太多太多:
从一开始连课程syllabus都不习惯看的我,现在早就能够适应双语高强度的学习生活,能够对当今商业环境独立思考出自己有效且清晰的观点;
从第一次参加networking event的时候,张开嘴都不知道要跟recruiter说什么,只敢跟在别人身后悄悄听别人说,到现在自己已经能够自如地应对各个层级的manager,甚至在partner面前也能够应答自如;
也从曾经连蛋炒饭都不会做的一个人,到现在能够在生日的时候做好一桌子菜和蛋糕,成为了朋友们口中的小厨娘。
最重要的是,我经常能在商学院的窗外,看到和我曾经看到过的很相似的风景,是白金色的阳光透过窗外枝叶的缝隙,只不过那扇窗好像更大了一点,就像我现在看到的世界。
它常常能让我感叹,原来曾经的那个小女孩真的走到这里来了,也让我确信我正走在我一直想要的那条道路上。
END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老师问我,觉得留学对我来说是不是值得的?我的回答是完全的肯定。
当一切都经历过一遍之后,我非常感谢当初申请季的自己坚持下来了,我的收获比我预想的多得多。
也希望我的一些想法能够帮助到现在正在思考未来的同学们,并且给你们提供一个更加真实和完整的经验作为参考。
最后我也想感谢一下明德立人,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仅是去做一个分享,而是让我也有一个契机去做一个详细的复盘,在整理中给自己更多自洽的能量。
在我申请的各个阶段并且直到现在,作为一个负责且温暖的企业,明德立人一直也在给我支持和力量。
2025Fall 正在努力加载中……
如果大家也想获得更多申请资讯或是申请协助,或者对选校、文书、留学规划有疑问的话,会有专业的规划导师为你指点迷津哦~